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袁红梅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第五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地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吸收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新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优化语文教学。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就是要坚持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思维的多向性、跨越性、求异性和综合性。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爱恩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以是激发求知为前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首先想方设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人人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这样就会很容易地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首先,克服畏难情绪,营造一种宽松自然、和谐、愉快、竞争、互助、协作、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其次,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有些学生钟爱美术、音乐等学科,不太喜欢枯燥的文字。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给他们一个平台,一个展露才华的舞台,其成功的喜悦、自豪定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教学《春》时,可以让擅长美术的学生以绘画形式描绘春天;教学《松鼠》时,鼓励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参与补充讲解;教学《巍巍中山陵》时,可以让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展示其才华……当这些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在语文课上同样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时,他们就会对语文渐渐产生兴趣,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前提。再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价值,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法庭上,律师善辩的言辞;舞台上,主持人幽默诙谐的语言;交流会上,学术论文的严密;节假日,充满真挚感情的祝贺……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渐渐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强烈欲望:我要学语文,我要学好语文。
        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依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体现。主体意识是让学生尊重自己的思维,坚持自己的正确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并运用语言载体显现。学生学会质疑、释疑,就是创新能力的一种展示。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创设不同的条件和情境,增强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如教师在朗读和讲解作品时可运用语音、语速、语调的变化与组合,展示豪放、热情、优美、轻松的意境,以情发声,以情带语。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因情制宜”。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课堂上的声情并茂、气势磅礴、意气轩昂,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领会了词人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而《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时而抒缓,时而急切,时而高亢的语调,又将学生们带进了一个无限怀念的氛围,朗读这些名篇课文,加之以手势、身势、微笑等体态语文,这些作品很快印入学生的心田,促进学习的热情。教师针对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设置形式多样的、新颖别致的竞赛活动,这样有利于将知识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在活动中他们人人动脑、个个挥笔,有疑相议,释疑增知,学得有味、学得有趣。从而在实践中启迪创造灵感。
        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学及教育机构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堂授课效率,如果能引入一些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互动,则一方面解决了互动与教学进度的平衡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不完全”互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阶段的互动式教学工具主要有“电子白板”和“抢答系统”两类产品。“电子白板”全名为“多功能交互电子白板”,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把许多宏观、微观的景象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带给他们非常直观的视觉感受,使得学生的体验更直接,感受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传统授课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另外,抢答系统是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互动教学产品,通过现有的多媒体教室进行互动问答,随堂测验等活动,能够将课堂上每个成员的情况及时反映到这个系统中来,学生可以通过自已手中的遥控器来查看自已的答题情况等。互动教学系统的广泛应用,将解决课堂教学的一系列难题,将为教学提升授课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卓有成效的、积极的作用。 
        有的学生由于受一些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束缚,往往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不能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就拿写作文来说:“文章贵在出新”,要使文章有新意就要加强逆高思维的训练。如《近墨者未必黑》、《开卷未必有益》、《班门弄斧又何妨》、《愚公移山新传》等这样的一些作文题,就是以逆向思维去提炼观点的。这样反其道而行之,可以树立新观念,提出新观点。
        逆向思维只是培养创造思维的一个方面,如何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则更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思维,告诉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思考,得出的结论就会多样化。不过,在进行逆高思维和多角度思考时,必须合乎客观规律,不能脱离实际、异想天开。否则,不但没有创新,反而变得没有意义,甚至会出现一些笑话。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想象功能,找准想象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设想一下,当皇帝知道自己没有穿任何的衣裳,就去游街,让老百姓看了笑话,上了两个骗子的当以后,皇帝该怎么办呢?有的学生认为皇帝将会变本加厉地更加残暴的统治人民,最终被老百姓推翻了。有的同学则认为皇帝通过这次教训之后,好好的反思,今后不再关心新衣服,而是决心做一个好皇帝,为老百姓造福,最后受到老百姓的爱戴,而那个敢于说真话的孩子,皇帝立他为太子,继承他的王位。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写、敢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地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吸收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新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优化语文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