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作者】 曹明珍
【机构】 四川省阆中市彭城中心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孔子言:“予人于鱼,一日食鱼;授人以渔,终身食鱼。”由此可见,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初中数学以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所有的教学中,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可通过各种成功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结合当今社会现状,阐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拥有积极的心态,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可以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就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针对数学课本中的理论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具体的例题解析等,需要进行朗读。在朗读的时候,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重点以及难点的句子时,可以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认真的听教师讲解,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带着难点以及重点进行有针对的学习。再次,还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对课本进行阅读之后,学生对新的知识点会出现不懂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在预习的时候,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难点以及重点知识进行理解,如果无法理解的需要记录下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来深入的理解知识内容,或者通过各种有利途径对知识进行分析,例如,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或者向其他人请教等。
另外,教师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交际能力,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在预习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需要将难点和凝点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且对自己经过努力得出的结论需要做好笔记。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实践空间,使学生亲自感受到知识的运用和实践的过程,发挥创造性,培养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自主学习方法,以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较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是同等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比较熟悉以及通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技巧,并且需要教会学生熟练使用这些方法。针对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师传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自身的自学经验和体会等,以便形成学生自己的独特的自主学习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很高。涉及到的定理和概念不仅需要记住,更要理解,否则学生将无法融汇贯通地学习和做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公式和定义,使学生学会阅读,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对于重难点要多读多思考,逐渐理清思路和概念,找到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由于数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在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比较广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学以致用,确保学生在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下,将其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的扩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函数》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其与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运用到三角函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点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学生通过收集、交流、分析以及运用数学知识等,可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以便培养并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并且让学生在实际运用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到使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深刻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和观点解决发生在身边的问题,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做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典型案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要从基础知识开始学习,一步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有方法、有目的地开展学习,才能在自学中得到应有的收获。?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确保学生在课外通过自主学习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以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文静.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J].新课程(上),2011,21(12):123-124.
[2]李丽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J].成功(教育),2010,14(05):215-216.
[3]王晓俊.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24(12):147-14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初中数学以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所有的教学中,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可通过各种成功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结合当今社会现状,阐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拥有积极的心态,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可以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就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针对数学课本中的理论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具体的例题解析等,需要进行朗读。在朗读的时候,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重点以及难点的句子时,可以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认真的听教师讲解,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带着难点以及重点进行有针对的学习。再次,还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对课本进行阅读之后,学生对新的知识点会出现不懂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在预习的时候,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难点以及重点知识进行理解,如果无法理解的需要记录下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来深入的理解知识内容,或者通过各种有利途径对知识进行分析,例如,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或者向其他人请教等。
另外,教师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交际能力,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在预习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需要将难点和凝点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且对自己经过努力得出的结论需要做好笔记。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实践空间,使学生亲自感受到知识的运用和实践的过程,发挥创造性,培养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自主学习方法,以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较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是同等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比较熟悉以及通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技巧,并且需要教会学生熟练使用这些方法。针对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师传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自身的自学经验和体会等,以便形成学生自己的独特的自主学习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很高。涉及到的定理和概念不仅需要记住,更要理解,否则学生将无法融汇贯通地学习和做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公式和定义,使学生学会阅读,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对于重难点要多读多思考,逐渐理清思路和概念,找到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由于数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在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比较广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学以致用,确保学生在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下,将其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的扩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函数》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其与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运用到三角函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点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学生通过收集、交流、分析以及运用数学知识等,可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以便培养并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并且让学生在实际运用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到使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深刻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和观点解决发生在身边的问题,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做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典型案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要从基础知识开始学习,一步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有方法、有目的地开展学习,才能在自学中得到应有的收获。?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确保学生在课外通过自主学习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以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文静.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J].新课程(上),2011,21(12):123-124.
[2]李丽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J].成功(教育),2010,14(05):215-216.
[3]王晓俊.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24(1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