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考英语复习策略

【作者】 黄印堆

【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初中英语复习任务重时间短,为了高效地开展复习,教师首先应该熟悉《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根据标准制定复习计划。整个复习可以分两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侧重词汇和课本语法,第二阶段侧重句子和专题。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基本功积累、错题积累以及复习的有效性三个细节问题。
  关键词:英语;复习;课程标准;语法;专题
  与其它学科相比,初中英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时间赶,任务重”,从初一到初二,教师一直在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也一直在忙于应付各种学习任务,到了初三,虽然授新课的任务减少了,但复习的担子一点也不轻松。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高效地完成初中英语的复习,结合过去一年的复习经验,本文提出了“一二三”的模式,即一本课程标准,两轮复习,三点注意。
  一. 一本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对初中英语的教学和考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它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P 1)五个方面就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达到的英语认知水平进行描绘和说明,给英语教学界定了明确的教学任务和考试范围。为了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中考复习,一线教师首先应该熟悉《课程标准》,了解里面关于教学内容和学习范围的界定,进而在复习过程中删减看似重要但却不在考试范围的知识点,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在复习其所规定的考试范围。
  定语从句是初中英语几种从句中较复杂的一种,如果全部讲完并进行复习,将耗费大量的时间,于是,讲到何种程度成了大家经常讨论的议题。《课程标准》对定语从句的要求明确,即“能辨认出由that, which, who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P 53)。明确了这个目标后,初中阶段的定语从句教授和学习变得轻而易举。
  熟知《课程标准》的说明和规定会使复习显得轻松且针对性强。如果分析这几年的中考试卷,我们也可以发现所有的题目都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没有出现超出课标的考题。
  二. 两轮复习
  根据时间限制和内容要求这两根轴,我们制定了中考两轮复习的纲要:第一轮复习以词汇和课本语法知识为主,时间大概从四月初到五月十二号;第二轮复习以句子和专题复习为主,时间从五月十八号到中考前夕。之所以将第一轮复习的时间界定在五月十二号,是因为五月十三号,全市举行中考质量检查考试,这场考试对于复习有效性和中考成绩预测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因此必须在这之前完成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词汇加课本语法
  词汇历来是英语学习基础中的基础,“最近调查突出了词汇对于成功阅读的重要意义”(Anderson, 74),它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结合时间限制和词汇的量考虑,我们必须一个星期复习完一本书的词汇。复习过程最主要的做法就是指定考察范围,让同学们每天放学回去记忆,第二天课堂进行小测。必须保证大部分同学词汇检测能够过关,不能过关的同学要额外留心。如果连词汇都不能顺利过关,很难想象接下来的句子复习要如何进行。
  词汇复习要尤其指出的是对“四会词”、“三会词”等不同类别词汇的处理,出于对学生负担和记忆能力的考虑,有的老师可能只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四会词”,考察时也以这些词为主。我们不提倡这种做法,尤其是七、八年级的词汇,应一视同仁,要求学生全部掌握。我们发现如果降低对三会词的要求,即只要求学生“会听、会说、会读”,学生对该词的掌握经常就变成了一点都不会。九年级的词汇长度和难度都有明显提升,而且四会词的量也明显减少,这个时候才可以考虑弱化三会词,但是对于志在高分的同学,仍然建议全部掌握。
   复习时的词汇考察除了听写外,也要注意学生看音标写单词的能力,因为中考的短文填空有三个空就是让学生根据音标拼写单词,如果平时没有进行一定的训练,学生在考场首次碰到这类题目,有的难免感到不适应,导致写不来或拼写错误,这将直接造成失分。
  如果说词汇是基础,语法则是框架,它们在构成一个整体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帮助学生更有信心地面对市质检。语法复习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归纳,把分散在六本教材中的语法知识尽量清晰地归纳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避免混淆。初中阶段的语法知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 句型转换;2. 英语时态和语态;3. 简单句和复合句(包括名词性从句、副词性从句以及形容词性从句);4. 其它类(如感叹句,强调句等)。通过归纳整理,一方面突出各项语法知识的特点,另一方面不同语法知识间形成对比。语法知识复习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考查和运用。通过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缺陷,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适当的运用则可以在语境中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能在一定程度缓解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
  第二轮复习:句子加专题复习
     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连词成句、撺句成文和篇章理解的能力。在整个中考复习的过程中,课本始终扮演第一手资料的角色:第一轮的复习着重让学生记忆课本的词汇,第二轮复习则让学生熟读重点课文,对以前背过的对话和词组、句子重新记忆、复习。第二轮复习的早读主要安排学生熟读课文,但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时间限制考虑,让学生熟读所有课文显得不切实际,教师应凭借经验和对以往试卷、出题思路的分析决定学生应该重点阅读哪些课文。一般情况下,要求学生熟读每个话题的A、B这两节的课文。熟读课文可以增强语感,提高做题效率。
  考查时既可以适当考查课本的原句,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词组造句或翻译句子。句子考查会暴露出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第三人称单数和时态配合这两个问题在老师眼中很简单在学生眼里却很复杂,平时的考查,成绩再优秀的同学都可能在这两个问题上犯低级错误。尽管教学中反复强调让学生注意这些问题,但部分学生粗心大意,也有的始终一知半解,总之许多学生在这两方面表现不尽人意。这种问题的纠正必须靠平时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以及不断进行强化训练。
        在进行句子复习的同时,专题复习可以穿插其中进行。专题复习要避免重复,第一轮复习过的内容不需再反复提及,如有确有需要可以简单带过。除去时态、语态和复合句外,专题复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冠词、连词、形容词,主谓一致,选词填空,完型填空,情景交际,看图写话等。专题复习应侧重解题思路的训练。正规的考试中,很多题目的出题思路都是非常清晰的,指导学生根据出题思路寻找解题方法能够有效地树立学生答题的信心。同时应注意同类型题目解题思路的培养和解题技巧的讲解,以句子还原为例:中考的阅读理解D篇通常是让学生将五个顺序打乱的句子还原到原文的合适地方。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种题目解题思路不清晰,一碰到这类题目就不知如何下手。这种题目基本的解题思路有两条:1.根据语境确定句子的位置;2. 根据相邻句子确定空白处的句子。多数题目采用第二种解题思路即可。选择句子前,先尝试确定每个句子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查看空白处左右相邻句子的关键词,如果关键词相符合,基本上可以确定选项。有的关键词不够明显,则需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如果选项和空白处临近的句子都在谈论同一个话题,答案也基本可以确定。通过一段时间的解题思路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和正确率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两轮复习完全可以覆盖所有知识点和考点,只要学生能紧跟复习节奏,中考英语都会取得较理解的成绩。这两轮复习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三. 三点注意
  1. 注意英语基本功的积累
  英语基本功主要指听说读写,由于是初三总复习,因此尤其强调听读写的能力培养。
  这三种能力很难在短期内有实质性的提高,必须通过平时的点滴积累才能实现。初三年的时候,每星期至少布置学生写一篇英语短文并进行详细批改,要求学生将错误的句子订正并集中抄写在一个本子上。思路和逻辑混乱的同学要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套路和模板,这虽是一个权宜之计,但可以较有效地在短期内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阅读和听力也要早做准备,从九年级上学期开始,尽量让学生做历年各地中考阅读理解的题目,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错误率会较高,甚至有的学生读不太懂,但是练习做多了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听力要保证每星期至少听一到三次的听力练习,最后的冲刺阶段,要把以前的中考听力让学生再听一遍,有的学生反映漳州中考听力的读音和其它地方不大一样,因此考前的口音习惯强化是很有必要的。
  2. 注意错题的积累
  中考总复习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复习过程中总是要做一定量的练习,有的学生反复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犯低级错误,如前面提到的第三人称单数和时态问题。学生之所以在这两个问题上纠缠不清,部分原因在于汉语没有相关的要求,在语言学习负迁移影响下,学生难以在短期内真正形成时态意识和第三人称的意识。整理错题,将常见的错误题目分门别类加以归纳,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相关问题的理解,减少犯类似错误。错题本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复习节奏、提高复习效率。一味地做练习、没有停下来思考效果并不理想,错题本的存在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当学生长期用脑引起疲惫时,可以拿出错题本翻一翻,放松自己,同时也加深对错误题目的理解;甚至有的学生有零散的时间时,也将错题本拿出来看看,调节一下学习节奏。这些做法都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3. 注意复习的有效性
  毫无疑问,复习过程中的时间是很紧张的,但有时候我们也会碰到一些松散的时刻,尤其是总复习的最后一段时间,该复习的好像都复习完了,但留时间让学生自习很多学生坐着发呆无所事事,因此越是复习的最后阶段,越应该将复习任务细化。首先是目标要明确,每堂课教师要做什么,学生要做什么,老师心里要很清楚,如果随便一句“这堂课我们自习,大家自己读书,有问题的提出来”,这通常就会导致前面提到的场面,很多学生不知道干看什么该干什么。其次要尽量将目标细化,有时候复习任务太多太杂,一些跟不上的同学直接就会选择放弃,这也将使复习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内容比较多的复习任务,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次设计,对不同水平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总结
  相比于其它学科,初中英语的内容很多很细。科学、系统的复习能让学习者对初中英语的“庐山真面目”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在短期内成绩有较大提升,因此教师在制定复习计划时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有科学性,复习过程中如有必要,还应该及时地做出适当的调整。只要用心投入,任何艰巨的任务都可以顺利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2
  3. Neil Anderson, Reading; 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edited by David Nunan), New York: McGraw-Hill/Contemporary, 2003
  作者简介:姓名,黄印堆    性别,男,工作单位,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