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计算机在学校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万洪宇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电化教育馆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计算机入驻学校,与日常管理结缘,不仅可以减轻管理压力、简化管理流程,还可以助推学校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最优化管理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 信息化 学校管理 应用 最优化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实现,计算机入驻校园已成为现实。它不仅在一线教学起到了重要辅助作用,而且在学校管理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知道,学校是一个人员集中、工作繁重的单位,涉及人事管理、师生信息管理、财务物质管理、教务学情管理、图书借阅管理等任务,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减轻管理压力、简化管理流程是当今学校管理者应着力思考的问题。而计算机的到来,显然可以为之指明策略,帮助学校实施信息化管理,从而助推最优化管理效果实现。
一、能有效促使学校人事管理精准化
人事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校得以正常运转的有效保障。可以说,学校所有事项的安排与执行都涉及人与事的关系问题,当中有人与财、物的管理工作,也有教师日常教学和专业培训发展的内容,还有学生教育的诸多事项。这些复杂而繁重的人事问题,在传统管理上是很难精准的,也难怪个别校长说“我也不清楚”。而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这一“千头万绪”的工作变得井井有条,清晰有序。特别是每学年的开学工作,教师任课安排,学生分班就读等问题,在传统管理中不仅繁琐,而且工作量巨大,又特别是人员众多的所谓“大学校”,其工作难度更是让人“毛骨悚然”,几个人加班加点努力就需要一周左右时间,而且错误百出。但在计算机参与下,这一切迎刃而解,快速高效精准。
二、能有效促使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化
学校信息管理包括人、财、物的信息管理,这些信息既需要收集,也需要处理。而在传统管理中,由于缺乏技术手段,分管人员各执一块,数据不能有效汇总。学校管理者不能获得全面信息,就不能正确决策。而运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管理,就能有效促进信息快速汇总,实现系统化,准确地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一)人员信息管理。这包括教师的信息管理,也包括学生的信息管理。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个工作。
(二)财物信息管理。这里包括钱和物的管理。这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和处理的工作信息。作为学校“一把手”,掌握学校收支情况,加强经济管理,把好“家底关”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专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很多,如用友、金碟、易飞等都能准确地为其科学决策提供信息。
三、能有效促使学校资料管理规范化
计算机不仅存储量大,而且能实现信息快速分类、检索和查阅,可使学校管理的各类资料及时储存,便于查询、提取,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也节省了传统存放资料的物质空间。在推进无纸化办公的今天,计算机加快了“绿色办公”的进程。即使要使用纸质资料,也在规范化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很多学校在实施“导学案”教学,就利用计算机把各学科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知识与能力要求、重点难点、训练方法等有关的信息摘录出来,制成表格,以便于了解各册教材的联系和训练目标,从而为教学管理提供了依据,增强了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直接为一线教学服务。同时利用学校的服务器建立资料库,把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德育办等各个部门的资料、文件和表格以及教师量化评分的细则和结果分门别类进行保存在计算机里,做到集中存放,统一管理,以方便随时查阅、使用。
四、能有效促使学校教务管理科学化
教务工作是学校人事管理的重中之重,涉及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料、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包括教师任课、学生学习、活动安排、教务人事等四大问题,是整个学校运转的中坚主体。我们知道,教务管理的各类信息和数据,是分析教学状态、评价教学质量、制定教学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需要全面加以存储和科学处理。处理这样大量的数据,如果用传统手工操作的方法,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而计算机技术则能轻松实现,教务管理手段现代化就体现在计算机的应用上。如果教务能很好地依托计算机建立教务管理系统,包括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课表编排与选课管理、教材信息与建设管理系统、实验教学与设备管理系统、考试安排与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等,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客观、全面、实时的定性分析,就能得出科学结论,为下步教务有效有序开展指明实践方向。
五、能有效促使学校图书管理简易化
传统图书管理,令人头痛,由于数量多,品种多、学生借还次数多,再加图书管理员身兼数职。力不从心的管理使得图书管理工作“一塌糊涂”:表现为借阅登记资料丢失、漏记少登,借阅逾期不还,不能及时归类等问题。而在加快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中,计算机落户图书馆,不仅可以实现图书借阅的规范化、系统化、网络化管理,还能够将所有图书资料聚集在一起实施统一运作,让借阅者不步入图书馆,在网上也可以查询和借阅图书,而且还可以实现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与图书信息的同步更新。对于具体学校具体借阅事件来说,很多学校建立了图书管理系统,并采用刷卡借阅登记制,这样就使得图书借阅工作更加规范、简易,不仅查找方便快捷、而且登记也能够及时、准确。在归还存放时也能快速找到位置,避免了摆放的随意性。现在,图书管理系统正以价格低廉、功能完善进入学校管理人员视野,必将引起图书管理的信息化革命,让工作人员从传统手工管理方式中彻底解脱出来,提高效率,减小出错概率。还能节省读者择书时间,使其有更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总之,计算机在学校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推进信息管理的进程中,计算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随着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使用技能的提升,计算机必将促使学校管理发生空前革命,实现信息化、无纸化、最优化的管理态势。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解月光,基于事例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
[3]王治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其软件设计[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4]刘方,信息技术在学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年。
关键词:计算机 信息化 学校管理 应用 最优化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实现,计算机入驻校园已成为现实。它不仅在一线教学起到了重要辅助作用,而且在学校管理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知道,学校是一个人员集中、工作繁重的单位,涉及人事管理、师生信息管理、财务物质管理、教务学情管理、图书借阅管理等任务,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减轻管理压力、简化管理流程是当今学校管理者应着力思考的问题。而计算机的到来,显然可以为之指明策略,帮助学校实施信息化管理,从而助推最优化管理效果实现。
一、能有效促使学校人事管理精准化
人事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校得以正常运转的有效保障。可以说,学校所有事项的安排与执行都涉及人与事的关系问题,当中有人与财、物的管理工作,也有教师日常教学和专业培训发展的内容,还有学生教育的诸多事项。这些复杂而繁重的人事问题,在传统管理上是很难精准的,也难怪个别校长说“我也不清楚”。而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这一“千头万绪”的工作变得井井有条,清晰有序。特别是每学年的开学工作,教师任课安排,学生分班就读等问题,在传统管理中不仅繁琐,而且工作量巨大,又特别是人员众多的所谓“大学校”,其工作难度更是让人“毛骨悚然”,几个人加班加点努力就需要一周左右时间,而且错误百出。但在计算机参与下,这一切迎刃而解,快速高效精准。
二、能有效促使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化
学校信息管理包括人、财、物的信息管理,这些信息既需要收集,也需要处理。而在传统管理中,由于缺乏技术手段,分管人员各执一块,数据不能有效汇总。学校管理者不能获得全面信息,就不能正确决策。而运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管理,就能有效促进信息快速汇总,实现系统化,准确地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一)人员信息管理。这包括教师的信息管理,也包括学生的信息管理。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个工作。
(二)财物信息管理。这里包括钱和物的管理。这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和处理的工作信息。作为学校“一把手”,掌握学校收支情况,加强经济管理,把好“家底关”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专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很多,如用友、金碟、易飞等都能准确地为其科学决策提供信息。
三、能有效促使学校资料管理规范化
计算机不仅存储量大,而且能实现信息快速分类、检索和查阅,可使学校管理的各类资料及时储存,便于查询、提取,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也节省了传统存放资料的物质空间。在推进无纸化办公的今天,计算机加快了“绿色办公”的进程。即使要使用纸质资料,也在规范化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很多学校在实施“导学案”教学,就利用计算机把各学科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知识与能力要求、重点难点、训练方法等有关的信息摘录出来,制成表格,以便于了解各册教材的联系和训练目标,从而为教学管理提供了依据,增强了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直接为一线教学服务。同时利用学校的服务器建立资料库,把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德育办等各个部门的资料、文件和表格以及教师量化评分的细则和结果分门别类进行保存在计算机里,做到集中存放,统一管理,以方便随时查阅、使用。
四、能有效促使学校教务管理科学化
教务工作是学校人事管理的重中之重,涉及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料、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包括教师任课、学生学习、活动安排、教务人事等四大问题,是整个学校运转的中坚主体。我们知道,教务管理的各类信息和数据,是分析教学状态、评价教学质量、制定教学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需要全面加以存储和科学处理。处理这样大量的数据,如果用传统手工操作的方法,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而计算机技术则能轻松实现,教务管理手段现代化就体现在计算机的应用上。如果教务能很好地依托计算机建立教务管理系统,包括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课表编排与选课管理、教材信息与建设管理系统、实验教学与设备管理系统、考试安排与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等,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客观、全面、实时的定性分析,就能得出科学结论,为下步教务有效有序开展指明实践方向。
五、能有效促使学校图书管理简易化
传统图书管理,令人头痛,由于数量多,品种多、学生借还次数多,再加图书管理员身兼数职。力不从心的管理使得图书管理工作“一塌糊涂”:表现为借阅登记资料丢失、漏记少登,借阅逾期不还,不能及时归类等问题。而在加快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中,计算机落户图书馆,不仅可以实现图书借阅的规范化、系统化、网络化管理,还能够将所有图书资料聚集在一起实施统一运作,让借阅者不步入图书馆,在网上也可以查询和借阅图书,而且还可以实现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与图书信息的同步更新。对于具体学校具体借阅事件来说,很多学校建立了图书管理系统,并采用刷卡借阅登记制,这样就使得图书借阅工作更加规范、简易,不仅查找方便快捷、而且登记也能够及时、准确。在归还存放时也能快速找到位置,避免了摆放的随意性。现在,图书管理系统正以价格低廉、功能完善进入学校管理人员视野,必将引起图书管理的信息化革命,让工作人员从传统手工管理方式中彻底解脱出来,提高效率,减小出错概率。还能节省读者择书时间,使其有更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总之,计算机在学校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推进信息管理的进程中,计算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随着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使用技能的提升,计算机必将促使学校管理发生空前革命,实现信息化、无纸化、最优化的管理态势。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解月光,基于事例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
[3]王治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其软件设计[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4]刘方,信息技术在学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