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升初中学生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作者】 范连英
【机构】 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通过微信、QQ等即时交流工具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差,但写起作文来,却总感到无从下笔。不少语文老师也为此倍感头疼。本文从培养阳光心态、快乐作文、换个角度、坚持写日记、不断修改与评价五个角度阐述了提升初中学生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本文对于今后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阳光心态、快乐作文、换个角度、坚持日记、修改与评价
在信息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初中生虽然比以前接触的信息更多了,视野更开阔,语言表达更流畅了,但是他们写起作文来依然问题不少。很多学生碰到作文课就烦恼,不知道要写什么好,不知道怎么开头,更不要说谋篇布局啦。语文教师往往只是不痛不痒的讲一些作文理论,讲评又常常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不仅学生听不懂,教师自己也觉得枯燥无味。作文课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怕作文,老师叫头疼。一位学生甚至说:作文作文,实在不能;再写作文,我要杀人!这当然是较为偏激的说法。但却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那就是初中作文教学如何提升有效性?通过思考并在教学中尝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每周练好一篇口令词,培养阳光心态
在语文课上,我常常是和同学们一起说口令词开始一节课的。如我和全班同学都把右手放腹部,然后做一个推荐的动作,说:“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充满了爱、自信、能量!”或者换成左手,左手摊开做一个推荐动作,说:“这是多么美好的日子啊!充满了爱、自信、能量!”通过动作强化了学生的正能量,使他们一天都感觉到美好。有时,我也会问同学们:“我们的状态是什么?”学生会一起整齐的回答:“阳光、快乐、自信、有目标!”通过自我暗示,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
不要小看这些口令词,它们一方面就是在教学生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又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是这样强化学生的学习毅力的,一边用手势,一边说:“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百折不饶,滴水穿石!”说“人一之”的时候,伸出食指一个指头;说:“我十之”和“人十之”的时候,伸出一个手掌的指头;说“我百之”的时候,手握紧拳头收回到肩膀位置,体现一种坚强的决心;说“百折不饶”的时候拳头狠狠打出;说“滴水穿石”的时候把打出的拳头击打到另一个手掌中,发出清晰的敲击声。这样,不仅通过动作强化了学生做事的决心,也渗透了简单的古文教育,同时也在告诉学生,作文也一样,只要你有决心,愿意付出努力,也就一定能写好!
二、以生为本,提倡快乐作文
现在教育界比较看好的“生本教育”理论,就是强调教育者要心中有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评价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堂好不好,学生作文能力有没有提高,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感受。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他们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只有让他们感受到作文的快乐,才能让他们长久的坚持并热爱作文。如何让初中学生产生快乐的作文体验呢?
首先,我们要把学生的作文和快乐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我们每天都要想一想什么使我们的孩子感到快乐?要想办法把孩子们感受到快乐的活动迁移到作文中来。比如,我班上一个学生很喜欢画小鸡,我就欣赏他,接近他,并让他画一个母鸡带小鸡的系列漫画给我。他当然非常乐意的画好了。我说:“你真了不起,要是能够每幅画配上文字就变成连环画了。”他一听,二话没说就给配上了文字。我进一步表扬他:“你都会创作连环画了,看来你的作文也不赖嘛!”从此,他就喜欢上了写作,写作与画画两不误。
其次,要教会学生和他人分享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方式,也都有自己的爱好,但这些都需要和别人分享,他才能感受到更大的快乐。而要和别人分享,就离不开表达,口头的或者书面的表达。往往很多初中学生口头表达很快很好,但书面表达却感到困难。原因是书面表达的机会比较少,或者是书面表达比较严谨。我通过在班级张贴优秀作文或者在班级通读优秀作文的方式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可以写好作文的,在分享快乐、体验成功的同时增强他们的信心。
最后,要让学生进入享受写作的状态。快乐作文不是说作文要写快乐的事,而是说要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写作本身的快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喜欢重复做那些给自己带来美好体验的事情。日本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们通常的脑波是β波,这种脑波状态通常是杂乱无章的,体现不出一个人的潜力。当我们进入禅定状态的时候,我们的脑波就变成α波。在α波状态下,我们会思路更流畅,记忆更敏捷。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类似禅定进入α波状态呢?那就是在专心致志的思考或者忘我的活动中。这种专心致志的思考或者忘我的活动让我们的机体活动更加有序化,我们的思考或者学习效率因此得到大大的提升。我们作文如果能够思考深入,进入写作的α波状态,那就是在享受写作,就能体验到写作的快乐与幸福。
三、打开思路,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学生作文最大的苦恼就是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总是感觉每天都是日出日落,没有什么神奇,也没有什么不平凡的东西。
有很多老师会认为这是学生生活阅历浅,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其实,很多成年人、老年人人生阅历不可谓不丰富,但又有几个人能够成为作家呢?可见,没有打开思路,再丰富的阅历也是白搭。
平凡的事情如何挖掘出不平凡的主题呢?关键在于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人们常常说,世界上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如何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苏东坡名诗《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说的就是要从不同角度看待万事万物。比如,班上一位同学去打了另外一个班级的同学,如果单单从事件本身看,当然打人肯定不对。可是,如果我们再深入一点去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被打的那位同学原来一直欺负他人,虽然没有动手打人,但他常常讲粗话,用言语伤害同学。(下转第5页)(上接第75页)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么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简单的指责打人的同学了。换个角度看,如果那位同学打的是侵害班级同学的暴徒,他的行为就不仅更正义,还具有英雄主义的气概了。不同的角度往往就会有不同的结论。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仅仅是发散学生思维,使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使他们年轻的心灵感受到了人类思维的力量。不同的角度也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不同角度,还有时间上的对比,文化上的渗透,思维上的创新,……。因此,在写作方面我们是大有作为的,不是没有东西写,而是太多的东西我们来不及写。
四、坚持写日记,简单也能创造奇迹
每天写一篇日记,日积月累作文就会有大大的改进。可是,还是有人会说,每天都是平常的日子,哪有那么多东西好写、好记的呢?
日出日落是每天都要经历的,但这真的是平凡无奇的吗?不是的,每天的日出日落,宇宙坚持了几十亿年,于是,生命才因此产生了,世界才变得如此热闹。简单的东西不等于容易,特别是要坚持下来就更不容易。简单的东西重复多了,奇迹就出现了。
世界上最优美的音乐来自于简简单单的八个音符;世界上最权威的英文书籍也不过是26个字母的组合;世界上最有内涵的汉语也是由基本的点、横、竖、撇、捺构成。因此,不要以为简单的东西不重要,其实,简单的东西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东西。生命中,我们总是在追求简单,简单不等于容易,特别是要长久的坚持就更不容易。
就好像我们每天都要写一篇日记,抄写不少于500字的笔记,这很简单,但天天坚持就不容易。这样简单的工作坚持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年,甚至一辈子,你的作文水平能不提高吗?因此,奇迹其实就是长久的坚持!
五、指导学生构思和修改文章,自我评价文章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方法一对,事半功倍。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构思作文习惯,教会他们有效的作文方法,比如,用思维导图打开学生的思路。当他们习惯于构思的时候,就一定能够写出一篇篇精美的作文来。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在修改文字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推敲,学会了取舍,学会了谋篇布局。一位学生在我的启发下,把前面的顺口溜改成:作文作文,无所不能;写好作文,成为能人!作文是快乐的心灵修炼,作文是成全生命的主要途径。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又说:“道德文章”。好的文章就像流传千古的名篇,具有永恒的价值。
如何提升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使初中学生的作文成为他们的最爱?如何指导初中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会观察?如何指导初中学生修改和评价作文?如何使坚持练笔,把写作变成自己生活的必须?这些都是摆在我们初中语文老师面前的崭新的课题。探索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有助于帮助学生热爱写作。本文是笔者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与思考,写出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丽娟.对提升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03):78;
2.林向荣.对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苑教育.2015(01):82-83;
3.邓彤.微型写作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04、01.
关键词:阳光心态、快乐作文、换个角度、坚持日记、修改与评价
在信息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初中生虽然比以前接触的信息更多了,视野更开阔,语言表达更流畅了,但是他们写起作文来依然问题不少。很多学生碰到作文课就烦恼,不知道要写什么好,不知道怎么开头,更不要说谋篇布局啦。语文教师往往只是不痛不痒的讲一些作文理论,讲评又常常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不仅学生听不懂,教师自己也觉得枯燥无味。作文课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怕作文,老师叫头疼。一位学生甚至说:作文作文,实在不能;再写作文,我要杀人!这当然是较为偏激的说法。但却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那就是初中作文教学如何提升有效性?通过思考并在教学中尝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每周练好一篇口令词,培养阳光心态
在语文课上,我常常是和同学们一起说口令词开始一节课的。如我和全班同学都把右手放腹部,然后做一个推荐的动作,说:“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充满了爱、自信、能量!”或者换成左手,左手摊开做一个推荐动作,说:“这是多么美好的日子啊!充满了爱、自信、能量!”通过动作强化了学生的正能量,使他们一天都感觉到美好。有时,我也会问同学们:“我们的状态是什么?”学生会一起整齐的回答:“阳光、快乐、自信、有目标!”通过自我暗示,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
不要小看这些口令词,它们一方面就是在教学生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又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是这样强化学生的学习毅力的,一边用手势,一边说:“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百折不饶,滴水穿石!”说“人一之”的时候,伸出食指一个指头;说:“我十之”和“人十之”的时候,伸出一个手掌的指头;说“我百之”的时候,手握紧拳头收回到肩膀位置,体现一种坚强的决心;说“百折不饶”的时候拳头狠狠打出;说“滴水穿石”的时候把打出的拳头击打到另一个手掌中,发出清晰的敲击声。这样,不仅通过动作强化了学生做事的决心,也渗透了简单的古文教育,同时也在告诉学生,作文也一样,只要你有决心,愿意付出努力,也就一定能写好!
二、以生为本,提倡快乐作文
现在教育界比较看好的“生本教育”理论,就是强调教育者要心中有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评价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堂好不好,学生作文能力有没有提高,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感受。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他们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只有让他们感受到作文的快乐,才能让他们长久的坚持并热爱作文。如何让初中学生产生快乐的作文体验呢?
首先,我们要把学生的作文和快乐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我们每天都要想一想什么使我们的孩子感到快乐?要想办法把孩子们感受到快乐的活动迁移到作文中来。比如,我班上一个学生很喜欢画小鸡,我就欣赏他,接近他,并让他画一个母鸡带小鸡的系列漫画给我。他当然非常乐意的画好了。我说:“你真了不起,要是能够每幅画配上文字就变成连环画了。”他一听,二话没说就给配上了文字。我进一步表扬他:“你都会创作连环画了,看来你的作文也不赖嘛!”从此,他就喜欢上了写作,写作与画画两不误。
其次,要教会学生和他人分享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方式,也都有自己的爱好,但这些都需要和别人分享,他才能感受到更大的快乐。而要和别人分享,就离不开表达,口头的或者书面的表达。往往很多初中学生口头表达很快很好,但书面表达却感到困难。原因是书面表达的机会比较少,或者是书面表达比较严谨。我通过在班级张贴优秀作文或者在班级通读优秀作文的方式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可以写好作文的,在分享快乐、体验成功的同时增强他们的信心。
最后,要让学生进入享受写作的状态。快乐作文不是说作文要写快乐的事,而是说要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写作本身的快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喜欢重复做那些给自己带来美好体验的事情。日本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们通常的脑波是β波,这种脑波状态通常是杂乱无章的,体现不出一个人的潜力。当我们进入禅定状态的时候,我们的脑波就变成α波。在α波状态下,我们会思路更流畅,记忆更敏捷。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类似禅定进入α波状态呢?那就是在专心致志的思考或者忘我的活动中。这种专心致志的思考或者忘我的活动让我们的机体活动更加有序化,我们的思考或者学习效率因此得到大大的提升。我们作文如果能够思考深入,进入写作的α波状态,那就是在享受写作,就能体验到写作的快乐与幸福。
三、打开思路,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学生作文最大的苦恼就是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总是感觉每天都是日出日落,没有什么神奇,也没有什么不平凡的东西。
有很多老师会认为这是学生生活阅历浅,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其实,很多成年人、老年人人生阅历不可谓不丰富,但又有几个人能够成为作家呢?可见,没有打开思路,再丰富的阅历也是白搭。
平凡的事情如何挖掘出不平凡的主题呢?关键在于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人们常常说,世界上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如何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苏东坡名诗《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说的就是要从不同角度看待万事万物。比如,班上一位同学去打了另外一个班级的同学,如果单单从事件本身看,当然打人肯定不对。可是,如果我们再深入一点去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被打的那位同学原来一直欺负他人,虽然没有动手打人,但他常常讲粗话,用言语伤害同学。(下转第5页)(上接第75页)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么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简单的指责打人的同学了。换个角度看,如果那位同学打的是侵害班级同学的暴徒,他的行为就不仅更正义,还具有英雄主义的气概了。不同的角度往往就会有不同的结论。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仅仅是发散学生思维,使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使他们年轻的心灵感受到了人类思维的力量。不同的角度也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不同角度,还有时间上的对比,文化上的渗透,思维上的创新,……。因此,在写作方面我们是大有作为的,不是没有东西写,而是太多的东西我们来不及写。
四、坚持写日记,简单也能创造奇迹
每天写一篇日记,日积月累作文就会有大大的改进。可是,还是有人会说,每天都是平常的日子,哪有那么多东西好写、好记的呢?
日出日落是每天都要经历的,但这真的是平凡无奇的吗?不是的,每天的日出日落,宇宙坚持了几十亿年,于是,生命才因此产生了,世界才变得如此热闹。简单的东西不等于容易,特别是要坚持下来就更不容易。简单的东西重复多了,奇迹就出现了。
世界上最优美的音乐来自于简简单单的八个音符;世界上最权威的英文书籍也不过是26个字母的组合;世界上最有内涵的汉语也是由基本的点、横、竖、撇、捺构成。因此,不要以为简单的东西不重要,其实,简单的东西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东西。生命中,我们总是在追求简单,简单不等于容易,特别是要长久的坚持就更不容易。
就好像我们每天都要写一篇日记,抄写不少于500字的笔记,这很简单,但天天坚持就不容易。这样简单的工作坚持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年,甚至一辈子,你的作文水平能不提高吗?因此,奇迹其实就是长久的坚持!
五、指导学生构思和修改文章,自我评价文章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方法一对,事半功倍。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构思作文习惯,教会他们有效的作文方法,比如,用思维导图打开学生的思路。当他们习惯于构思的时候,就一定能够写出一篇篇精美的作文来。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在修改文字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推敲,学会了取舍,学会了谋篇布局。一位学生在我的启发下,把前面的顺口溜改成:作文作文,无所不能;写好作文,成为能人!作文是快乐的心灵修炼,作文是成全生命的主要途径。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又说:“道德文章”。好的文章就像流传千古的名篇,具有永恒的价值。
如何提升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使初中学生的作文成为他们的最爱?如何指导初中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会观察?如何指导初中学生修改和评价作文?如何使坚持练笔,把写作变成自己生活的必须?这些都是摆在我们初中语文老师面前的崭新的课题。探索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有助于帮助学生热爱写作。本文是笔者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与思考,写出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丽娟.对提升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03):78;
2.林向荣.对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苑教育.2015(01):82-83;
3.邓彤.微型写作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