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
【作者】 陈小琴
【机构】 四川省江安县东城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写作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关键词: 提高 小学生 写作 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然而,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几乎是“谈写变色”。其实,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事情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阶段是学生练习写作文、练习写真人实事、写出自己真实情感、培养写作兴趣、为将来作文打下扎实基础的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只有让孩子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才有机会进一步训练他们怎样写,达到“会写”的目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仿效课文,诱发写作兴趣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中低年级学生对动感强的事物或事情过程中动感强的点敏感,注意的过程也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在语言表达和积累方面,首先要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如学生反复读课文后,提问学生觉得哪一段或哪些句子写的美,美在哪里,引发学生讨论、思考;然后教师做一些必要的提示和总结,让学生再品读。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便有了一定的语言审美能力,在选择积累时,就不会泛而不精了。其次是要提高学生的有效积累。刚开始积累时,学生往往只注重形式,也就是可以不厌其烦地摘抄好词佳句、段,甚至篇,可是一到写话时能用上的并不多,甚至不能用。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采取“经常翻看”以及多诵、多记等方法。同时,教师在学生提出好词、句、段时,应有意识地说例子,且要引导学生多举例,多运用,进行理解性的积累。
二、感受生活,培养兴趣
学生的作文题材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充分感悟生活,留意身边的所见所闻才会有所思所感,才能写出作文。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表达感受生活乐趣的愿望
(一)启发学生感悟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是说,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就活产生写作的冲动。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写作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可以有意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农村、城市的重大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的变化等;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变现:如民警指挥交通,退休老人维持社会秩序,医生热情为病人治病,营业员周到的服务,教师热爱学生、耐心教导学生,爷爷奶奶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叔叔阿姨尊老爱幼,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等;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星辰、小河田野、瓜果蔬菜等。通过观察,直接进行生活积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著名作家孙犁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喜新求异的思维定势,利用活动唤起学生的灵感,激发写作欲望,从而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的素材,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使学生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习作之前可开展情境表演、课本剧、课前演讲、竞选发言、辩论等活动,以激发写作兴趣,也可利用双休日体验生活,引导他们进入多彩的生活,不仅能开阔眼界,增加其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活跃其思维,激发其写作的欲望,因此有意识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是非常有必要地。
(三)进行广泛阅读,积累间接生活经验
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去亲身经历感受,他们对自然、社会的更多的认识是来自于书本上的间接地生活经验,所以要让小学生有丰富的写作材料更多的是要鼓励小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课内阅读兴趣,还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在阅读中让学生学的多,学生的作文才会写的易,才会对作文感兴趣。
三、作文教学的兴趣从激活中来
游戏是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老师们凭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知道,小学生的感情是容易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激发相应的感情。因此,作文之前设计游戏,对激活课堂十分重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积极参与。教师趁热打铁:“这小丑可爱吗?”“可爱”“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孩子们马上意识到‘小丑’缺了鼻子,需要画上。“”孩子们,现在我们就来个‘贴鼻子游戏’好不好?“教师我来”……。我首先宣布了游戏的规则,接着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小丑”头像,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睛给“小丑”画鼻子。学生有的把鼻子画到眼睛上,有的把眼睛画到了头上,有的把眼睛画到了耳朵、下巴等等。引得孩子们一阵阵的哄堂大笑,其中有个同学观察非常的细,找准目标之后,准确的画好了鼻子的位置,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我又让那个学生介绍他成功的经验,在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们的所得。这样活跃的课堂,会深深在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是“趣”激活了课堂,是“趣”让孩子们难忘,是“趣”让孩子们开怀大笑。美国生物学家贝弗里奇也说过:“只有哪些对发现抱有真正兴趣和热情的人才会有成功。”有人认为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是学生个人的内在学习品质,是学习的内驱力,但它往往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外化出来的。
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坚持常抓常练,持之以恒,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 提高 小学生 写作 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然而,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几乎是“谈写变色”。其实,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事情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阶段是学生练习写作文、练习写真人实事、写出自己真实情感、培养写作兴趣、为将来作文打下扎实基础的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只有让孩子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才有机会进一步训练他们怎样写,达到“会写”的目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仿效课文,诱发写作兴趣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中低年级学生对动感强的事物或事情过程中动感强的点敏感,注意的过程也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在语言表达和积累方面,首先要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如学生反复读课文后,提问学生觉得哪一段或哪些句子写的美,美在哪里,引发学生讨论、思考;然后教师做一些必要的提示和总结,让学生再品读。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便有了一定的语言审美能力,在选择积累时,就不会泛而不精了。其次是要提高学生的有效积累。刚开始积累时,学生往往只注重形式,也就是可以不厌其烦地摘抄好词佳句、段,甚至篇,可是一到写话时能用上的并不多,甚至不能用。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采取“经常翻看”以及多诵、多记等方法。同时,教师在学生提出好词、句、段时,应有意识地说例子,且要引导学生多举例,多运用,进行理解性的积累。
二、感受生活,培养兴趣
学生的作文题材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充分感悟生活,留意身边的所见所闻才会有所思所感,才能写出作文。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表达感受生活乐趣的愿望
(一)启发学生感悟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是说,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就活产生写作的冲动。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写作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可以有意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农村、城市的重大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的变化等;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变现:如民警指挥交通,退休老人维持社会秩序,医生热情为病人治病,营业员周到的服务,教师热爱学生、耐心教导学生,爷爷奶奶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叔叔阿姨尊老爱幼,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等;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星辰、小河田野、瓜果蔬菜等。通过观察,直接进行生活积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著名作家孙犁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喜新求异的思维定势,利用活动唤起学生的灵感,激发写作欲望,从而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的素材,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使学生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习作之前可开展情境表演、课本剧、课前演讲、竞选发言、辩论等活动,以激发写作兴趣,也可利用双休日体验生活,引导他们进入多彩的生活,不仅能开阔眼界,增加其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活跃其思维,激发其写作的欲望,因此有意识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是非常有必要地。
(三)进行广泛阅读,积累间接生活经验
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去亲身经历感受,他们对自然、社会的更多的认识是来自于书本上的间接地生活经验,所以要让小学生有丰富的写作材料更多的是要鼓励小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课内阅读兴趣,还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在阅读中让学生学的多,学生的作文才会写的易,才会对作文感兴趣。
三、作文教学的兴趣从激活中来
游戏是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老师们凭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知道,小学生的感情是容易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激发相应的感情。因此,作文之前设计游戏,对激活课堂十分重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积极参与。教师趁热打铁:“这小丑可爱吗?”“可爱”“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孩子们马上意识到‘小丑’缺了鼻子,需要画上。“”孩子们,现在我们就来个‘贴鼻子游戏’好不好?“教师我来”……。我首先宣布了游戏的规则,接着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小丑”头像,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睛给“小丑”画鼻子。学生有的把鼻子画到眼睛上,有的把眼睛画到了头上,有的把眼睛画到了耳朵、下巴等等。引得孩子们一阵阵的哄堂大笑,其中有个同学观察非常的细,找准目标之后,准确的画好了鼻子的位置,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我又让那个学生介绍他成功的经验,在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们的所得。这样活跃的课堂,会深深在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是“趣”激活了课堂,是“趣”让孩子们难忘,是“趣”让孩子们开怀大笑。美国生物学家贝弗里奇也说过:“只有哪些对发现抱有真正兴趣和热情的人才会有成功。”有人认为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是学生个人的内在学习品质,是学习的内驱力,但它往往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外化出来的。
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坚持常抓常练,持之以恒,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