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用爱托起那一片云
【作者】 杨玉华
【机构】 新疆巴里坤县教育局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应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也只有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感受,师生才能成为朋友。
关键词:学校教育、民族团结、情感变化、师爱
教师肩负着为祖国教书育人的重任。社会的发展,召唤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当然少不了品德高尚的教师。而师爱是师德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师德的灵魂,也是一个教师的资格证。师爱,是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的一种真挚情感。它是指南针,指示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它是长鸣钟,催促着学生奋发上进。但爱不能只作为一种理念,挂在教师的嘴上,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情感化在学生的心理,老师不经意的举手投足对学生的情感,学生收到的是一种莫大的爱。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断乳期,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这个阶段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变化最大,也是学校教育最困难的一个阶段。特别是我所在的学校是民汉合校,班集体是由哈萨克族、汉族、回族三个民族的学生组成,在这样的大集体中,班主任首先要教育孩子们互相团结,互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四个离不开”的民族团结意识在其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印记。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崇拜老师,才能听从老师的教导。班主任只有博大的爱心,才能走进他们的生活。
一杯水,好似一场春雨点点滴滴滋润学生的心田
我们都知道,初中生有个特点,他们身上充满了活力,他们爱动,活动起来劲头大。热天,学生上完体育课一身汗,有的拿着汽水瓶仰头就喝,有的对着水龙头就灌。我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第二次上完体育课后,我把那几个汗流如雨的学生叫道办公室,给他们倒上凉开水,送到他们手上,让他们坐在我身边,学生边喝我边讲,讲强烈运动完毕后的喝凉水、用凉水冲洗之害,又讲足球、篮球……讲着讲着师生发出了阵阵大笑,我意识到了学生喜欢和我在一起。
就这样,学生不仅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我也每次都给他们打上两瓶开水,并给他们晾上,久而久之,学生爱找我聊天了。这些变化告诉我,我已经走到学生中间了。下一步,我可以进行转化教育了。
一盒药,好似一江春水在学生的周身流淌
我对学生家庭状况做过一些调查,班上有些同学的家庭是单亲或是两不管,或是有爷爷奶奶代管,由于家庭教育力量单薄,孩子有事也不愿意去对别人讲,而是自己扛着。我班里就有那么几个外表看似刺的男子汉,虽然平日他们嘴上十个不服,但这些人恰恰需要关爱。
早饭后我到班级查看,见一个平日上课违反纪律,下课常打闹的学生伏在桌子上,走进他,他也没抬头,我以为他睡着了,轻轻一推,他只把头动了动,我伸手在他的额头上一摸,好烫手,询问了几句,我边扶他到办公室,我给他吃下药,他好一会不开口,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看到这种情景,我明白,父母离异,给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失去了母爱,失去了往日温馨的家庭环境,他不仅学习下降,而且破罐子破摔。在走下坡路时,没有人扶他一把,孩子的心灵扭曲了。我在他病痛时送上药,这及其简单的举动,在他眼里却是一种伟大的爱。这份爱比我说教几天几夜的作用还大。
几天后,这学生病好了,他来到我面前,小声对我说:“杨老师,你真好。好几年我得些小病,从来没有人对待过我,我没什么办法感激你,但以后我会振作起来,听您的话,好好做人。”此时的我有种冲动,这就是爱的力量。
一句话,好似架起了一座师生心灵的桥梁
我们班转来了一位哈萨克学生,父母离异给他的心灵造成伤害,再加上受家庭的影响,小小年纪就染上了许多毛病。他刚来没多久,有天晚上不知为什么,竟悄悄让校门对面小店主,从楼下给他递来一瓶酒,在宿舍喝了起来,别的同学劝他:“老师说过学生不能喝酒,别喝了。”他不听。
第二天早上,有同学把这件事告诉了我,我把他找来,没有直接批评,而是问他:“这几天你怎么了?老师看你好像有什么心事?”他不吱声。我有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和同学闹矛盾了,发生不愉快的事了?我问了好半天,他才告诉我,原来曾和他在同一所学校读书的同学,在班上宣扬他以前是多么坏,其他同学都不和他玩,他感到生气,所以昨晚才买酒喝。听了他的解释后,我耐心的对她说,“你知道喝酒有害健康吗?尤其是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喝了酒,酒精会刺激大脑,再说,你这样做不是证实那位同学的话了吗?咱们可不能破罐子破摔呀!”他点了点头,又问我:“老师你是不是也认为我很坏。我对他说,”不老师从来不这样认为,人无完人,谁会没有缺点呢?有缺点不可怕,怕的是有缺点不改正。再说你以前所出现的过失,都已成为过去,这段时间你不是表现的挺好,别灰心,同学们会接受你的!”
这次谈话后,接连几天,他在班上表现的都很好,抢着帮老师拿教学用具,争着和同学们一起值日。我总是不失时机的表扬他,树立他在同学心目中的新形象。渐渐地他成了同学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上我也是尽力帮助他。时间长了,他处处感受到老师是爱他的,在学习上他更努力了。学期结束时,他还被评为进步生,开心极了。在家长会上,他这样发言:“我能取得进步,多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发奋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至此,我更加深刻地理解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参考文章:
1、《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国教育学刊》国家新闻出版社
关键词:学校教育、民族团结、情感变化、师爱
教师肩负着为祖国教书育人的重任。社会的发展,召唤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当然少不了品德高尚的教师。而师爱是师德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师德的灵魂,也是一个教师的资格证。师爱,是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的一种真挚情感。它是指南针,指示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它是长鸣钟,催促着学生奋发上进。但爱不能只作为一种理念,挂在教师的嘴上,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情感化在学生的心理,老师不经意的举手投足对学生的情感,学生收到的是一种莫大的爱。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断乳期,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这个阶段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变化最大,也是学校教育最困难的一个阶段。特别是我所在的学校是民汉合校,班集体是由哈萨克族、汉族、回族三个民族的学生组成,在这样的大集体中,班主任首先要教育孩子们互相团结,互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四个离不开”的民族团结意识在其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印记。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崇拜老师,才能听从老师的教导。班主任只有博大的爱心,才能走进他们的生活。
一杯水,好似一场春雨点点滴滴滋润学生的心田
我们都知道,初中生有个特点,他们身上充满了活力,他们爱动,活动起来劲头大。热天,学生上完体育课一身汗,有的拿着汽水瓶仰头就喝,有的对着水龙头就灌。我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第二次上完体育课后,我把那几个汗流如雨的学生叫道办公室,给他们倒上凉开水,送到他们手上,让他们坐在我身边,学生边喝我边讲,讲强烈运动完毕后的喝凉水、用凉水冲洗之害,又讲足球、篮球……讲着讲着师生发出了阵阵大笑,我意识到了学生喜欢和我在一起。
就这样,学生不仅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我也每次都给他们打上两瓶开水,并给他们晾上,久而久之,学生爱找我聊天了。这些变化告诉我,我已经走到学生中间了。下一步,我可以进行转化教育了。
一盒药,好似一江春水在学生的周身流淌
我对学生家庭状况做过一些调查,班上有些同学的家庭是单亲或是两不管,或是有爷爷奶奶代管,由于家庭教育力量单薄,孩子有事也不愿意去对别人讲,而是自己扛着。我班里就有那么几个外表看似刺的男子汉,虽然平日他们嘴上十个不服,但这些人恰恰需要关爱。
早饭后我到班级查看,见一个平日上课违反纪律,下课常打闹的学生伏在桌子上,走进他,他也没抬头,我以为他睡着了,轻轻一推,他只把头动了动,我伸手在他的额头上一摸,好烫手,询问了几句,我边扶他到办公室,我给他吃下药,他好一会不开口,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看到这种情景,我明白,父母离异,给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失去了母爱,失去了往日温馨的家庭环境,他不仅学习下降,而且破罐子破摔。在走下坡路时,没有人扶他一把,孩子的心灵扭曲了。我在他病痛时送上药,这及其简单的举动,在他眼里却是一种伟大的爱。这份爱比我说教几天几夜的作用还大。
几天后,这学生病好了,他来到我面前,小声对我说:“杨老师,你真好。好几年我得些小病,从来没有人对待过我,我没什么办法感激你,但以后我会振作起来,听您的话,好好做人。”此时的我有种冲动,这就是爱的力量。
一句话,好似架起了一座师生心灵的桥梁
我们班转来了一位哈萨克学生,父母离异给他的心灵造成伤害,再加上受家庭的影响,小小年纪就染上了许多毛病。他刚来没多久,有天晚上不知为什么,竟悄悄让校门对面小店主,从楼下给他递来一瓶酒,在宿舍喝了起来,别的同学劝他:“老师说过学生不能喝酒,别喝了。”他不听。
第二天早上,有同学把这件事告诉了我,我把他找来,没有直接批评,而是问他:“这几天你怎么了?老师看你好像有什么心事?”他不吱声。我有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和同学闹矛盾了,发生不愉快的事了?我问了好半天,他才告诉我,原来曾和他在同一所学校读书的同学,在班上宣扬他以前是多么坏,其他同学都不和他玩,他感到生气,所以昨晚才买酒喝。听了他的解释后,我耐心的对她说,“你知道喝酒有害健康吗?尤其是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喝了酒,酒精会刺激大脑,再说,你这样做不是证实那位同学的话了吗?咱们可不能破罐子破摔呀!”他点了点头,又问我:“老师你是不是也认为我很坏。我对他说,”不老师从来不这样认为,人无完人,谁会没有缺点呢?有缺点不可怕,怕的是有缺点不改正。再说你以前所出现的过失,都已成为过去,这段时间你不是表现的挺好,别灰心,同学们会接受你的!”
这次谈话后,接连几天,他在班上表现的都很好,抢着帮老师拿教学用具,争着和同学们一起值日。我总是不失时机的表扬他,树立他在同学心目中的新形象。渐渐地他成了同学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上我也是尽力帮助他。时间长了,他处处感受到老师是爱他的,在学习上他更努力了。学期结束时,他还被评为进步生,开心极了。在家长会上,他这样发言:“我能取得进步,多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发奋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至此,我更加深刻地理解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参考文章:
1、《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国教育学刊》国家新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