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现代教师角色定位感悟
【作者】 王智全
【机构】 陕西省宜君县职教中心
【摘要】【关键词】
【正文】“教师”是一种职业,一种社会角色,也是这个职业角色的承担者。从内涵上来分析,广义的教师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侠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教育机构或者学校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的专业人员。
教师是一种平凡的、普通的职业,也是一种崇高的、伟大的、可敬的职业,它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它把毕生所学以及青春热血、无私地奉献给它的学生,是人类文明的使者、文化的符号。
唐代韩愈《师说》中对教师的职业定位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现代社会里,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该给学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呢?
我想,新时代“传道”,主要应给学生传:天地自然之道、社会文明进步的之道、智慧思维之道(创新之道)、现代伦理礼仪之道。天地自然之道、其实就是生态文明之道;社会文明进步之道,其实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道。其核心内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智慧思维之道,主要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方法及创新创造之道;现代伦理礼仪之道,主要是现代社会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有了这些道,学生才能是文化人和文明人。
新时代的“授业”,主要应是对学生教授生存之业、生活之业、发展之业、民族振兴之业、国家强盛之业、社会文明进步之业,前三种是个人的事业,后三种是国家民族社会的大业。
新时代的“解惑”,主要是指老师帮助学生解知识之惑、成长之惑、能力磨练、性情及精神培育之惑、创新创造之惑等。
“传道、受业、解惑”,不一个顺序行为,而是个教育的综合的过程,三者并列而行,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相映成趣,是个整体。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高素质的学生。
在这种理念支撑下,在现代社会这个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角色应该按以下九点来定位。
1、知识平台的搭建者。
现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一日千里,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由过去的书本、报刊、广播、老人口口相传迅速演变到电视、电脑多媒体网络、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特别是手机智能化的发展、几乎改变了整个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老师如何还固守“知识的传递者”,这个角色定位,明显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了。
另外,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高效课堂理念的普及,教师角色急需由“主角”退居“配角”,由“教授”变成“导演”,由“演员”变成低调的“主持人”。不管你多么知识渊博、多么口齿清晰、多么口若悬河,都要一定程度的“藏优装拙”才对。作为课堂的“编导和导演”。你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搭建学习知识、交流知识的平台,而不是自己喋喋不休的传授知识。
2、生存能力、学习能力的锻造者。
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人们的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除了让学生学习掌握基础的知识以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样学生们才能在有限学生生涯里、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选择自己想学的、要学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生存、生活和理想的实现服务,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作为老师,仅仅引领学生学习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做学生“生存能力学习能力锻造者”。才能算合格的现代老师。
3、良好性情的影响者。
现代社会稍有点知识的人都知道,影响人成功的不仅仅是智商,还有情商和逆商。智商提供了人们发展的潜力和可能,而情商和逆商往往会决定人生的成功。说明良好的性格、稳定的情绪、高雅向上的情趣对人的一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学生良好的性情,不仅来自遗传、来自家庭、同时也来自校园、来自班级、来自课堂。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全新的要求,要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做学生良好性情的影响者。
4、优秀文化的的传承者。
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一定文化环境里出生、成长并成人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人”。由于生产力、地域地貌、科技水平及人们认识等原因,人们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这些人类文明的财富、都是通过传承的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作为老师,仅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育性情是不够的,还要做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学校环境的熏陶、课堂活动和其他活动的推动来给学生传承本名族和全人类的优秀文化。
5、民族精神的推广者。
毋容置疑,没有人能独立于民族之外而生存的,而每个民族都有其赖以生存并值得敬佩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基石。作为教师,肩负着为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培养人才的重任,必须要承载起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推广的职责。要让我们的“民族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民族雄立于世界的需要、也是人类精神文明传承与进步的需要。
6、高尚灵魂的塑造者。
我国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的人生境界学说认为,人生分为四个境界,从最低的说起,就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从宏观审视的话,小时候,人以自然境界为主,成人后以功利境界为主,觉悟后或者老了以后向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靠近。我想,哲学和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人尽可能多地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在世俗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是生活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中的普通人。但并不是说,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中就没有“高尚的灵魂和精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最美人物”,其实都是常人。但他们的精神和灵魂并不平常,甚至很伟大。这种蕴藏于普通人心中的“高尚灵魂”其实就是从小耳闻目染教育的结果。所以老师的一个重要的神圣的定位就应该是要做学生高尚灵魂的塑造者和感人精神的培育者。
7、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虽然人类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不仅存在着地域的区别,而且客观上存在着国家、民族、种族、文化和宗教的区分,但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有着共同创造和共同分享的人类文明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以科技、文学、艺术等明目出现的人类文明,应该是全人类所共享的,这不仅是一种博大视野、宽广胸怀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最智慧的选择。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这个地球的“生命”也我们人一样,是有限的。作为现代老师,必须自己有这个博大的胸怀和远见,而且应该做人类文明的的传递着、只要是人类创造的文明、不管是那个民族创造的,我们都应该承认保护并传递传承。这样长此以往,我们世界就会少许多误会和偏见、少许多自私和野蛮,多许多包容和理解、多许多博大和文明。地球村不仅越来越小还会越来越文明越美好!
8、创造火花的点燃者。
人类文明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创造发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离不开人民创造火花的绽放,无论科技还是艺术,甚至生活的“小窍门”,都是“创造灵感的闪现”。现代社会不仅是知识信息大爆炸时代、同时也是创造火花的“大爆炸”时代。作为储藏各种潜能的学生,是创造的载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也是人类的未来。作为现代老师如果不明白这点,就不配做老师,因为这不仅是误人子弟的问题,而且是贻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所以作为现代老师,不仅要保护学生这个的创造载体、夯实他们的创造基础,而且要培育激发他们的灵感,做他们创造火花的点燃者。
9、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应用者和推广者。
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一日千里,新思想、新创意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科技的进步和应用不仅丰富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而且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世界。毫不夸张的说,科技已经或者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甚至整个教育。作为教育人,作为现代教育人,面对这个快速变化、快速进步的世界,面对 “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兴趣的学生群体,不接受、不使用、不推广现代教育新技术,不仅自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难以适应现代学生,误人子弟,而且会影响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伟大事业。所以积极面对、乐观接受、主动学习、应用、并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做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应用者和推广者,是必须的选择和老师神圣的职责。
作者简介:王智全 职称:高级教师,单位: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高级中学(职业教育中心)。
教师是一种平凡的、普通的职业,也是一种崇高的、伟大的、可敬的职业,它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它把毕生所学以及青春热血、无私地奉献给它的学生,是人类文明的使者、文化的符号。
唐代韩愈《师说》中对教师的职业定位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现代社会里,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该给学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呢?
我想,新时代“传道”,主要应给学生传:天地自然之道、社会文明进步的之道、智慧思维之道(创新之道)、现代伦理礼仪之道。天地自然之道、其实就是生态文明之道;社会文明进步之道,其实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道。其核心内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智慧思维之道,主要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方法及创新创造之道;现代伦理礼仪之道,主要是现代社会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有了这些道,学生才能是文化人和文明人。
新时代的“授业”,主要应是对学生教授生存之业、生活之业、发展之业、民族振兴之业、国家强盛之业、社会文明进步之业,前三种是个人的事业,后三种是国家民族社会的大业。
新时代的“解惑”,主要是指老师帮助学生解知识之惑、成长之惑、能力磨练、性情及精神培育之惑、创新创造之惑等。
“传道、受业、解惑”,不一个顺序行为,而是个教育的综合的过程,三者并列而行,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相映成趣,是个整体。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高素质的学生。
在这种理念支撑下,在现代社会这个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角色应该按以下九点来定位。
1、知识平台的搭建者。
现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一日千里,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由过去的书本、报刊、广播、老人口口相传迅速演变到电视、电脑多媒体网络、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特别是手机智能化的发展、几乎改变了整个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老师如何还固守“知识的传递者”,这个角色定位,明显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了。
另外,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高效课堂理念的普及,教师角色急需由“主角”退居“配角”,由“教授”变成“导演”,由“演员”变成低调的“主持人”。不管你多么知识渊博、多么口齿清晰、多么口若悬河,都要一定程度的“藏优装拙”才对。作为课堂的“编导和导演”。你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搭建学习知识、交流知识的平台,而不是自己喋喋不休的传授知识。
2、生存能力、学习能力的锻造者。
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人们的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除了让学生学习掌握基础的知识以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样学生们才能在有限学生生涯里、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选择自己想学的、要学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生存、生活和理想的实现服务,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作为老师,仅仅引领学生学习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做学生“生存能力学习能力锻造者”。才能算合格的现代老师。
3、良好性情的影响者。
现代社会稍有点知识的人都知道,影响人成功的不仅仅是智商,还有情商和逆商。智商提供了人们发展的潜力和可能,而情商和逆商往往会决定人生的成功。说明良好的性格、稳定的情绪、高雅向上的情趣对人的一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学生良好的性情,不仅来自遗传、来自家庭、同时也来自校园、来自班级、来自课堂。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全新的要求,要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做学生良好性情的影响者。
4、优秀文化的的传承者。
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一定文化环境里出生、成长并成人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人”。由于生产力、地域地貌、科技水平及人们认识等原因,人们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这些人类文明的财富、都是通过传承的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作为老师,仅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育性情是不够的,还要做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学校环境的熏陶、课堂活动和其他活动的推动来给学生传承本名族和全人类的优秀文化。
5、民族精神的推广者。
毋容置疑,没有人能独立于民族之外而生存的,而每个民族都有其赖以生存并值得敬佩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基石。作为教师,肩负着为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培养人才的重任,必须要承载起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推广的职责。要让我们的“民族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民族雄立于世界的需要、也是人类精神文明传承与进步的需要。
6、高尚灵魂的塑造者。
我国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的人生境界学说认为,人生分为四个境界,从最低的说起,就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从宏观审视的话,小时候,人以自然境界为主,成人后以功利境界为主,觉悟后或者老了以后向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靠近。我想,哲学和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人尽可能多地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在世俗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是生活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中的普通人。但并不是说,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中就没有“高尚的灵魂和精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最美人物”,其实都是常人。但他们的精神和灵魂并不平常,甚至很伟大。这种蕴藏于普通人心中的“高尚灵魂”其实就是从小耳闻目染教育的结果。所以老师的一个重要的神圣的定位就应该是要做学生高尚灵魂的塑造者和感人精神的培育者。
7、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虽然人类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不仅存在着地域的区别,而且客观上存在着国家、民族、种族、文化和宗教的区分,但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有着共同创造和共同分享的人类文明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以科技、文学、艺术等明目出现的人类文明,应该是全人类所共享的,这不仅是一种博大视野、宽广胸怀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最智慧的选择。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这个地球的“生命”也我们人一样,是有限的。作为现代老师,必须自己有这个博大的胸怀和远见,而且应该做人类文明的的传递着、只要是人类创造的文明、不管是那个民族创造的,我们都应该承认保护并传递传承。这样长此以往,我们世界就会少许多误会和偏见、少许多自私和野蛮,多许多包容和理解、多许多博大和文明。地球村不仅越来越小还会越来越文明越美好!
8、创造火花的点燃者。
人类文明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创造发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离不开人民创造火花的绽放,无论科技还是艺术,甚至生活的“小窍门”,都是“创造灵感的闪现”。现代社会不仅是知识信息大爆炸时代、同时也是创造火花的“大爆炸”时代。作为储藏各种潜能的学生,是创造的载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也是人类的未来。作为现代老师如果不明白这点,就不配做老师,因为这不仅是误人子弟的问题,而且是贻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所以作为现代老师,不仅要保护学生这个的创造载体、夯实他们的创造基础,而且要培育激发他们的灵感,做他们创造火花的点燃者。
9、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应用者和推广者。
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一日千里,新思想、新创意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科技的进步和应用不仅丰富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而且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世界。毫不夸张的说,科技已经或者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甚至整个教育。作为教育人,作为现代教育人,面对这个快速变化、快速进步的世界,面对 “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兴趣的学生群体,不接受、不使用、不推广现代教育新技术,不仅自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难以适应现代学生,误人子弟,而且会影响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伟大事业。所以积极面对、乐观接受、主动学习、应用、并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做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应用者和推广者,是必须的选择和老师神圣的职责。
作者简介:王智全 职称:高级教师,单位: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高级中学(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