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大气压强》课堂教学实录案例

【作者】 王学连

【机构】 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教学重点和难点:
  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是本节课的重点.
  2.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塑料吸盘
  2.教学器材:易拉罐、针筒、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砝码、抽水机模型、离心泵模型、托里拆利实验录像带、抽水机和离心泵电脑动画
  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课题 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3)了解大气压强的值和大气压强的单位.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
  (5)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
  (6)了解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7)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值可用气压计来测量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2)通过一些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值很大.
  (3)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
  教学难点 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实验、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预习导学 
   用问题引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二呈现任务、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想认识.电脑动画演示分步工作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气体也像液体一样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同时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同学们猜想一下大气是否也像液体一样在它内部存在压强呢?
  学生讨论并猜想
  师: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验证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实验,通过这些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演示课本图8-16中的四个实验
  让学生对每个实验进行解释,教师作补充和纠正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简要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实验
  师:大气压有多大呢?想一想如何能测出大气压的值?
  简要介绍科学家托里拆利
  放录像:托里拆利实验
  师: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1)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2)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的值?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4)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
  师:大气压是不是总等于一个定值?
  猜想一下:大气压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大气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8-20
  师:大气压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
  演示抽水机的连续抽水动作
  用电脑动画演示活塞式抽水机的分步工作过程
  师:为什么活塞向上运动时,阀门A关闭,阀门B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时,阀门B关闭,阀门A打开?
  演示实验,演示能够连续工作的离心式水泵.
  然后再用电脑动画模拟分步工作过程.
  师:为什么工作前要将入水管和水泵内充满水?
  抽水机中水为什么只能随活塞上升到10 m左右?
  简要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三精讲点拨、拓展提升
  (1)实验操作中在管中灌满水银,堵住管口倒置在水银槽内,使管内没有空气.
  (2)管内水银没有全部落入水银槽中,说明是大气压支持着水银柱,所以大气压值等于管内水银柱的压强.
  (3)用液体压强公式可计算出管内液体压强值,此值等于大气压值.
  (4)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
  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习过随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下转第54页)(上接第43页)减小,所以能想到和高度的关系.
  学生还会举出其它例子
  学生通过看图、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并填写课文中的空白.
  学生认真观察
  四知识梳理、小结收获
  本节课一开始让学生猜想大气压是否存在,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会不由自主的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介绍,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同时也生动地说明了大气压不但存在,而且很大这一事实.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大气压强
  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 大气压强的测定
  1. 托里拆利实验
  2. 大气压强的值
  大气压强的值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1.01×105Pa
  三、 大气压强的变化
  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四、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
  1. 原理:它们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2. 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