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作者】 谭 妍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伏龙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 。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而就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对他们的今后的读、写是十分重要的。许多教师普遍认为小学生不懂事,让他们自己学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捧在手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的意识。要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倘若学生连书都不会看,又何谈学课本。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教师要放下架子,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走下来,以学生学习伙伴的身份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其中,从而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过程让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索,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热情来寻求未知的世界。积极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在与教师、与同伴的平等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必须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一切参与活动,肯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肯定他们对课堂教学活动所做出的一切贡献。
二、 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活动,竞选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力求使活动活泼有趣。针对小学生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以眼、手、耳的活动为中心,言语、文字描述相辅相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利用他们形象思维优势,通过观察、言语、描述等活泼生动、趣味性强的形式来表现事务,激发儿童的参与愿望,使之乐于投身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
三、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解决问题;激发想象,培养自主延伸的能力;走进生活,拓展自主探索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是为不教”的教学思想。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主权,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本应该具有自己支配学习时间的权利。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课堂自学时间,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
在学习《找春天》这一课时,通过以情带学,自然地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创设情境“我的画”,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课前所了解的春天的特点。有学生拿出了一片嫩绿的叶子,有学生拿出了一朵小小的迎春花,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拉近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最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补充有关春季风光的图片,使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我重点对文中的一个句子进行学法指导,即授之以"渔",而让学生自主学习其他三个句子则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即授之以"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和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通过带感情、自创动作的表演读,让多感官投入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欣赏中、律动中轻松地接受大量有关春季的信息,可以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征,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设计了一系列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唱一唱、跳一跳”自由地的模仿、表演课文内容,结合自由活动、拓展延伸的练习,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形式体现春季特点。从而尊重了学生的特点,让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张扬。
四、 优化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使学生乐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如:“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哪些优点值得学习?”“我觉得这样读会比较好?“这些答案中谁的答案最合理呢?”……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评价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做出判断,发现它不符合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并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组织形式,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在课外学习活动中,适时的评价与反馈则是学生积累词句,早日阅读的“助推器”,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1)古诗文、三字经的篇幅短小、琅琅上口,学生易学易记。我们就统一编辑了姓氏歌、校园三字歌等内容的文章让学生熟读熟记,并鼓励学生背诵古诗文,摘抄下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测评,评出优秀者,激发学习热情。(2)在教室一角成立班级图书角,让孩子们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智慧的启迪,汲取成长的养料。举行“我为同学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由每个孩子带一两本课外书,组成班级图书角,利用课余时间借阅,给孩子创造一个自主、温馨的阅读空间。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教育界的很多研究表明,提倡自主学习可以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另外,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可以促进学习潜能偏低或智力发育迟滞的学生的学习,减少他们学习的困难。现在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学习,以便他们走入社会之后能够真正实现自主的终身学习。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教师要放下架子,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走下来,以学生学习伙伴的身份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其中,从而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过程让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索,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热情来寻求未知的世界。积极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在与教师、与同伴的平等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必须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一切参与活动,肯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肯定他们对课堂教学活动所做出的一切贡献。
二、 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活动,竞选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力求使活动活泼有趣。针对小学生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以眼、手、耳的活动为中心,言语、文字描述相辅相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利用他们形象思维优势,通过观察、言语、描述等活泼生动、趣味性强的形式来表现事务,激发儿童的参与愿望,使之乐于投身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
三、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解决问题;激发想象,培养自主延伸的能力;走进生活,拓展自主探索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是为不教”的教学思想。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主权,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本应该具有自己支配学习时间的权利。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课堂自学时间,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
在学习《找春天》这一课时,通过以情带学,自然地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创设情境“我的画”,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课前所了解的春天的特点。有学生拿出了一片嫩绿的叶子,有学生拿出了一朵小小的迎春花,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拉近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最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补充有关春季风光的图片,使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我重点对文中的一个句子进行学法指导,即授之以"渔",而让学生自主学习其他三个句子则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即授之以"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和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通过带感情、自创动作的表演读,让多感官投入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欣赏中、律动中轻松地接受大量有关春季的信息,可以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征,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设计了一系列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唱一唱、跳一跳”自由地的模仿、表演课文内容,结合自由活动、拓展延伸的练习,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形式体现春季特点。从而尊重了学生的特点,让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张扬。
四、 优化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使学生乐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如:“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哪些优点值得学习?”“我觉得这样读会比较好?“这些答案中谁的答案最合理呢?”……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评价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做出判断,发现它不符合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并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组织形式,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在课外学习活动中,适时的评价与反馈则是学生积累词句,早日阅读的“助推器”,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1)古诗文、三字经的篇幅短小、琅琅上口,学生易学易记。我们就统一编辑了姓氏歌、校园三字歌等内容的文章让学生熟读熟记,并鼓励学生背诵古诗文,摘抄下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测评,评出优秀者,激发学习热情。(2)在教室一角成立班级图书角,让孩子们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智慧的启迪,汲取成长的养料。举行“我为同学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由每个孩子带一两本课外书,组成班级图书角,利用课余时间借阅,给孩子创造一个自主、温馨的阅读空间。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教育界的很多研究表明,提倡自主学习可以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另外,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可以促进学习潜能偏低或智力发育迟滞的学生的学习,减少他们学习的困难。现在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学习,以便他们走入社会之后能够真正实现自主的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