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开门办园 打造家园有效沟通平台
【作者】 庄玉秀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胶南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家园交流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工作。做得好,家园形成合力,就能充分起到桥梁作用,更好地推动孩子的发展。为了提高家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更多的家长支持幼儿园的工作,我们借助开门办园,在强化家园互动,打造家园有效沟通平台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下面,结合我们幼儿园实际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打造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平台
了解是理解的前提,理解是支持的基础。我们通过网站、QQ群、飞信、小纸条等信息传播途径,让家长及时了解办学动态,强化他们对办园理念和办园举措的理解。
(一)加强网站管理,提高网站利用率。进一步完善《临港幼儿园网站管理办法和网站考评细则》,提高各幼儿园、教师参与网站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家长参与率。同时从家长中聘请1-2名网站管理助手,及时上传、共享家庭育儿经验、亲子活动照片等,让网站真正成为家长、社会、幼儿园相互了解、交流的窗口。
(二)充分利用QQ群,及时展示班级亮点。制定《班级QQ群管理办法》,指导各班教师正确、有效使用QQ群,及时将班级的亮点活动、孩子的表现、作品等及时传到空间,让家长全面了解班级开展的活动、孩子的成长表现等。同时,通过QQ交流,及时洞察了解并积极回应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发挥飞信或“小纸条”作用,做好家园信息传递。各班根据实际建立飞信,为不能使用飞信的家庭开通“小纸条“服务,如传递的内容可以为“今日活动”““家长的话”“温馨提示”等。通过这形式,教师将孩子一天的活动信息及时传递给家长,家长把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及时告诉老师,“温馨提示”既能提醒家长帮助孩子做好次日的活动准备,又可以来传达来自幼儿园和老师的关爱。
二、打造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平台
吸纳家长积极参加园内活动,是凝聚家园合力,促进办园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搭建父母社团、夕阳红社团、家长培训等各种平台,方便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更有效地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助力。
(一)人尽其才,成立“父母社团”参与教学组织。组织擅长交流的孩子父母成立导师队,不定期来园做“爸爸老师”“妈妈老师”,以自身特长和职业特点来组织教学,让幼儿感受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
(二)发挥余热,成立“夕阳红社团”参与伙食管理。发挥爷爷奶奶们在做饭上的优势,邀请他们对食品原料的价格、饭菜花样、营养搭配等进行监督,和保健员一起讨论制定营养食谱,共同参与幼儿园伙食的管理。
(三)有效互动,创新“家长培训“模式。除了办好家长学校、专题讲座、育儿经验交流等,今年家长培训的重点放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我们将分期分批的把内容传到网站和QQ群上,有计划地组织家长进行学习、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
三、打造家长监督幼儿园的平台
家长对办园活动的监督,是促进办园水平不断提高的有效辅助。在家长监督的视野中,教育者会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姿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素养,强化服务,改进工作,办出让幼儿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幼儿教育。
(一)为每个幼儿园建立一个监督台。展示每一位教职工的照片、岗位、基本情况、座右铭,一方面敦促教师进行自我勉励与约束,另一方面让家长认识、了解、监督每一位教职工。
(二)为家长开通多个监督渠道。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在每个幼儿园门口设立一个意见箱并公开监督电话;二是学期初发放家长预约卡,公示幼儿园的活动安排,请家长预约跟踪活动、陪餐等;三是聘用有责任心的家长为监督员,发放家长监督卡,随时来园观察、监督;四是每月第一个周的周三设为园长接待日,全天候接受家长的咨询,解答家长的疑惑。总之,通过多种渠道的沟通,及时接收来自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工作的提升。
(三)注重家长意见的反馈和处置。制定《家长监督反馈制度》和《舆情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家长意见、建议等的及时收集、整理,并通过当面、电话、反馈表公示等形式及时回复或反馈,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各种负面影响,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
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评估细则和奖励办法,组织开展了“家长工作示范班创建”、“QQ群建设优秀班级评选”、“优秀家长评选”、“温馨提示语征集”等活动,确保以上工作的有效落实。
开门办园,打造家园有效沟通平台,可以形成社会、幼儿园、家庭共同合作的教育模式,让每位幼儿家长都成为学前教育的“同盟军”“当事人”,真正使幼儿家长成为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教育资源的开拓者、教育问题的应对者、家园关系的协调者、幼儿良好成长环境的创建者、幼儿园教育教学行为的评判者与监督者,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一、打造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平台
了解是理解的前提,理解是支持的基础。我们通过网站、QQ群、飞信、小纸条等信息传播途径,让家长及时了解办学动态,强化他们对办园理念和办园举措的理解。
(一)加强网站管理,提高网站利用率。进一步完善《临港幼儿园网站管理办法和网站考评细则》,提高各幼儿园、教师参与网站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家长参与率。同时从家长中聘请1-2名网站管理助手,及时上传、共享家庭育儿经验、亲子活动照片等,让网站真正成为家长、社会、幼儿园相互了解、交流的窗口。
(二)充分利用QQ群,及时展示班级亮点。制定《班级QQ群管理办法》,指导各班教师正确、有效使用QQ群,及时将班级的亮点活动、孩子的表现、作品等及时传到空间,让家长全面了解班级开展的活动、孩子的成长表现等。同时,通过QQ交流,及时洞察了解并积极回应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发挥飞信或“小纸条”作用,做好家园信息传递。各班根据实际建立飞信,为不能使用飞信的家庭开通“小纸条“服务,如传递的内容可以为“今日活动”““家长的话”“温馨提示”等。通过这形式,教师将孩子一天的活动信息及时传递给家长,家长把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及时告诉老师,“温馨提示”既能提醒家长帮助孩子做好次日的活动准备,又可以来传达来自幼儿园和老师的关爱。
二、打造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平台
吸纳家长积极参加园内活动,是凝聚家园合力,促进办园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搭建父母社团、夕阳红社团、家长培训等各种平台,方便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更有效地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助力。
(一)人尽其才,成立“父母社团”参与教学组织。组织擅长交流的孩子父母成立导师队,不定期来园做“爸爸老师”“妈妈老师”,以自身特长和职业特点来组织教学,让幼儿感受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
(二)发挥余热,成立“夕阳红社团”参与伙食管理。发挥爷爷奶奶们在做饭上的优势,邀请他们对食品原料的价格、饭菜花样、营养搭配等进行监督,和保健员一起讨论制定营养食谱,共同参与幼儿园伙食的管理。
(三)有效互动,创新“家长培训“模式。除了办好家长学校、专题讲座、育儿经验交流等,今年家长培训的重点放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我们将分期分批的把内容传到网站和QQ群上,有计划地组织家长进行学习、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
三、打造家长监督幼儿园的平台
家长对办园活动的监督,是促进办园水平不断提高的有效辅助。在家长监督的视野中,教育者会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姿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素养,强化服务,改进工作,办出让幼儿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幼儿教育。
(一)为每个幼儿园建立一个监督台。展示每一位教职工的照片、岗位、基本情况、座右铭,一方面敦促教师进行自我勉励与约束,另一方面让家长认识、了解、监督每一位教职工。
(二)为家长开通多个监督渠道。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在每个幼儿园门口设立一个意见箱并公开监督电话;二是学期初发放家长预约卡,公示幼儿园的活动安排,请家长预约跟踪活动、陪餐等;三是聘用有责任心的家长为监督员,发放家长监督卡,随时来园观察、监督;四是每月第一个周的周三设为园长接待日,全天候接受家长的咨询,解答家长的疑惑。总之,通过多种渠道的沟通,及时接收来自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工作的提升。
(三)注重家长意见的反馈和处置。制定《家长监督反馈制度》和《舆情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家长意见、建议等的及时收集、整理,并通过当面、电话、反馈表公示等形式及时回复或反馈,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各种负面影响,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
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评估细则和奖励办法,组织开展了“家长工作示范班创建”、“QQ群建设优秀班级评选”、“优秀家长评选”、“温馨提示语征集”等活动,确保以上工作的有效落实。
开门办园,打造家园有效沟通平台,可以形成社会、幼儿园、家庭共同合作的教育模式,让每位幼儿家长都成为学前教育的“同盟军”“当事人”,真正使幼儿家长成为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教育资源的开拓者、教育问题的应对者、家园关系的协调者、幼儿良好成长环境的创建者、幼儿园教育教学行为的评判者与监督者,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