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走进心灵 快乐阅读

【作者】 罗中莲

【机构】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语文,是最能给学生快乐的学科。翻开小学语文教材,给人最强烈的冲击是语文学习的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只要我们能为孩子们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让语文阅读走进学生的心灵,他们就会插上“快乐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如何营造“快乐语文课堂”,使语文课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语文课堂扬起快乐的乐章呢?以下是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所作的几点尝试:
  一、营造氛围,以情激情
  学生的说话行为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快乐语文课堂”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心情从事学习和思考”。当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进行交融时,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感悟才是真切的,这样的阅读也才是快乐的。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音乐导入、语言渲染、课本剧表演、电教媒体等多种手段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快乐阅读的情景,以情激情,带领学生入景生情,提高阅读的效果。
  例如:《秋天的图画》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情感,积累语言材料,快乐阅读,是我设计这篇文章的理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先带领学生到户外走近秋天,寻找秋天最具代表性的景物。课前,我设计了一个课堂环节,用一句话描绘“我眼中的秋天”。这一口语表达交流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兴味盎然,跃跃欲试,俨然是一个个小画家,将他们各自眼中的秋天描绘的如诗如画。而学生也很快就融入到课本的情景中,在快乐的氛围中领略秋天的丰收与喜悦,内心升腾起对农民伯伯的热爱与赞美,使教学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角色扮演,妙趣横生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有强烈的表现欲,爱幻想,喜欢把自己当成书中的人物,来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他们提供表演的平台,采用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在表演中学习,既可以帮助学生在角色体验语文,准确理解课文语言所蕴含的情感,又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如:在教学《蚂蚁和蝈蝈》时,为了让学生切实体会蚂蚁是由于夏天的辛勤劳动才得以安然过冬,蝈蝈则由于懒惰而到了冬天又冷又饿。我在课堂上先请学生当蚂蚁,表演在夏天时辛勤运粮食的动作,边演边读课文,读出“满头大汗”的味道。再让学生当蝈蝈,在大树底下唱歌、跳舞……,体会蝈蝈在夏天时不搬粮食,活得“自由自在”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再让同桌两人合作表演。通过情景的创设,气氛的烘托,角色的扮演,使学生很快进入文中,步入情境,与文中的形象产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共振,使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理想境界,更让课堂成为了学生一次愉悦而深刻的生命体验。 
  三、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启发,相互沟通补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感受思考,交流彼此的情境,才能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家乡的景物”为主题,在单元教学结束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介绍家乡苍溪的景物,用文字写下来,300字左右,并在全班交流。交流活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在课堂结束的环节,我也给学生朗读了自己的介绍文字,向学生介绍了在我眼中曾经最美,现在却已被现代化高楼大厦取代的杜里坝。学生在我深情的朗读中对曾经的苍溪美景无限神往,纷纷提议让我每周为他们介绍一些消失了的苍溪美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坚持每周给学生介绍一处。一期下来,学生不仅了解了苍溪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在写此类作文时,也是信手拈来,都是美言佳句。这种师生的互动,让我与学生在教与学中感受着语文的魅力,同时也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
  四、善于评价,激励学习。
  教师适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予以评价能够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引领、导向、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赏识中走进一个“快乐的阅读空间”。当然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信息,教师也要及时巧妙点评,避免学生的一头雾水,教师的异常尴尬。
  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喜欢用简单的“是”“不是”“对”和“不对”“好”和“不好”来评价学生。对于一些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我会说“你的声音多甜美呀,老师很喜欢听你读书。”,“你回答得真棒,听,其他小朋友为你送来了表扬的掌声。”,“从你的读书声音中我听到了你快乐的心声。” ……这种激励进一步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予了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对学生的一些错误,我也会巧妙点拨,“你的发音非常准确,要是语速能再慢一点就更好了”“你的作文写得真棒,要是书写一些就好了。” “再试一次好吗?相信你一定行!”,这样的评价语言会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如沐春风,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激励。
  语文快乐,快乐语文。语文教师应以打造“快乐课堂”为出发点,让语文课堂插上“快乐的翅膀”。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快乐地走进阅读,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