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作文评改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作者】 卢陈兰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天台小学校
【摘要】要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做好多个环节。而评改就是其中一个环节,需要我们创新策略来进行。实践中,我们应注重激励,让评价主体多样化,通过及时评改,分层评价等策略加以进行。【关键词】小学作文 评改方法 有效性 提高
作文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训练。而评改作为作文教学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更担当着师生互动对话、情感交流、作文方法传递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受传统作文教学方法评改影响,在实践中,一些教师采取审阅式评改方法,单纯下结论定好坏。这种单一的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作文的做法是不对的,无形中扼杀了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积极性,把“后进”学生贴上“写得差、写不通”的灰色标签,阻碍了学生作文兴趣培养,不利于学生作文实践能力提高,有甚至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之嫌。新课标明确要求在作文评价中要立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从单一走向开放和创新,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下面,我们必须从传统评改方法走出来,创新评改策略,让评改也成为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训练平台。
一、注重激励评价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感,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作文就创造,小学生写一篇文章,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自己最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指望得到肯定与赞扬,以便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教师批改作文,要让学生通过所修改的情况,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增强作文自信心。如果修改过多,持过多否定态度,不仅无此必要,也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只能使学生丧失信心,抑制创造潜力,甚至有学生对教师修改产生反感。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哪怕是点滴进步,教师就应大加褒奖:“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把……写得十分具体、形象”、“你这篇作文词通句顺,我为你的进步高兴,愿你再接再励”。如此等等,学生读之身心愉悦,真切感受作文的快乐。对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应坚持鼓励性原则,委婉指出,使“忠言”也能“顺耳”。如“言之无物,语言罗嗦”改为“孩子,你若能把文章写得再细致些,再具体些,就会更加充实、动人。如果从中能多挤些水分,语言就更简洁了”这样的评语,学生不仅乐于接受,也便于修改。总之,教师作文评语不应程式化,要动真情、有魅力、富有创造性,写出具有个性特色的作文评语。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好的文学素养,还要谙熟学生心理,培养自己道德情感,使自己对学生习作持有真诚的爱。
二、评改主体多样化
不是反对教师评改,但每次作文都有好几十本,教师要全批全改,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教师评改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事实上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亲身参与作文的评析,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因此,我们倡导评改主体应多样化,最好让学生成为主体。
(一)学生自我评价。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监控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对学习的促进功能就越大。因此,在作文评价中我尝试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在自读作文后,经过思考,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有的还提出了不懂的问题。自我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的评价中来,打破了教师一个人评价作文的传统作法,促进了主体性的发展。
(二)学生互相评价。往往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一般很难发现不足,学生也一样。发动学生互改就能弥补这一缺点。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喜欢读同龄人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在批改同学习作的过程能够悄然无息地学习同学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应该说,比老师任何高深的讲解都有效。学生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可以是小组内互改,也可以是好朋友间互改,还可以是请班级中写作高手帮忙改。每次习作后,可以变换不同形式,借以增强学生互改的积极性。
(三)开展群体互评。教师用多媒体将学生作文展示出来,让全班学生读后进行评议,说出评语。写文学生可以谈写作想法,其他同学可以向作者提出问题,也可以谈自己对习作的意见,作者也可以答疑。这样做不仅营造了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挖掘学生潜能,激活全体学生创造思维,满足学生共同参与作文评价的需要。这种改变以往教师单一评价为合作评价的做法,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实施分层评价
“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每个教育人的人心,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受到针对性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在倡导尊重个体差异的今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学生作文,避免单一的作文评价模式,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格,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认知水平等因素实施分层差异评价,灵活作文评改方式,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分成甲、乙、丙几个梯度,根据每个梯度学生作文水平进行特定的阶段性评价,由挑毛病变为找“闪光点”,给予进步性激励,这样学生在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写作兴趣就会愈来愈浓,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就会愈来愈高。
四、及时进行评价
作文教学效率不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文反馈的速度太慢。教师由于工作忙,学生作文完成以后,往往要等到一个星期以后的作文课,才能得到老师的反馈信息,这显得有些太久。因为一个星期下来,学生对自己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已经没有多少印象,所以我们应该要尽快、尽早进行作文评讲,不要让孩子望眼欲穿或兴致已过。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做引领式评改时应及时,不能拖沓,尽早地在第一时间——学生作文兴致还未消减时进行评价,与学生构思一起融进提升作文方法中来提高能力,我想这时最好的评价方法。
总之,在作文评价中,我们只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由重视文到关注人,由重视分数到重视学生习作兴趣、情感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才能真正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切实提高。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也是新课标强烈要求的,我们只有创新跟上,才能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卢二白,提高作文批改有效性的探索[J].课外语文,2012年。
[2]魏君海,作文教学的有效做法和经验[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
[3]徐淮昌,学生互批作文的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