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听障艺考生高考素描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作者】 禚基娥
【机构】 济南特殊教育中心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近年来,素描作为美术基础中的基础,成为听障高中学生升大学的必考科目。然而素描的学习与训练是枯燥和单调的,这种基本功的学习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慢慢训练,没什么捷径可循。那么,如何在短暂的三年中学好素描,少走弯路,作为任教多年的高中素描教师,我认为:要让学生学好素描,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正确的素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科学的教,学生省时惜力的学,使技法和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材施教,方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理念;艺术鉴赏;结构训练;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至深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至深。在教学中我经常听到有学生和我反映:“某某老师总是让我们临摹,不讲课,我们都不会写生了。”在听障学校,这种情况普遍存在,明显区别于普校。听障学生具有较敏锐的视觉观察能力,对具体的形象感受力强,观察细致入微,这是听障学生生理变化和长期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的特殊行为现象。他们善于模仿,所以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在熟知学生理论认知力弱的情况下喜欢采用临摹的教学方式。而对于这一教学观点我不敢苟同。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临摹的教学方式,借鉴大师的绘画技巧,缩短学生摸索和探索的时间,解决学生写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写生奠定基础。国画大师齐百石曾说:“我的第一位教师不是别的,而是《芥子园画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每位成功的画家在学习初期期无不深入临习、研究、借鉴过前人的作品。但是在听障高中素描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以临摹为主,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更差,学生变得更懒,写生遇挫等问题的出现。而听障学生高考面对的考题是实物写生,考察的是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所以,在素描基础训练中,我是根据学生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适时适度的安排临摹课,取得较好课堂效果,解决了学生“眼高手低”的低效能学习状态。
二、在听障学生的教学中艺术鉴赏部分不可缺少。它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听障高中美术教学中,多数教师教授的美术技法较多,而进行艺术欣赏的时间却较少。古人云:“观千剑而后知剑”,想识别剑的好坏所在,见多了有比较才能说出这剑与那剑的好坏所在,学习美术更是如此,艺术鉴赏部分不可缺少。学生通过多看画、多读“画”,多分析和研究好的美术素描作品,对作品进行讲评,才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美术综合素养。
听障高中学生在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在素描学习过程中,习惯于运用多年形成的形象思维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而在抽象思维能力方面学生差距很大,导致学生的素描审美能力提高困难,出现“眼低手低”的素描学习现象。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是同样一个知识,有的学生一点就通,有的学生就听得云里雾里。
同时,美术鉴赏课还可以充分发挥它独特的德育效果,把美术学习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学会表现美、创造美,陶冶情操,放飞美好心灵,使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得到质的飞跃。在我的学生身上,我深深感觉到,他们因“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学”、“善学”。
三、在高中素描教学中应重视结构素描训练
在高中素描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以明暗素描教学为主,忽视线结构素描训练。众所周知,高考时,模特儿众多,评委往往不是以画得“像不像”作为评分的标准,而是看一幅素描头像能否抓住“形”。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线结构素描的训练。在高一至高三的素描教学中,我遵循的素描教学方法是进行阶梯式训练,无论几何体、静物、头像都是先进行结构训练,后进行光影效果训练。这样教出来的学生造型基本功扎实。教学成效显著。
四、高中学生为适应高考的要求,专业学习过程中应以掌握专业技能为主,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所以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011年的10月,在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上,我上的美术素描课获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在这节课上,我根据听障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知识与科学技法的传授,同时利用多媒体,融入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录像于一体,提供了全方位的直观刺激,使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科学、快捷地掌握所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与会专家、同行的好评。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败,更影响到教学思想能否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和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听障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普通学生的教学有所区别。
五、教师科学的教,可以优化教学效果,学生科学的学,掌握素描学习中的整体观察、对比、调整等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益一生。
学习素描的方法与步骤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观察、构图、塑造大关系、深入刻划、整理完成。但是在写生过程中我们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观察观察方法。素描学习是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复杂的学习活动。听障高中学生最易范的毛病是从局部入手,以至造成包括比例、结构、明暗、空间、透视等方面的错误。课上我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某一部分已经画的非常突出(下转第51页)(上接第52页)和完整,而其他部分常常还是空白。不会观察就不会画画,科学的观察方法与饱满的热情是画好一张作品的前提。所以我经常要求学生后退观望,把眼光放大到整体,把一切多余的东西都忽略掉,只剩下必要的、基本的东西,避免学生少走弯路。否则,学生一旦形成了个人的观察方法,造成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思维观念形式,要想改变是很困难的。
二是把对比应用于绘画的全过程中。我常用的方法有:物体横向比较、纵向比较、交叉比较、面积比较等。用辅助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检查方法校正形。例如用垂直线从对象上部的某一点开始直至下端时,我们便可以确定出哪些形的位置点在这根垂直线上,哪些是在它的左边或是右边,离这根垂直线距离是多少等等;如若用水平线,我们可以从对象左边的某一点开始平行延伸至对象右部,可以确定出哪些形的位置点是与它平行,哪些是高于或者低于它等等。
三是调整阶段应注意的问题。试卷大效果,对于成绩的高低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构图基本准确的前提下,相对多花一点时间找准形体结构关系,使头像画得比较像。然后把握黑白灰色调,加强明暗对比,突出画面立体效果。在调整画面时,学生最容易出现画面效果灰,效果不强烈和画面琐碎的毛病。对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剖析优秀作品中的黑白灰。从最重的“黑”,再过度到丰富的“灰”,最后到画中的“白”,系统的分析,让学生真正心中有数,落笔有数。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冲击力。强力的对比,才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六、在枯燥的高考素描学习中,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关爱每个学生,赏识每个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乐学、愿学,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听障学生不同于正常学生,在素描训练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阶段性问题,且每一位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不尽相同。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会给他们时间反思,纠正,耐心通过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由浅入深安排不同习作,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潜能。听障高中的班级学生一般十几个,适合对学生个别指导。实践证明,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个别指导的教育成效都是最好的。
另外,素描学习是非常单调的事情,素描造型基础训练更是一个艰苦的阶梯训练的过程,在每一个训练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相当“乏味”或“单调”的。它是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恒心的苦工程,有不少学生会“烦”。为此,在教学中我会格外注意培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上我是严师,课下我是他们的朋友,我对每个班的学生都充满爱心,引导他们突破各个难关,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可喜之处,用鼓励与赏识促其进步,在心理上关怀他们,技法上适时指导,每个班学生都愿和我“聊”,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四个高中班的“大班主任”,学生的素描课学的也极有热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具体的某一个教学方法可能对学生学习某一知识点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是解决高考素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学生开启高考艺术殿堂之门的金钥匙。
作者简介:禚基娥(1975-12-),女,汉族,山东高密人,现工作于济南特殊教育中心,文学学士学位,中学一级教师,美术教育,济南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在第三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中参赛的美术课取得了总分第二的好成绩,获全国特等奖。
关键词:教学理念;艺术鉴赏;结构训练;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至深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至深。在教学中我经常听到有学生和我反映:“某某老师总是让我们临摹,不讲课,我们都不会写生了。”在听障学校,这种情况普遍存在,明显区别于普校。听障学生具有较敏锐的视觉观察能力,对具体的形象感受力强,观察细致入微,这是听障学生生理变化和长期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的特殊行为现象。他们善于模仿,所以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在熟知学生理论认知力弱的情况下喜欢采用临摹的教学方式。而对于这一教学观点我不敢苟同。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临摹的教学方式,借鉴大师的绘画技巧,缩短学生摸索和探索的时间,解决学生写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写生奠定基础。国画大师齐百石曾说:“我的第一位教师不是别的,而是《芥子园画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每位成功的画家在学习初期期无不深入临习、研究、借鉴过前人的作品。但是在听障高中素描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以临摹为主,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更差,学生变得更懒,写生遇挫等问题的出现。而听障学生高考面对的考题是实物写生,考察的是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所以,在素描基础训练中,我是根据学生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适时适度的安排临摹课,取得较好课堂效果,解决了学生“眼高手低”的低效能学习状态。
二、在听障学生的教学中艺术鉴赏部分不可缺少。它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听障高中美术教学中,多数教师教授的美术技法较多,而进行艺术欣赏的时间却较少。古人云:“观千剑而后知剑”,想识别剑的好坏所在,见多了有比较才能说出这剑与那剑的好坏所在,学习美术更是如此,艺术鉴赏部分不可缺少。学生通过多看画、多读“画”,多分析和研究好的美术素描作品,对作品进行讲评,才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美术综合素养。
听障高中学生在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在素描学习过程中,习惯于运用多年形成的形象思维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而在抽象思维能力方面学生差距很大,导致学生的素描审美能力提高困难,出现“眼低手低”的素描学习现象。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是同样一个知识,有的学生一点就通,有的学生就听得云里雾里。
同时,美术鉴赏课还可以充分发挥它独特的德育效果,把美术学习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学会表现美、创造美,陶冶情操,放飞美好心灵,使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得到质的飞跃。在我的学生身上,我深深感觉到,他们因“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学”、“善学”。
三、在高中素描教学中应重视结构素描训练
在高中素描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以明暗素描教学为主,忽视线结构素描训练。众所周知,高考时,模特儿众多,评委往往不是以画得“像不像”作为评分的标准,而是看一幅素描头像能否抓住“形”。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线结构素描的训练。在高一至高三的素描教学中,我遵循的素描教学方法是进行阶梯式训练,无论几何体、静物、头像都是先进行结构训练,后进行光影效果训练。这样教出来的学生造型基本功扎实。教学成效显著。
四、高中学生为适应高考的要求,专业学习过程中应以掌握专业技能为主,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所以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011年的10月,在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上,我上的美术素描课获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在这节课上,我根据听障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知识与科学技法的传授,同时利用多媒体,融入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录像于一体,提供了全方位的直观刺激,使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科学、快捷地掌握所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与会专家、同行的好评。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败,更影响到教学思想能否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和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听障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普通学生的教学有所区别。
五、教师科学的教,可以优化教学效果,学生科学的学,掌握素描学习中的整体观察、对比、调整等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益一生。
学习素描的方法与步骤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观察、构图、塑造大关系、深入刻划、整理完成。但是在写生过程中我们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观察观察方法。素描学习是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复杂的学习活动。听障高中学生最易范的毛病是从局部入手,以至造成包括比例、结构、明暗、空间、透视等方面的错误。课上我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某一部分已经画的非常突出(下转第51页)(上接第52页)和完整,而其他部分常常还是空白。不会观察就不会画画,科学的观察方法与饱满的热情是画好一张作品的前提。所以我经常要求学生后退观望,把眼光放大到整体,把一切多余的东西都忽略掉,只剩下必要的、基本的东西,避免学生少走弯路。否则,学生一旦形成了个人的观察方法,造成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思维观念形式,要想改变是很困难的。
二是把对比应用于绘画的全过程中。我常用的方法有:物体横向比较、纵向比较、交叉比较、面积比较等。用辅助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检查方法校正形。例如用垂直线从对象上部的某一点开始直至下端时,我们便可以确定出哪些形的位置点在这根垂直线上,哪些是在它的左边或是右边,离这根垂直线距离是多少等等;如若用水平线,我们可以从对象左边的某一点开始平行延伸至对象右部,可以确定出哪些形的位置点是与它平行,哪些是高于或者低于它等等。
三是调整阶段应注意的问题。试卷大效果,对于成绩的高低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构图基本准确的前提下,相对多花一点时间找准形体结构关系,使头像画得比较像。然后把握黑白灰色调,加强明暗对比,突出画面立体效果。在调整画面时,学生最容易出现画面效果灰,效果不强烈和画面琐碎的毛病。对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剖析优秀作品中的黑白灰。从最重的“黑”,再过度到丰富的“灰”,最后到画中的“白”,系统的分析,让学生真正心中有数,落笔有数。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冲击力。强力的对比,才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六、在枯燥的高考素描学习中,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关爱每个学生,赏识每个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乐学、愿学,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听障学生不同于正常学生,在素描训练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阶段性问题,且每一位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不尽相同。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会给他们时间反思,纠正,耐心通过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由浅入深安排不同习作,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潜能。听障高中的班级学生一般十几个,适合对学生个别指导。实践证明,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个别指导的教育成效都是最好的。
另外,素描学习是非常单调的事情,素描造型基础训练更是一个艰苦的阶梯训练的过程,在每一个训练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相当“乏味”或“单调”的。它是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恒心的苦工程,有不少学生会“烦”。为此,在教学中我会格外注意培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上我是严师,课下我是他们的朋友,我对每个班的学生都充满爱心,引导他们突破各个难关,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可喜之处,用鼓励与赏识促其进步,在心理上关怀他们,技法上适时指导,每个班学生都愿和我“聊”,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四个高中班的“大班主任”,学生的素描课学的也极有热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具体的某一个教学方法可能对学生学习某一知识点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是解决高考素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学生开启高考艺术殿堂之门的金钥匙。
作者简介:禚基娥(1975-12-),女,汉族,山东高密人,现工作于济南特殊教育中心,文学学士学位,中学一级教师,美术教育,济南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在第三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中参赛的美术课取得了总分第二的好成绩,获全国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