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帮助孩子寻找快乐
【作者】 何方明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第三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一、 个案情况
杨洋,二年级五班的一个小姑娘,今年九岁。她母亲早亡,跟着年迈的父亲生活。父亲五十多岁,靠给别人流动看管工地的微薄收入供养父女俩,由于父女身体都瘦弱多病,因此家里的收入总是入不敷出。杨洋比同龄孩子身体单薄,瘦小。成绩不好,性格孤僻,内向,胆小。常常来去都一个人,不跟同学一起玩耍。
二、问题描述
走进二年级五班教室第一天。全班同学都兴致勃勃地望着我。显然,见到新老师,他们抑制不住兴奋。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就像朵朵花儿绽放在教室里。我亲切地扫视全班,目光停在了那个角落——那双有神的大眼睛,在与我对视的一刹那,飞快地闪开,随即将头埋得低低的。仔细打量,她的脸瘦瘦的,面色偏黄,只有那双眼睛,显得特别大。看孩子长相,明显是营养不良,在这样的社会,还有营养跟不上的现象?我疑惑了:这个小姑娘有着怎样的生活背景啊?我的心像被什么刺得生疼,我一定要尽快了解这个孩子。
下课后,大多孩子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飞出了教室,有的呢,则围着我,叽叽喳喳,兴奋地说着有趣的事。唯独她,还坐在那个角落,愣愣地。这样的场景,和那个本该天真无邪的年龄,多不相符啊!我走到她面前,挨着她的位置坐下来,她抬眼看了看我,目光立即闪开了。“你叫杨洋?”她有些诧异地看了看我。其实,接这个班之前,对一些特殊学生,我已作了初步了解,但看到的情况还是出乎我的意料。“你长得很可爱!”她再次抬起头,眼里流露出惊奇。“你为什么不去和同学一起玩耍呢?”“他们做游戏不要我!”这是第一次听到小姑娘的声音,细细的,柔柔的,音量极低。“为什么呢?”我问得不假思索。“他们说我脏,说我臭。”听到这儿,我的心一阵酸楚,看看眼前这个孩子:头发又黄又乱,衣服一点不合身,而且确实好久没洗,脚上穿着一双男皮生鞋,似乎比脚大了好几个码。这个孩子生活在怎样的家庭啊!我一定要弄清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
三、个案指导对策
(一)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孩子。
那天放学后,我征得杨洋同意,准备去她家看看。她家离学校不远,十分钟路程。走一段街道,再穿过两条马路,杨洋便指着远处,告诉我:就在那儿。那儿不是还在修房子吗?杨洋说,她家就住在那个工地上。原来她所说的家就是工地上的一间简易工棚,周围是机器运转的隆隆声。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里面只有一张简易床,一张旧桌子,煮饭的东西都放在外面……这时,一位老头从远处走过来,杨洋叫着:爹——,我诧异:第一次,听这个年龄的孩子管自己爸爸叫爹的。我更惊奇:九岁的杨洋有这么大年纪的爹!分明是当爷爷的年纪嘛!听到是孩子老师来了,老人家显得很兴奋。忙拿出一张自制的木凳子请我坐下。那天老人跟我聊了很久。我知道了杨洋的许多故事:她爸是孤儿,四十多岁才结婚,她妈妈是外地人,先后生下了姐姐和她。三岁的时候,妈妈去世了,因为心脏病,后来姐姐也死了,留下她和爸爸相依为命……因为家里常年有病人,他们生活拮据,靠政府救济,靠好心人帮助……爸爸今年五十四岁,但面容比实际年龄苍老好多。说话期间,爸爸一直叹息:杨洋是个懂事的孩子,能自己煮饭,自己上学,自己回家;杨洋是个苦命的孩子,当爸爸的虽然爱她,但没能照顾好她……。看着爸爸一脸的沮丧,听着杨洋的故事,我的心一阵阵酸楚,作为老师,我无力解救她,但我要竭尽所能,帮她寻找自信和快乐!
(二)家校配合,帮孩子建立自信。
因为杨洋家离学校不远,过了几天,我又一次去了她家。我对杨洋爸爸说:其实,比起你的身世,杨洋也很幸福,至少,她有一个爱她的爸爸,她有上学的机会。她是一个那么懂事的孩子,你不但要自己振作起来,也有责任让她变得快乐。并且告诉他: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多给孩子鼓励,省下喝酒的钱,给孩子买套新衣服……之后,我也常常打电话告诉杨洋爸爸,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哪些进步,让他看到孩子的希望,也看到自己的希望。
(三)老师鼓励、同学帮助。
一个原本应该和同龄人一起撒娇,一起跳跃的孩子,居然有着这样的家庭背景,但有什么办法呢?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对。从此,我常常找杨洋聊天,并在班上表扬她的每一次进步。在学校,我为她争取“两免一补”的名额,向学校申请不收她的校服钱;而且自己掏钱为她买一些小东西:比如,扎头发的头花,洗发水,宝宝霜。我告诉她:九岁的孩子,能自己煮饭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如果能将自己的头发洗得干干净净,把自己打扮得整整洁洁就更能干了。有时也教她怎么梳头发,穿衣服怎么搭配……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做游戏时带上她,,要多关心她,多照顾她。看着杨洋和其他同学一起蹦蹦跳跳,我心里无比高兴。
四、 教育效果
经过家长,老师,同学的共同努力,渐渐地,我能看到杨洋的笑脸了。看着她仰起小脸,专心听老师讲课;看着她一笔一画认真写字;看着她和小朋友欢快地做游戏。我知道:我们看到了一个快乐的孩子!虽然家境不同,但快乐是一样的! 当老师因为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一个人,甚至拯救了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有人说:老师的爱如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老师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我相信,只要老师心中有学生,心中有爱,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孩子们会因为这份浓浓的爱而成长得无比健康!
杨洋,二年级五班的一个小姑娘,今年九岁。她母亲早亡,跟着年迈的父亲生活。父亲五十多岁,靠给别人流动看管工地的微薄收入供养父女俩,由于父女身体都瘦弱多病,因此家里的收入总是入不敷出。杨洋比同龄孩子身体单薄,瘦小。成绩不好,性格孤僻,内向,胆小。常常来去都一个人,不跟同学一起玩耍。
二、问题描述
走进二年级五班教室第一天。全班同学都兴致勃勃地望着我。显然,见到新老师,他们抑制不住兴奋。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就像朵朵花儿绽放在教室里。我亲切地扫视全班,目光停在了那个角落——那双有神的大眼睛,在与我对视的一刹那,飞快地闪开,随即将头埋得低低的。仔细打量,她的脸瘦瘦的,面色偏黄,只有那双眼睛,显得特别大。看孩子长相,明显是营养不良,在这样的社会,还有营养跟不上的现象?我疑惑了:这个小姑娘有着怎样的生活背景啊?我的心像被什么刺得生疼,我一定要尽快了解这个孩子。
下课后,大多孩子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飞出了教室,有的呢,则围着我,叽叽喳喳,兴奋地说着有趣的事。唯独她,还坐在那个角落,愣愣地。这样的场景,和那个本该天真无邪的年龄,多不相符啊!我走到她面前,挨着她的位置坐下来,她抬眼看了看我,目光立即闪开了。“你叫杨洋?”她有些诧异地看了看我。其实,接这个班之前,对一些特殊学生,我已作了初步了解,但看到的情况还是出乎我的意料。“你长得很可爱!”她再次抬起头,眼里流露出惊奇。“你为什么不去和同学一起玩耍呢?”“他们做游戏不要我!”这是第一次听到小姑娘的声音,细细的,柔柔的,音量极低。“为什么呢?”我问得不假思索。“他们说我脏,说我臭。”听到这儿,我的心一阵酸楚,看看眼前这个孩子:头发又黄又乱,衣服一点不合身,而且确实好久没洗,脚上穿着一双男皮生鞋,似乎比脚大了好几个码。这个孩子生活在怎样的家庭啊!我一定要弄清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
三、个案指导对策
(一)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孩子。
那天放学后,我征得杨洋同意,准备去她家看看。她家离学校不远,十分钟路程。走一段街道,再穿过两条马路,杨洋便指着远处,告诉我:就在那儿。那儿不是还在修房子吗?杨洋说,她家就住在那个工地上。原来她所说的家就是工地上的一间简易工棚,周围是机器运转的隆隆声。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里面只有一张简易床,一张旧桌子,煮饭的东西都放在外面……这时,一位老头从远处走过来,杨洋叫着:爹——,我诧异:第一次,听这个年龄的孩子管自己爸爸叫爹的。我更惊奇:九岁的杨洋有这么大年纪的爹!分明是当爷爷的年纪嘛!听到是孩子老师来了,老人家显得很兴奋。忙拿出一张自制的木凳子请我坐下。那天老人跟我聊了很久。我知道了杨洋的许多故事:她爸是孤儿,四十多岁才结婚,她妈妈是外地人,先后生下了姐姐和她。三岁的时候,妈妈去世了,因为心脏病,后来姐姐也死了,留下她和爸爸相依为命……因为家里常年有病人,他们生活拮据,靠政府救济,靠好心人帮助……爸爸今年五十四岁,但面容比实际年龄苍老好多。说话期间,爸爸一直叹息:杨洋是个懂事的孩子,能自己煮饭,自己上学,自己回家;杨洋是个苦命的孩子,当爸爸的虽然爱她,但没能照顾好她……。看着爸爸一脸的沮丧,听着杨洋的故事,我的心一阵阵酸楚,作为老师,我无力解救她,但我要竭尽所能,帮她寻找自信和快乐!
(二)家校配合,帮孩子建立自信。
因为杨洋家离学校不远,过了几天,我又一次去了她家。我对杨洋爸爸说:其实,比起你的身世,杨洋也很幸福,至少,她有一个爱她的爸爸,她有上学的机会。她是一个那么懂事的孩子,你不但要自己振作起来,也有责任让她变得快乐。并且告诉他: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多给孩子鼓励,省下喝酒的钱,给孩子买套新衣服……之后,我也常常打电话告诉杨洋爸爸,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哪些进步,让他看到孩子的希望,也看到自己的希望。
(三)老师鼓励、同学帮助。
一个原本应该和同龄人一起撒娇,一起跳跃的孩子,居然有着这样的家庭背景,但有什么办法呢?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对。从此,我常常找杨洋聊天,并在班上表扬她的每一次进步。在学校,我为她争取“两免一补”的名额,向学校申请不收她的校服钱;而且自己掏钱为她买一些小东西:比如,扎头发的头花,洗发水,宝宝霜。我告诉她:九岁的孩子,能自己煮饭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如果能将自己的头发洗得干干净净,把自己打扮得整整洁洁就更能干了。有时也教她怎么梳头发,穿衣服怎么搭配……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做游戏时带上她,,要多关心她,多照顾她。看着杨洋和其他同学一起蹦蹦跳跳,我心里无比高兴。
四、 教育效果
经过家长,老师,同学的共同努力,渐渐地,我能看到杨洋的笑脸了。看着她仰起小脸,专心听老师讲课;看着她一笔一画认真写字;看着她和小朋友欢快地做游戏。我知道:我们看到了一个快乐的孩子!虽然家境不同,但快乐是一样的! 当老师因为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一个人,甚至拯救了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有人说:老师的爱如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老师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我相信,只要老师心中有学生,心中有爱,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孩子们会因为这份浓浓的爱而成长得无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