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和谐需要宽容,宽容需要欣赏
【作者】 赵永芳 尹寿波
【机构】 山东省章丘市宁家埠镇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近年来,因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而导致学生受到伤害的事件屡见报端,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相继出台规定或立法——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赞成“禁罚”的做法,但同时认为我们更应该深入探讨造成教师错误举动频发的深层原因,以求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重塑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学校对教师的评估制度、简单粗暴的家长作风外,教师缺少一颗宽容的心是造成此类问题频发的罪魁祸首。在教学中,我和大多数教师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总是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常常忽视学习差的学生。我们能容忍成绩好的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总是认为他们的优异成绩足以“一俊遮百丑”,同时却常为学习差的学生在课上的“顽固不化”和课下的“胡作非为”而大动肝火,进而引发和学生肢体接触的冲动。但最近两件事使我感触颇深:我们教师是否对这些学生少了些理解和宽容,才有了不理智的行为?
第一件事发生在元旦前一天下午。临近期末了,各班学习抓的都比较紧张,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作为级部负责人,我也和往常一样到各班巡视一下学生的日常情况。可我刚走到我所任教的的那个班门前,却发现里面热闹非凡,每个学生都兴高采烈地忙活着:有的挂气球,有的扫地面,有的搬桌凳,还有的在黑板上设计版面,俨然是在布置一个重要的会场。我有点诧异,这是搞的什么鬼把戏呢?忙向学生询问,他们说:“老师,元旦到了,今下午就要放假,我们想利用最后一节课来开个小型的联欢会,一来庆祝元旦,二来缓解一下学习压力,活跃活跃气氛,到时候我们还要邀请老师们来参加,来个师生同乐。到时您可要参加啊!”听罢学生的回答,我惊异于他们自作主张的同时,又深感惭愧:我怎么就没想到学生此时的内心需求呢?想到这里,我没有责怪他们事先不请示老师的做法,而是默许了他们。第三节课上课铃声刚刚响过,我正俯案备课,一声“报告”,进来了两个学生。抬头一看,原来是那个班的班长和文娱委员,“老师,我们受全班同学的委托,来邀请您参加我们班的联欢会。”他们站定后说。我一惊,本想推辞,可看到两个学生真挚而期待的目光,我知道自己无法拒绝了。随着他们的身影,我走进了班级,看到布置的五彩缤纷而富有节日气氛的会场,让我很难相信这是我眼中那些调皮孩子们的杰作。对我的到来,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望着每一个学生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的心突然有一种莫名的羞愧:他们无论学习好坏,此时对老师确实是怀着无比的崇敬和真诚的,可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却常常忽视了班级某些角落的学生。“下面元旦联欢会正式开始,……”主持人洪亮的声音响起。我不由更加惊奇了,这不是那名在语文课上很不善表达的学生吗?语文成绩一向平平,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我很少提问到他,今天怎么成了联欢会的主持人了呢?看他主持节目虽略显稚嫩,却很泰然,我茫然了。孰料,接下来的表演者更让我难以置信:学生A一向成绩较差,甚至成绩在班级后几名,为此我在班上没少批评他,甚至有时奚落他不是学习的材料。可看到他惟妙惟肖地模仿周杰伦的唱腔与动作,听到同学们对他表演的热烈掌声,我不由得怀疑,这是课堂上的“丑小鸭”吗?学生B是我“认定”了的“大懒虫”——作业经常不完成,还总有理由来应付——今天忘带了,明天生病没写……,还有总喜欢在课堂搞恶作剧的C生……我正思忖着。“下面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语文老师为大家表演节目!”主持人的话传入我的耳朵,我不由得慌了神——语文课上我谈天说地,挥洒自如,但表演节目却是外行。我一再推辞,却得不到同学们的许可。在他们一次一次的掌声中,我在课堂上的从容早已不见踪迹,我只得站起来勉强地说:“同学们,我实在不会表演节目,要不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于是我竭尽全力,讲的尽可能生动些,可从同学们的眼神中还是看到了些许失望,我想此时他们的希望是我能高歌一曲或翩翩起舞,可我却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结束了故事。但我明显感觉到了自己脸上的尴尬:在今天的联欢会上,谁是一个“差生”呢?我不也有不及他们的方面吗?我在语文课上给过他们掌声吗?给过今天他们给我的宽容吗?我了解他们吗?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第二件事是听一节语文课的收获。这学期,学校为给老师们搭建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全校开展了每人讲一堂示范课的活动。自己所任学科是语文,又恰好分管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那天看到其他语文教师去听一节课,自己也拿着听课本去了。这一节课讲的内容是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两个骗子利用皇帝对新装的无比嗜好和大臣的虚荣、虚伪,投其所好,巧使伎俩,骗取了皇帝大量金子的故事。我想所有知道这一故事的人,除了对皇帝的愚蠢和爱慕虚荣感觉可笑可恨外,更多的痛恨应该给予两个骗子。反正我是这么想的,也是在课堂上这么讲的,还从来没有听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可教师在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让学生对故事中塑造的人物进行评价时,班上刘涛同学的回答出人意料,更使我大吃一惊。吃惊的是这个学生挺调皮,因此我比较熟悉,平时课上他从不举手(成绩较差),更无从谈及踊跃回答,出人意料的是他与众不同的思路,他说:“我不认为两个骗子就像同学们说的那么坏,他们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羞辱了皇帝,说不定能让皇帝幡然醒悟,从此致力于朝政,使国家变得富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呢。”此言一出,立刻吸引了班上所有人的目光。我不敢相信这是他的思维,但这确实是超出我想象的事实——以前我对刘涛的认识太片面、太武断了!
这两次经历使我顿悟:我们的学生,在智力、基础、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方面有不小的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我们与学生的交流(尤其是不任班主任的教师)多以课上为主,课上又多以本学科知识为关注点,很少了解和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本学科成绩的好坏论英雄,造成了对学生的偏见,既而引发一些盲目的错误冲动,出现了一些不良后果和影响。殊不知,学生的所谓“落后”,只是他们在学习的某个阶段,智力或其他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开发而已,而他们的许多方面或许是我们教师所不及的。设想篮球巨星姚明,跨栏名将刘翔,以至于鼎鼎大名的爱因斯坦,他们未必不是当年学习上的差生,但影响他们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吗?可见,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而精彩的一面,只是没被我们发现罢了。只有我们每一个教师走近他们,才有可能发现这份精彩,这些孩子才能褪去尘埃发出光芒。当我们发现这份精彩,看到这些光芒,他们在我们的眼中就不再是“刺眼”的,而是“耀眼”的,我们的心中就会对他们会多一些欣赏、多一些宽容,我们的行为就会多一份理智,师生关系就会多一些和谐。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唐太宗宽容了魏征,成就了“贞观盛世”;蔺相如宽容了廉颇,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千古佳话。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更应该学会赏识,学会宽容。可以说,我们的宽容与赏识是对学生暂时的不足和失误的包容和接纳,是对学生个性差异、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理解和尊重,是对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鼓励和发掘,是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待,是以欣赏孵化自信,以鼓励催生成功。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更是一种气度,一种胸襟,一种修养,为人师表的我们,不正应该拥有这些吗?坐在窗前,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和学生们一路走来,不管是成绩还是问题,不管是挫折还是胜利,一切都那么顺乎自然,合乎情理,这就是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啊!只有我们走近了学生,认真研究并真正懂得他们成长的规律,对他们的错误才会不再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不再大加指责,更不会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错误举动,师生关系自然和谐起来。由此可见,和谐需要宽容,宽容需要欣赏,需要理解。让我们坚信:不一样的学生,一样的精彩!让我们从走近学生开始,带着一颗关爱、宽容的心走近他们、融入他们,用爱和赏识的泉水拭亮他们心灵的窗户,洗涤他们心灵上的尘埃,让阳光撒进他们的心田,让爱、赏识和宽容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成功,使我们的校园其乐融融,充满笑语歌声。
作者简介: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山东省章丘市宁家埠镇中学,姓名: 赵永芳 尹寿波。
第一件事发生在元旦前一天下午。临近期末了,各班学习抓的都比较紧张,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作为级部负责人,我也和往常一样到各班巡视一下学生的日常情况。可我刚走到我所任教的的那个班门前,却发现里面热闹非凡,每个学生都兴高采烈地忙活着:有的挂气球,有的扫地面,有的搬桌凳,还有的在黑板上设计版面,俨然是在布置一个重要的会场。我有点诧异,这是搞的什么鬼把戏呢?忙向学生询问,他们说:“老师,元旦到了,今下午就要放假,我们想利用最后一节课来开个小型的联欢会,一来庆祝元旦,二来缓解一下学习压力,活跃活跃气氛,到时候我们还要邀请老师们来参加,来个师生同乐。到时您可要参加啊!”听罢学生的回答,我惊异于他们自作主张的同时,又深感惭愧:我怎么就没想到学生此时的内心需求呢?想到这里,我没有责怪他们事先不请示老师的做法,而是默许了他们。第三节课上课铃声刚刚响过,我正俯案备课,一声“报告”,进来了两个学生。抬头一看,原来是那个班的班长和文娱委员,“老师,我们受全班同学的委托,来邀请您参加我们班的联欢会。”他们站定后说。我一惊,本想推辞,可看到两个学生真挚而期待的目光,我知道自己无法拒绝了。随着他们的身影,我走进了班级,看到布置的五彩缤纷而富有节日气氛的会场,让我很难相信这是我眼中那些调皮孩子们的杰作。对我的到来,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望着每一个学生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的心突然有一种莫名的羞愧:他们无论学习好坏,此时对老师确实是怀着无比的崇敬和真诚的,可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却常常忽视了班级某些角落的学生。“下面元旦联欢会正式开始,……”主持人洪亮的声音响起。我不由更加惊奇了,这不是那名在语文课上很不善表达的学生吗?语文成绩一向平平,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我很少提问到他,今天怎么成了联欢会的主持人了呢?看他主持节目虽略显稚嫩,却很泰然,我茫然了。孰料,接下来的表演者更让我难以置信:学生A一向成绩较差,甚至成绩在班级后几名,为此我在班上没少批评他,甚至有时奚落他不是学习的材料。可看到他惟妙惟肖地模仿周杰伦的唱腔与动作,听到同学们对他表演的热烈掌声,我不由得怀疑,这是课堂上的“丑小鸭”吗?学生B是我“认定”了的“大懒虫”——作业经常不完成,还总有理由来应付——今天忘带了,明天生病没写……,还有总喜欢在课堂搞恶作剧的C生……我正思忖着。“下面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语文老师为大家表演节目!”主持人的话传入我的耳朵,我不由得慌了神——语文课上我谈天说地,挥洒自如,但表演节目却是外行。我一再推辞,却得不到同学们的许可。在他们一次一次的掌声中,我在课堂上的从容早已不见踪迹,我只得站起来勉强地说:“同学们,我实在不会表演节目,要不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于是我竭尽全力,讲的尽可能生动些,可从同学们的眼神中还是看到了些许失望,我想此时他们的希望是我能高歌一曲或翩翩起舞,可我却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结束了故事。但我明显感觉到了自己脸上的尴尬:在今天的联欢会上,谁是一个“差生”呢?我不也有不及他们的方面吗?我在语文课上给过他们掌声吗?给过今天他们给我的宽容吗?我了解他们吗?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第二件事是听一节语文课的收获。这学期,学校为给老师们搭建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全校开展了每人讲一堂示范课的活动。自己所任学科是语文,又恰好分管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那天看到其他语文教师去听一节课,自己也拿着听课本去了。这一节课讲的内容是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两个骗子利用皇帝对新装的无比嗜好和大臣的虚荣、虚伪,投其所好,巧使伎俩,骗取了皇帝大量金子的故事。我想所有知道这一故事的人,除了对皇帝的愚蠢和爱慕虚荣感觉可笑可恨外,更多的痛恨应该给予两个骗子。反正我是这么想的,也是在课堂上这么讲的,还从来没有听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可教师在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让学生对故事中塑造的人物进行评价时,班上刘涛同学的回答出人意料,更使我大吃一惊。吃惊的是这个学生挺调皮,因此我比较熟悉,平时课上他从不举手(成绩较差),更无从谈及踊跃回答,出人意料的是他与众不同的思路,他说:“我不认为两个骗子就像同学们说的那么坏,他们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羞辱了皇帝,说不定能让皇帝幡然醒悟,从此致力于朝政,使国家变得富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呢。”此言一出,立刻吸引了班上所有人的目光。我不敢相信这是他的思维,但这确实是超出我想象的事实——以前我对刘涛的认识太片面、太武断了!
这两次经历使我顿悟:我们的学生,在智力、基础、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方面有不小的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我们与学生的交流(尤其是不任班主任的教师)多以课上为主,课上又多以本学科知识为关注点,很少了解和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本学科成绩的好坏论英雄,造成了对学生的偏见,既而引发一些盲目的错误冲动,出现了一些不良后果和影响。殊不知,学生的所谓“落后”,只是他们在学习的某个阶段,智力或其他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开发而已,而他们的许多方面或许是我们教师所不及的。设想篮球巨星姚明,跨栏名将刘翔,以至于鼎鼎大名的爱因斯坦,他们未必不是当年学习上的差生,但影响他们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吗?可见,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而精彩的一面,只是没被我们发现罢了。只有我们每一个教师走近他们,才有可能发现这份精彩,这些孩子才能褪去尘埃发出光芒。当我们发现这份精彩,看到这些光芒,他们在我们的眼中就不再是“刺眼”的,而是“耀眼”的,我们的心中就会对他们会多一些欣赏、多一些宽容,我们的行为就会多一份理智,师生关系就会多一些和谐。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唐太宗宽容了魏征,成就了“贞观盛世”;蔺相如宽容了廉颇,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千古佳话。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更应该学会赏识,学会宽容。可以说,我们的宽容与赏识是对学生暂时的不足和失误的包容和接纳,是对学生个性差异、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理解和尊重,是对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鼓励和发掘,是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待,是以欣赏孵化自信,以鼓励催生成功。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更是一种气度,一种胸襟,一种修养,为人师表的我们,不正应该拥有这些吗?坐在窗前,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和学生们一路走来,不管是成绩还是问题,不管是挫折还是胜利,一切都那么顺乎自然,合乎情理,这就是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啊!只有我们走近了学生,认真研究并真正懂得他们成长的规律,对他们的错误才会不再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不再大加指责,更不会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错误举动,师生关系自然和谐起来。由此可见,和谐需要宽容,宽容需要欣赏,需要理解。让我们坚信:不一样的学生,一样的精彩!让我们从走近学生开始,带着一颗关爱、宽容的心走近他们、融入他们,用爱和赏识的泉水拭亮他们心灵的窗户,洗涤他们心灵上的尘埃,让阳光撒进他们的心田,让爱、赏识和宽容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成功,使我们的校园其乐融融,充满笑语歌声。
作者简介: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山东省章丘市宁家埠镇中学,姓名: 赵永芳 尹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