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班级文化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作者】 李勤荣

【机构】 兰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班级文化是环境育人的有形载体,是开展学生自我教育的有力抓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语。近几年外出参观学习,看到凡是办的比较好的学校,班级文化都搞得有声有色,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往往成为班级乃至学校的一张宣传名片,给人留下深刻影响。我校近年来也把班级文化建设纳入班级考核,学校在探索中发展,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有成功也有不理想的,激发了我对班级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罗列如下以便和同仁交流。
  一、班级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班级文化的育人管理功能应该是其真正的内涵所在,而育人管理功能首先应该体现在班级公约和班级管理制度上。班级公约应该是要言不烦,便于大家识记,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但班级公约的提出又不应该是模糊的口号,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学情实际提出,并且不同时期应该有所变化。如起始年级提出“入班即静,静则立学”,“尊师爱友,团结互助”;中等年级提出“学风严谨,奋勇拼搏”,“优雅大方,文明守信”;毕业年级提出“自强自立,知恩图报”,“静净敬竞,永不言弃”等。班级管理制度涉及到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一般体现为带有强制性的管理规章,应体现奖罚分明,以便约束规范学生的言行。班级公约的张贴应放置在教室门口,学生进教室前方便提醒。班级管理制度放置在教室刚进门的地方,同时应有学生的考核记载(一般采用周记载,既便于提醒学生又不给学生过大压力负担)。要特别说明的是班级公约和班级管理制度应该是学生民主讨论的产物,集体酝酿,研究制定本身就是对学生自律要求的一次内化,不是班主任强加给学生的规则,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二、班级文化的独特性是其魅力所在
  独具特色的班徽设计,班级口号等是班级文化的魅力所在,千篇一律是不合时宜的。别出心裁的班主任总会让班徽打上自己的烙印。我校赵航空老师带一班,其设计的班徽是一个展翅腾飞的雄鹰,鹰的身子是阿拉伯数字一,并起名腾飞班;余永胜老师班级起名亮剑班,剑锋所指形成V字形,寓意胜利;孙宏老师班级起名宏远班,一条蛟龙腾空而起,寓意树宏远大志。其设计独特又极具个人魅力,给人留下很深印象。当然班徽设计,应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佳,现在网络资料比较丰富,很多人图省事下载一个中意的图片起一个班名,认为就可以了。其实学生参考相关图片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本生就是对学生动手动脑的促进,班徽也应是师生智慧的结晶,其独特性是其魅力所在。
  三、班级文化是实时更新使其活力所在
  班级文化应该设计一些时常更新的板块,如学生佳作欣赏、读书心得、班级风采、心灵阳光、警钟长鸣等,这些板块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更换,学生在这些窗口展示出自己的作品,会拥有一定的成就感,这些成就感反过来会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拥有自信,拥有阳光心态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核心理念吗。班级文化实时更新可以把更多的展示机会留给学生,这也可以带动学生把人生的视角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增进学生的社会实践。如果班级还能够配上读书角,引导学生对优秀书籍进行深度阅读,更会增加学生的人文修养。当然作为学校层面,为促进班级文化的动态化,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对班级文化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班级予以奖励,更能带动校园文化向深层次发展。
  四、班级文化应与优美的班级环境相得益彰
  班级文化本身就是最核心班级育人环境,如果再配以窗明几净的教室环境,摆放整齐的桌椅板凳,绿意常在的花卉装点,置身这样的学习环境,大家一定会倍加珍惜这样的学习氛围。环境可以塑造人,这已经为大家所公认。魏书生先生管理班级有句名言: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干。优美的教室环境需要大家去创造,大家去呵护,让每一个人都有职责分工,每一个人都动起来,这样的班级肯定是活力四射的,这不正是班级文化要达到的最高育人境界吗!
  总之班级文化是班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竞争成长这些教育要素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多一些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多一些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应该是德育工作者的份内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