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轻轻松松生活 快快乐乐习作
【作者】 王彩华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峪耳崖镇中心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纵观我们的作文教学,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体地位,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其次,教师过于注重技巧的指导,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第三,读写结合不紧密,使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脱离。
那么,如何走出作文教学这一瓶颈呢?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就是“轻轻松松生活,快快乐乐习作。”
一、素材回归生活。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所以广开生活之源,积累生活素材,这是非常重要的。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课堂小天地,生活大世界。我觉得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甚至比泛泛的讲解作文技巧更重要。所以,我总是引导他们用纯真的双眼观察生活,用敏锐的双耳倾听生活,用勤劳的双手触摸生活,让学生也像福楼拜那样观察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人和事,指导学生做积累材料的有心人。如观察左邻右舍的一次谈话,注意他们的语言、神态变化;鼓励学生种植花草树木、饲养鸡鸭猫狗;有目的地观察节日的大街,了解家乡的民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2.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体验,是由自己亲身经历、感受和体味得来的生活经验,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自然就会生发出借助笔来表达的愿望。所以,我就经常带领学生参入生活、体验生活,把生活的真实与情趣储存在记忆里,让他们在活动中观察同学们的表情、动作、语言,之后,让学生谈活动的感受与收获。有一次,我先领着学生做了一个“贴鼻子”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我引导他们观察同学的动作、神情。游戏结束后,让大家畅所欲言谈收获,结果,大家习作的兴致很高,文章写得特别具体、生动。可见,学生参与了,体验了,学生就会有内容可写了,真可谓是轻轻松松学作文。
3.锻炼学生学会创造生活。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作为学生,生活的积累和积淀固然重要,但是每一篇作文都离不开想象,我觉得想象,也是学生生活之一,所以,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学会创造生活。
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作文独具特色。例如教学看图作文时,我会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以外的内容;描写景物时,我会引导学生赋予动植物以人类的情感,想象它们的悲伤、忧愁、欢乐。再如学习了《小木偶的故事》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小木偶有了各种表情后还会发生什么事……通过一系列联想和想象,学生的作文就丰富了生动了。
二、读写相互渗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在吸收与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表达。因此,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写的指导和训练,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效果才是显著的。正如老师所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有些课文不论是从结构上还是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上,都具有其独特之处,是我们训练写作文的好材料,比如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拟人化的写法等。如果利用起来,那就是给了学生一个坡度。我总是精心发掘,以独特的视角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利用好多种方式进行“写”的训练的迁移。例如续写课文结尾,利用课文留白补写,仿写、缩写、写读后感等。学习了《电脑住宅》后,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仿写,围绕“如果我是一个设计师,我会怎样设计电脑住宅”……由于是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和体会,此时的学生对“作文”也能“夸夸其谈”,也能“下笔有神”,也能感受作文所带来的自信与快乐。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与能力也就养成了。
三、表达回归自然。
刚接过这个班时,我的学生大多都讨厌写作文,即使写出来也是胡编乱造。面对这种情况我寻思该如何指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呢?为此,我从下面几方面做了尝试:首先,我要让学生对作文没有畏惧感,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树立作文其实就是说话而已,只不过更加规范。我告诉学生写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可以怎么写,学生的畏难情绪也就随之消除。其次,作文练习不要给学生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评价标准宜放宽。我提倡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个性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第三,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多鼓励少批评,肯定学生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哪怕他只有一句话或一个词值得你去读,我们也应该从欣赏他的那句话、那个词开始评价。今年,在全国“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中,我班的刘颖同学获得了省级二等奖。我在班上给她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让她读了自己的获奖作文。学生听后,都觉得她就是写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这不但让他们认识到了抒发真情实感、写真实生活的重要性,而且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总之,我觉得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走进生活,真真实实地用最平常心态来习作,说真话、吐真情、做真人,这样的习作过程才是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
那么,如何走出作文教学这一瓶颈呢?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就是“轻轻松松生活,快快乐乐习作。”
一、素材回归生活。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所以广开生活之源,积累生活素材,这是非常重要的。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课堂小天地,生活大世界。我觉得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甚至比泛泛的讲解作文技巧更重要。所以,我总是引导他们用纯真的双眼观察生活,用敏锐的双耳倾听生活,用勤劳的双手触摸生活,让学生也像福楼拜那样观察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人和事,指导学生做积累材料的有心人。如观察左邻右舍的一次谈话,注意他们的语言、神态变化;鼓励学生种植花草树木、饲养鸡鸭猫狗;有目的地观察节日的大街,了解家乡的民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2.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体验,是由自己亲身经历、感受和体味得来的生活经验,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自然就会生发出借助笔来表达的愿望。所以,我就经常带领学生参入生活、体验生活,把生活的真实与情趣储存在记忆里,让他们在活动中观察同学们的表情、动作、语言,之后,让学生谈活动的感受与收获。有一次,我先领着学生做了一个“贴鼻子”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我引导他们观察同学的动作、神情。游戏结束后,让大家畅所欲言谈收获,结果,大家习作的兴致很高,文章写得特别具体、生动。可见,学生参与了,体验了,学生就会有内容可写了,真可谓是轻轻松松学作文。
3.锻炼学生学会创造生活。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作为学生,生活的积累和积淀固然重要,但是每一篇作文都离不开想象,我觉得想象,也是学生生活之一,所以,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学会创造生活。
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作文独具特色。例如教学看图作文时,我会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以外的内容;描写景物时,我会引导学生赋予动植物以人类的情感,想象它们的悲伤、忧愁、欢乐。再如学习了《小木偶的故事》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小木偶有了各种表情后还会发生什么事……通过一系列联想和想象,学生的作文就丰富了生动了。
二、读写相互渗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在吸收与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表达。因此,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写的指导和训练,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效果才是显著的。正如老师所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有些课文不论是从结构上还是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上,都具有其独特之处,是我们训练写作文的好材料,比如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拟人化的写法等。如果利用起来,那就是给了学生一个坡度。我总是精心发掘,以独特的视角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利用好多种方式进行“写”的训练的迁移。例如续写课文结尾,利用课文留白补写,仿写、缩写、写读后感等。学习了《电脑住宅》后,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仿写,围绕“如果我是一个设计师,我会怎样设计电脑住宅”……由于是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和体会,此时的学生对“作文”也能“夸夸其谈”,也能“下笔有神”,也能感受作文所带来的自信与快乐。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与能力也就养成了。
三、表达回归自然。
刚接过这个班时,我的学生大多都讨厌写作文,即使写出来也是胡编乱造。面对这种情况我寻思该如何指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呢?为此,我从下面几方面做了尝试:首先,我要让学生对作文没有畏惧感,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树立作文其实就是说话而已,只不过更加规范。我告诉学生写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可以怎么写,学生的畏难情绪也就随之消除。其次,作文练习不要给学生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评价标准宜放宽。我提倡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个性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第三,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多鼓励少批评,肯定学生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哪怕他只有一句话或一个词值得你去读,我们也应该从欣赏他的那句话、那个词开始评价。今年,在全国“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中,我班的刘颖同学获得了省级二等奖。我在班上给她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让她读了自己的获奖作文。学生听后,都觉得她就是写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这不但让他们认识到了抒发真情实感、写真实生活的重要性,而且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总之,我觉得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走进生活,真真实实地用最平常心态来习作,说真话、吐真情、做真人,这样的习作过程才是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