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教育奇葩朵朵
【作者】 陈石林
【机构】 湖南省安仁县一中特级教师
【摘要】【关键词】
【正文】朵一,轰轰烈烈的全员培考
好多年来,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高中教师要全员参与新课改的省级网上培训、听课、赛课、晒课、微课,全员参与市级及以上的面授培训,全员参与县、校级如“圆通教育”远程视频培训,还要全员参与计算机证书考试以及每年一次的普法考试、干部考试,……所有这些培考,表面看似轰轰烈烈,本质上却实效甚微,不过有些主办方的收益可是多多的。
朵二,偷偷摸摸的生源争抢
在高考升学率和北大清华等“985”“211”考取率的叠加催化下,不少高中学校,长期依托“重点”“示范”的“红顶”,除用足、用活倾斜的招生政策,网遍区域内的优生外;还巧立名目新设各种班级,偷偷摸摸地采用单独考试、提前挖录的办法,网揽区域外的优生;并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学校遍布“特派员”,秘密考察、直接点录,如发现能上北大清华类的“好苗子”“潜力生”,则用“将稻草说成金条”的绝话去诱导劝说,发现对方在犹豫或不愿意就优惠承诺或重金收买网罗到自己学校。这当然是小巫,大巫北大清华相互争抢生源,今年还在网上掐架呢。
朵三,形形色色的教辅资料
如某校高一、高二的语文,实际使用的除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五个模块、选修课五个系列的教材共10本外,还有省教育厅指定的与教材配套的“既厚又贵”的“一科一辅”、学考大纲共11本,单元过关测试和模块、系列综合测试卷共10本,合计31本。高中生应该自主选购一定数量、符合学情、“质优价廉”的教辅资料,但统一配发各式各样的教辅资料实在令人望而生畏:仅语文一科,每个学生每个学期竟达5.25本!要知道,学生高一、高二都有15科,如把15科的教辅资料加起来总共有多少?学生有时间阅读、学习完吗?有精力巩固、消化掉吗?难怪学生每个学期仅按常规配发的教材教辅费,就达700元左右,高一第一学期曾达800多元!不知道,这些教辅费中高额的利润去哪儿了。
朵四,扎扎实实的上课练考
中部某省某示范校高三夏季作息和练考时间安排如下:
作息(星期一至星期日上午):6:15起床,6:18洗漱,6:25晨练,6:35~7:15早读,7:15早餐;7:50~8:30第一节课,8:37~9:17第二节课,9:17~9:42课间操,9:42~10:22第三节课,10:29~11:09第四节课,11:09~11:20眼保操,11:20~12:00第五节课,12:00中餐;12:40午休,14:20~15:00第六节课,15:07~15:47第七节课,15:47~15:57眼保操,15:57~16:37第八节课,16:44~17:24第九节课,17:24晚餐;17:54文体活动,18:10~18:20读唱,18:20~19:00自习(一),19:10~19:50自习(二),20:00~22:30自习(三),22:35就寝,22:45熄灯。
练考:每科每周一次训练,一般安排在晚上,此为“周练”天天练;每科每月一次考试,一般安排在白天,此为“月考”月月考;每科隔月一次考试,白天或晚上,此为“监测考试” 隔月考。
星期天下午安排辅优、培中或补差。全年的节假日——不管阴历、阳历的节日,还是寒假、暑假的假期,一律部分或全员成建制地补课。
上述安排源于某些“名校”:11个小时(每天)的上课练考,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无规无法的有偿补课!对此,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总在发布各种“减负令”“禁补令”,可全都是例行公事、空文废纸!
朵五,疯疯狂狂的备考冲刺
标语口号如:今日疯狂,明天辉煌。要成功,先发疯,不顾一切向前冲。为了最好的结果,让我们把疯狂进行到底。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流汗流血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累死你一个,幸福你一家。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高天厚土作证,考当笑看风云。对联誓词:此略去。通过长期张示浸染、反复齐声呐喊的诱惑威胁、赌咒发誓的近乎传销式的标语口号和对联誓词,不断强化着学生“为我”“为家”分秒必争的心理暗示和疯狂拼搏的抢分意志,进而成为“疯狂的主儿”。
震撼场景如:2012年5月先惊现史上最刻苦湖北孝感一中高三“吊瓶班”:教室内灯火通明,每张课桌上都堆满了书,教室半空中拉上了铁丝,挂着20多个补充能量的氨基酸吊瓶。该校早已毕业的一生称:“每年这个时候都这样。”后又现东莞五中高三体育特长生半裸群男苦读的“赤膊班”。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疯狂班”呢?
朵六,真真假假的自我宣传
有些高中学校,高考前报名,想方设法动员差生休学或留级或不参考,用以提高人平成绩和名次。高考后统计,千方百计将差生作为“择校生”“挂靠生”“社会生”等剔除在外,用以提高全员升学率。高考后宣传,参考人数少了,上线人数多了,升学率高了,考取率火了;谁都是第一,谁都创辉煌!存优去差,弄虚作假;自说自话,欺世盗名。
朵七,奇奇怪怪的状元炒作
不重复过往当地政府亮出的“重奖”“表彰”“优先(评职称晋职务)”,大小传媒渲染的“现象”“传奇”“神话”,只说说今年的7月25日——来自甘肃、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7省自治区的10名高考状元在山西晋城骑马游街、接受“康熙”敕封:每人封“第一甲状元赐进士及第”,赏“诏书”一册、人民币10000元、《康熙字典》一函。读者不禁在问:各位状元为何乐意参加如此封建落后的穿越活动?当地政府为何不叫停如此低俗商业化的景区炒作?现代高中教育应该培养出这样的“状元”?中华民族是需要这样的“精英”吗?
作者简介:陈石林,教育管理研究生学历,安仁县第一中学教师,郴州市中语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语文特级教师。在省级以上媒体、单位发表论文《教育断想》等40余篇,出版编著《脚步铿锵一路歌》等7部,获得“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等课题奖5个、“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项。业绩编入名人典籍5部。专业著述达110余万字。2010年8月以基层语言专家的身份被邀到北京参加《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出版座谈会,并作《规范、实用、通俗、臻善》的专题发言。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第22期)“杏坛学人风采”以彩照配文字的形式置于封二、2014年被《教师》第6期《封面人物》向全国予以重点推介。
好多年来,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高中教师要全员参与新课改的省级网上培训、听课、赛课、晒课、微课,全员参与市级及以上的面授培训,全员参与县、校级如“圆通教育”远程视频培训,还要全员参与计算机证书考试以及每年一次的普法考试、干部考试,……所有这些培考,表面看似轰轰烈烈,本质上却实效甚微,不过有些主办方的收益可是多多的。
朵二,偷偷摸摸的生源争抢
在高考升学率和北大清华等“985”“211”考取率的叠加催化下,不少高中学校,长期依托“重点”“示范”的“红顶”,除用足、用活倾斜的招生政策,网遍区域内的优生外;还巧立名目新设各种班级,偷偷摸摸地采用单独考试、提前挖录的办法,网揽区域外的优生;并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学校遍布“特派员”,秘密考察、直接点录,如发现能上北大清华类的“好苗子”“潜力生”,则用“将稻草说成金条”的绝话去诱导劝说,发现对方在犹豫或不愿意就优惠承诺或重金收买网罗到自己学校。这当然是小巫,大巫北大清华相互争抢生源,今年还在网上掐架呢。
朵三,形形色色的教辅资料
如某校高一、高二的语文,实际使用的除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五个模块、选修课五个系列的教材共10本外,还有省教育厅指定的与教材配套的“既厚又贵”的“一科一辅”、学考大纲共11本,单元过关测试和模块、系列综合测试卷共10本,合计31本。高中生应该自主选购一定数量、符合学情、“质优价廉”的教辅资料,但统一配发各式各样的教辅资料实在令人望而生畏:仅语文一科,每个学生每个学期竟达5.25本!要知道,学生高一、高二都有15科,如把15科的教辅资料加起来总共有多少?学生有时间阅读、学习完吗?有精力巩固、消化掉吗?难怪学生每个学期仅按常规配发的教材教辅费,就达700元左右,高一第一学期曾达800多元!不知道,这些教辅费中高额的利润去哪儿了。
朵四,扎扎实实的上课练考
中部某省某示范校高三夏季作息和练考时间安排如下:
作息(星期一至星期日上午):6:15起床,6:18洗漱,6:25晨练,6:35~7:15早读,7:15早餐;7:50~8:30第一节课,8:37~9:17第二节课,9:17~9:42课间操,9:42~10:22第三节课,10:29~11:09第四节课,11:09~11:20眼保操,11:20~12:00第五节课,12:00中餐;12:40午休,14:20~15:00第六节课,15:07~15:47第七节课,15:47~15:57眼保操,15:57~16:37第八节课,16:44~17:24第九节课,17:24晚餐;17:54文体活动,18:10~18:20读唱,18:20~19:00自习(一),19:10~19:50自习(二),20:00~22:30自习(三),22:35就寝,22:45熄灯。
练考:每科每周一次训练,一般安排在晚上,此为“周练”天天练;每科每月一次考试,一般安排在白天,此为“月考”月月考;每科隔月一次考试,白天或晚上,此为“监测考试” 隔月考。
星期天下午安排辅优、培中或补差。全年的节假日——不管阴历、阳历的节日,还是寒假、暑假的假期,一律部分或全员成建制地补课。
上述安排源于某些“名校”:11个小时(每天)的上课练考,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无规无法的有偿补课!对此,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总在发布各种“减负令”“禁补令”,可全都是例行公事、空文废纸!
朵五,疯疯狂狂的备考冲刺
标语口号如:今日疯狂,明天辉煌。要成功,先发疯,不顾一切向前冲。为了最好的结果,让我们把疯狂进行到底。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流汗流血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累死你一个,幸福你一家。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高天厚土作证,考当笑看风云。对联誓词:此略去。通过长期张示浸染、反复齐声呐喊的诱惑威胁、赌咒发誓的近乎传销式的标语口号和对联誓词,不断强化着学生“为我”“为家”分秒必争的心理暗示和疯狂拼搏的抢分意志,进而成为“疯狂的主儿”。
震撼场景如:2012年5月先惊现史上最刻苦湖北孝感一中高三“吊瓶班”:教室内灯火通明,每张课桌上都堆满了书,教室半空中拉上了铁丝,挂着20多个补充能量的氨基酸吊瓶。该校早已毕业的一生称:“每年这个时候都这样。”后又现东莞五中高三体育特长生半裸群男苦读的“赤膊班”。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疯狂班”呢?
朵六,真真假假的自我宣传
有些高中学校,高考前报名,想方设法动员差生休学或留级或不参考,用以提高人平成绩和名次。高考后统计,千方百计将差生作为“择校生”“挂靠生”“社会生”等剔除在外,用以提高全员升学率。高考后宣传,参考人数少了,上线人数多了,升学率高了,考取率火了;谁都是第一,谁都创辉煌!存优去差,弄虚作假;自说自话,欺世盗名。
朵七,奇奇怪怪的状元炒作
不重复过往当地政府亮出的“重奖”“表彰”“优先(评职称晋职务)”,大小传媒渲染的“现象”“传奇”“神话”,只说说今年的7月25日——来自甘肃、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7省自治区的10名高考状元在山西晋城骑马游街、接受“康熙”敕封:每人封“第一甲状元赐进士及第”,赏“诏书”一册、人民币10000元、《康熙字典》一函。读者不禁在问:各位状元为何乐意参加如此封建落后的穿越活动?当地政府为何不叫停如此低俗商业化的景区炒作?现代高中教育应该培养出这样的“状元”?中华民族是需要这样的“精英”吗?
作者简介:陈石林,教育管理研究生学历,安仁县第一中学教师,郴州市中语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语文特级教师。在省级以上媒体、单位发表论文《教育断想》等40余篇,出版编著《脚步铿锵一路歌》等7部,获得“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等课题奖5个、“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项。业绩编入名人典籍5部。专业著述达110余万字。2010年8月以基层语言专家的身份被邀到北京参加《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出版座谈会,并作《规范、实用、通俗、臻善》的专题发言。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第22期)“杏坛学人风采”以彩照配文字的形式置于封二、2014年被《教师》第6期《封面人物》向全国予以重点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