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运用生活情景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作者】 罗建军

【机构】 四川省蓬安县巨龙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要运用到生活中去,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许多数学知识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背景。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答案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数学的这种特质,把所要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习数学,那么对他们来说数学就不会再那么枯燥,也不会再那么困难,学生们就能在趣味中学习数学,掌握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景;教学效率
  前言: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重要来源,数学与现实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情景来进行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减少了数学的难度,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学习数学是非常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让小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如何用生活化的情境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一、教学环境生活化
  所谓教学环境生活化,就是把生活中的因素和氛围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去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数学知识。把教学环境生活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课堂气氛的生活化。我们的教学活动大多是在教室内进行的,所以教师的气氛要布置的有生活气息,不是光靠几幅标语、几张画像就能体现的,这种单一的布置方式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可以借鉴幼儿园或是台湾地区的教室布置。另外,在课堂上不要老是对学生严加苛责,要求他们坐的规规矩矩,不要只是手背后,腰挺直,学习用具只能摆在某个特定位置等等,这种要求不仅会束缚学生的身体,同时也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老是对于在上课过程中插嘴的学生要给予宽容和谅解,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出问题,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那么那些胆子小的学生就永远不敢发言了。虽然插嘴会影响课堂秩序,但只有认真听讲的学生才会插嘴,因为他们在认真思考问题,不能因为影响课堂秩序就大加责骂,那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是师生关系也要生活化。受我国传统的思想所影响,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严厉的存在,没有亲切感,学生在怕的情况下很难真心去接近老师。学生若是喜欢某个老师自然就会喜欢他的课,就会认真学习,所以,老师要做到亲民,要做学生的朋友,而不是永远的严师,师生关系如果能像朋友那样无话不谈、平等,老师能够用真心去对待学生,学生也会用心去对待老师,就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去学习,在教学中。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老师应该倡导师生平等,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师生关系能够生活化。
  二、结合实际生活学习新知识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具象思维比较强。但是抽象思维还是不够的,所以,要想掌握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老师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来教学。让学生进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际的操作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理解数学概念和公式,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概括和分析比较的能力,学会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东、南、西、北四个主要方向及其衍生方向,在教学时,如果只靠嘴说,可能不好掌握,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表演来说明,例如让几个同学在操场上进行表演,一个同学站在中间作为中点,在他的四周分别站几个同学,然后根据老师的提示,让中间的这个同学来识别方向,根据太阳的方向,找出东方,然后贯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让学生来进行实际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移动,变换角度,根据角度和方向的共同变换加深印象。这样的话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理解,同时也能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学会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三、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接下来就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能有些知识不好理解,单靠讲解无法深入体会,记忆也不够深刻,但是把所学知识通过教学交流活动应用到生活中去,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和活动,让学生自己思考,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仅能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还能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测量”以后,让学生安用测量单位去测量教室里的物体,如课桌、书本、黑板等等,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中去;再如学习“统计”以后,让学生去统计一下班里的学生有多少,男生有几个,占到班里人数的比例是多少,女生有几个,占到班里的比例是多少。全校有多少学生,本班人数在全校人数中占有多少比例等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好处和用途,同时还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学会解决方法,去学到更多的知识,开阔自己的思维和眼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成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相互结合,利用生活经验,给学生创造一个亲切的学习环境,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鲜活题材引进到数学教学中去,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去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艳丽.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 学周刊,2012,20:30-31. 
  [2]刘景标.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104-105. 
  [3]吴小燕.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 上海教育科研,2005,12:62-64. 
  [4]马会平.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问题简析[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