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数学毕业复习课策略
【作者】 陶志娟
【机构】 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为了使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取得良好的效果,充分的提高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整体质量,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是否明确知识要点、复习思路是否清晰、是否能精选复习材料,并对数学知识进行分类与整理,加强数学复习的系统性。除此之外,精选并变化练习题进行巧练也是尤为重要的。本文针对小学毕业班的具体状况,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毕业班的数学总复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毕业复习;教学策略
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的过程。它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复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整理、练习来提高。复习课教学是否发挥作用、复习课教学是否取得成效、复习课教学是否能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合理、灵活地设计复习课的教学环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小学毕业班复习课的教学现状入手,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谈谈有关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策略。
一、知识要点要明确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部分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和“综合应用”四个领域。每个领域有较多的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也有许多知识要点,每个知识要点又包括许多知识点。这样看来毕业复习课教学要想达到实效,教师明确、理顺每个知识模块的知识要点很关键。所以在上复习课时,备课中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老师要明确每一节复习课,要梳理的所有知识点。有人把我们平时的新授课教学比作“栽活一棵树”,而毕业班复习课教学则比作“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大功夫。对学生来说,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对我们而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育好这一片林。
二、设计思路要清晰
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是:“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明确、理顺每个知识模块的知识要点,为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结合学生实际将单一、零散的知识,利用复习课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将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网络体系中,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复习不再是知识的回忆和巩固的过程,教师要把复习作为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复习得到不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灵活地设计教学思路。
三、复习材料要精选
复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的内容再现, 数学总复习,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对学生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比较枯燥,难免产生厌烦心理。为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主,在课堂中要注意精心设计复习题,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易错、常错以及容易混淆的问题多变题型,让学生反复练习,以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掌握和巩固。让学生实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的。
教师把精心设计的复习题型,教师要讲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达到总结提升的作用。同时练习时不能泛泛而练或者搞“题海战术”,要练出新意,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解题思路要优化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机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等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交给学生一些解题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如:转化思想:某班男、女生人数共48人,男、女生人数比是5:3.该班男、女生各是多少人?这里的男、女生人数的比5:3.是最简整数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6倍,变成30:18,即5:3 =30:18。而30+18=48,所以男生人数为30人,女生人数为18人。
在毕业总复习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问题进行发散性思考,达到优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之目的。
如两数之和是2197.8,大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小数,问两数各是多少?
方法一:2197.8÷11/10=2197.8×10/11=1998(大数)
1998×1/10=199.8(小数)
方法二:设小数为一份。大数为十份,小数、大数共十一份,所以:
2197.8÷11=199.8(小数),199.8×10=1998(大数)
总之,小学毕业复习课教学,我们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得以发挥的自由空间,进而达到提升知识、发展学生技能之目的。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方法各有千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毕业复习;教学策略
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的过程。它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复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整理、练习来提高。复习课教学是否发挥作用、复习课教学是否取得成效、复习课教学是否能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合理、灵活地设计复习课的教学环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小学毕业班复习课的教学现状入手,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谈谈有关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策略。
一、知识要点要明确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部分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和“综合应用”四个领域。每个领域有较多的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也有许多知识要点,每个知识要点又包括许多知识点。这样看来毕业复习课教学要想达到实效,教师明确、理顺每个知识模块的知识要点很关键。所以在上复习课时,备课中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老师要明确每一节复习课,要梳理的所有知识点。有人把我们平时的新授课教学比作“栽活一棵树”,而毕业班复习课教学则比作“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大功夫。对学生来说,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对我们而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育好这一片林。
二、设计思路要清晰
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是:“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明确、理顺每个知识模块的知识要点,为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结合学生实际将单一、零散的知识,利用复习课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将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网络体系中,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复习不再是知识的回忆和巩固的过程,教师要把复习作为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复习得到不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灵活地设计教学思路。
三、复习材料要精选
复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的内容再现, 数学总复习,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对学生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比较枯燥,难免产生厌烦心理。为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主,在课堂中要注意精心设计复习题,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易错、常错以及容易混淆的问题多变题型,让学生反复练习,以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掌握和巩固。让学生实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的。
教师把精心设计的复习题型,教师要讲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达到总结提升的作用。同时练习时不能泛泛而练或者搞“题海战术”,要练出新意,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解题思路要优化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机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等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交给学生一些解题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如:转化思想:某班男、女生人数共48人,男、女生人数比是5:3.该班男、女生各是多少人?这里的男、女生人数的比5:3.是最简整数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6倍,变成30:18,即5:3 =30:18。而30+18=48,所以男生人数为30人,女生人数为18人。
在毕业总复习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问题进行发散性思考,达到优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之目的。
如两数之和是2197.8,大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小数,问两数各是多少?
方法一:2197.8÷11/10=2197.8×10/11=1998(大数)
1998×1/10=199.8(小数)
方法二:设小数为一份。大数为十份,小数、大数共十一份,所以:
2197.8÷11=199.8(小数),199.8×10=1998(大数)
总之,小学毕业复习课教学,我们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得以发挥的自由空间,进而达到提升知识、发展学生技能之目的。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方法各有千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