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武术锻炼对青少年“养成教育”影响的初探

【作者】 李 宁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永宁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1、前言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等。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广元市苍溪县的几所中小学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有关武术教学的书籍和资料,阅读了相关的武术论文
        2.2.2问卷调查法
        于2015年5月先后对广元市苍溪县的几所中小学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发放了300份回收298份,有效问卷289份,有效回收率为96%。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青少年通过武术练习各种习惯的改变。
        2.2.3访谈调查法
        对一些长期进行武术练习的青少年进行交谈,了解武术锻炼对他们的影响。
        3、武术锻炼对青少年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
        3.1通过调查发现80%孩子都有不良的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不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因素。当然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向,在农村很多家庭因为经济条件父母在外务工轻视了孩子的教育让孩子自由的发展。孩子的判断能力是有限的,很容易走上不良习惯的道路。当孩子的教育被父母重视的时候,孩子已经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在这时候很多孩子就会放弃学习或者被父母送到武术学校学习。以达到对孩子的教育。事实表明在武术学校的学生经过学习武术,学习习惯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3.2武术锻炼有利于孩子的后天行为习惯的养成,武术练习要求就是自发的,持之以恒的练习,武术练习是有周期的,常言说:三天不练手生,很多时候是教练不在,要求自己自发的练习,长期的练习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自主的学习习惯。在本课题调查中调查了一些曾在武术学校学习的学生,了解了他们在武术学习之前的学习习惯和现在的学习习惯。他们自己都承认了两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并且有88.2%的人认为武术练习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行为习惯的发展。
        4、武术锻炼对青少年的生活习惯养成的影响
  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一样,是影响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在练习武术之前有不少的不良生活习惯,很多孩子不喜欢吃早餐爱睡懒觉。在武术练习之后很多孩子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在武术的练习中我们是很强调服饰的要求。在练习中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通过调查发现85.3%的人认为武术练习对日常的生活习惯有着积极的影响。
        5 、武术锻炼对青少年的安全防护习惯养成的影响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少林足球》中有一个美女脚踩香蕉皮的场面,通过习武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习武能够改善人的安全防护意识。在现实中那也是可能的,我们的武术也是博大精深的。常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我们在武术练习中首先要求练的是基本功,基本功要求必须踏实。习武的前期大多是以基本功练习为主,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后面的练习中少受伤,有一定的防护功能,当然,最重要的是学习中掌握的安全保护技巧。长时间的联系的反应能力提高,在危险的动作到来前会自发的做出保护动作。
        5.1武术练习对提高人的本能反应速度。反应能力不是一天能练出来的,多做一些快速运动,保持头脑的思考速度,你现在在练习格斗的话多练就能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了。人的运动神经在这样的一个长期的刺激中越发变的敏感,长期的练习就会使人渐渐的适应这种能力以达到反应速度的提高。在武术中我们常见的运用速度的就是散打了。它是速度、力量和技巧的结合。众所周知一代武术宗师李小龙他的出拳速度是相当的快。他所练的咏春拳就是讲究速度的。在武术中我们常用一些简单的动作来练习。简单动作反应速度就是用早已熟悉的动作去应答早已熟悉的攻击,对于突然出现的信号,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自己所熟悉的潜意识的反应动作来防守。这种训练表现出较明显的反射行为,孕含了无规则的对抗成分,所以能有效提高反应能力。
        5.2在武术的练习中不仅仅只有散打才能提高反应速度的,在咏春拳的练习中就是强调速度的,一代宗师李小龙就是咏春拳的杰出代表,在武术的对练中叶是很强调反应的,只有在长期的武术练习中才能使反应能力有所提高。一个人的反应能力的提高和他的运动神经有直接的影响,只有在反复的刺激下才能得到提高。在调查中发现那些长期进行武术锻炼的人自己对比以前都承认自己的反应比以前要快的多。并且在对自己有害的刺激面前能够做出快速的应对和反应。以达到对自己的保护或者减小伤害。
        6、结论和建议
  武术锻炼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道德行为、安全防护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的影响的,但现在学校对武术课的重视是不够的,武术锻炼对青少年的影响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武术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现在的中小学很少开设武术课。在调查中发现有88.4%的学生喜欢武术课,当然他们对武术的了解虽然不多,出于对武术喜欢的目的也不一样。有这么多的学生喜欢武术,但在学校武术并没有得到好的开展,主要原因是,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学校也没有一批专业的武术教师然教育部门有过相应的政策,但落实的力度不够。更重要的是没有意识到武术锻炼对青少年养成教育方面的重大意义。建议学校能够加大对武术的研究,加深武术对青少年的影响认识。加强对武术老师的培训,教育部门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使武术走进中小学课堂。让武术课在体育教育方面发挥其功能,更重要的是让武术课在养成教育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永让,论“养成教育”[J]宝鸡社会科学2006,(03)        
        [2]马世海,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试论养成教育的起点[J]当代青年研究2006,(03)
        [3]曾艳波,从养成教育看青少年的素质提升2004,(05)
        [4]刘延宾,养成教育·青少年道德建设的着力点[J]新理(教师版)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