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论如何创设幼儿园环境
【作者】 王维英
【机构】 四川省西充县示范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新《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瑞吉欧学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从这一理念中我们看出它已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也指出:创设和帮助儿童注意四周的环境,可以发展儿童的各种兴趣,满足儿童的求知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由此可见,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其中,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条件,教育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推动力,环境因素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在幼儿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的能力,这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对现代儿童教育来说,如何利用环境来刺激教育儿童,来激发儿童的活动动机,促进儿童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幼儿教育家所重视的教育研究问题。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因此,“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促使孩子全面发展。”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一大目标,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转变教师环境创设的理念,是通过环境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前提。
理念是一种超越,也是教育教学的灵魂。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技术,并不能解决理念问题,而如果教育理念存在问题,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价值取向等将受到怀疑。为此,幼儿园应组织教师从区域与主题的结合、活动常规、安全教育、活动评价等方面,加强《纲要》中关于环境创设理念的理解,把握住为谁创设环境,创设什么样的环境。使教师领悟到环境不仅仅是对幼儿实施良好教育的背景,而是一种特殊的、潜在的课程,深刻理解了《纲要》中强调的无论各种环境,应是能满足孩子多方面需要的,能使他们获得经验的要求,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将环境创设与课程相结合,以丰富、互动、开放的主题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在环境创设方面,老师精心打造的环境常常难以引起幼儿共鸣。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有着太多的成人意志,哪里有幼儿的自主与创造?要想让幼儿学会自主创造,老师首先要放手,要将主动权还给孩子。
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一改传统的做法,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班级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幼儿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我们在创设“多彩的四季”主题墙饰时,先是师生共同讨论墙饰布局,然后由老师创作大背景:远处的蓝天、金色的田野、白雪皑皑的公园、火红的果树林,组成了春、夏、秋、冬的背景,孩子们在其中丰富内容。又如,围绕“伞的世界”的主题,我们给幼儿提供圆形纸片让他们创作不同的伞面;又让他们画画说说“伞可以做什么?”孩子们思维活跃:伞可以让小兔在蘑菇地里躲避大灰狼、伞可以当成降落伞救助树上受伤的小猴、伞可以当摇篮、当小船、当钩子……孩子们充满想象力的画面,使主题墙饰成了幼儿创作和表现的好去处。
又如大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启发下,准备创设《绿色家园》的主题环境。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下,决定通过画和剪贴的形成以分工合作的方法来完成,主题的内容也是由孩子们自己确定的,说起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大家可带劲了,有的说不乱扔垃圾,有的说多植树,还有的说使用环保纸袋,生产环保车.到后来,有些孩子建议要让幼儿园里的所有小朋友都知道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家园,于是在走廊墙上画了宣传报。当整个主题创设完成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被这种特有的艺术美深深吸引,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同时对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我们的环境更热爱了。还有中班的 《我的家乡学校》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有关家乡的图片、特产,通过说说家乡话——我眼中的学校——嘉陵第一桑梓——姚麻花、曹氏豆干、河舒豆腐、米凉粉几个小版块展开主题墙饰的创设。
在环境创设中,我们努力使每一面墙壁,每一件作品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使孩子们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创设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更具有教育意义。
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整个过程中体现了师生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从而使环境与幼儿、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作用,形成幼儿和谐的生活空间,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四、通过不同的途径,在主题环境创设中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但应该教师动手、幼儿动手,还应该发动幼儿家长参与。我们邀请幼儿、家长共同收集主题墙图片、资料,创设主题墙,并发动家长用废旧物与幼儿一起设计和制作教具、活动室装饰物,幼儿对家长参与创设的环境也倍感亲切。家长参与创设环境,不但能在物质上、体力上、方式方法上给幼儿园极大帮助,实现了真正的家园互动,还从精神上感染幼儿,使得幼儿更乐于积极地投身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之中,获得了表现与创造的机会。
以往各班的家长园地栏目,都是贴上几篇幼儿教育稿件,尽管有指导意义,但对家长缺乏针对性指导,不便于家长在百忙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学期,我们对家长园地做了很大的改进,首先栏目名称各不相同,有家园在线、家园桥、家园碰碰车、家园心连心等新颖、时尚、趣味的名称;其次,在各栏目中又分了许多小版块,使以前笼统的内容一一明朗,如健康快车、亲子阅读、温馨提示、亲子游戏、家长论坛等,家园共育栏的改进,不仅为我园的环境创设增添了亮点,同时增进了家园互动,启发、鼓励更多的家长积极参与,提升家教水平。
环境是隐藏的教师,无声的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发展性的环境,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其中,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条件,教育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推动力,环境因素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在幼儿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的能力,这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对现代儿童教育来说,如何利用环境来刺激教育儿童,来激发儿童的活动动机,促进儿童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幼儿教育家所重视的教育研究问题。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因此,“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促使孩子全面发展。”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一大目标,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转变教师环境创设的理念,是通过环境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前提。
理念是一种超越,也是教育教学的灵魂。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技术,并不能解决理念问题,而如果教育理念存在问题,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价值取向等将受到怀疑。为此,幼儿园应组织教师从区域与主题的结合、活动常规、安全教育、活动评价等方面,加强《纲要》中关于环境创设理念的理解,把握住为谁创设环境,创设什么样的环境。使教师领悟到环境不仅仅是对幼儿实施良好教育的背景,而是一种特殊的、潜在的课程,深刻理解了《纲要》中强调的无论各种环境,应是能满足孩子多方面需要的,能使他们获得经验的要求,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将环境创设与课程相结合,以丰富、互动、开放的主题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在环境创设方面,老师精心打造的环境常常难以引起幼儿共鸣。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有着太多的成人意志,哪里有幼儿的自主与创造?要想让幼儿学会自主创造,老师首先要放手,要将主动权还给孩子。
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一改传统的做法,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班级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幼儿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我们在创设“多彩的四季”主题墙饰时,先是师生共同讨论墙饰布局,然后由老师创作大背景:远处的蓝天、金色的田野、白雪皑皑的公园、火红的果树林,组成了春、夏、秋、冬的背景,孩子们在其中丰富内容。又如,围绕“伞的世界”的主题,我们给幼儿提供圆形纸片让他们创作不同的伞面;又让他们画画说说“伞可以做什么?”孩子们思维活跃:伞可以让小兔在蘑菇地里躲避大灰狼、伞可以当成降落伞救助树上受伤的小猴、伞可以当摇篮、当小船、当钩子……孩子们充满想象力的画面,使主题墙饰成了幼儿创作和表现的好去处。
又如大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启发下,准备创设《绿色家园》的主题环境。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下,决定通过画和剪贴的形成以分工合作的方法来完成,主题的内容也是由孩子们自己确定的,说起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大家可带劲了,有的说不乱扔垃圾,有的说多植树,还有的说使用环保纸袋,生产环保车.到后来,有些孩子建议要让幼儿园里的所有小朋友都知道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家园,于是在走廊墙上画了宣传报。当整个主题创设完成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被这种特有的艺术美深深吸引,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同时对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我们的环境更热爱了。还有中班的 《我的家乡学校》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有关家乡的图片、特产,通过说说家乡话——我眼中的学校——嘉陵第一桑梓——姚麻花、曹氏豆干、河舒豆腐、米凉粉几个小版块展开主题墙饰的创设。
在环境创设中,我们努力使每一面墙壁,每一件作品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使孩子们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创设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更具有教育意义。
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整个过程中体现了师生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从而使环境与幼儿、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作用,形成幼儿和谐的生活空间,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四、通过不同的途径,在主题环境创设中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但应该教师动手、幼儿动手,还应该发动幼儿家长参与。我们邀请幼儿、家长共同收集主题墙图片、资料,创设主题墙,并发动家长用废旧物与幼儿一起设计和制作教具、活动室装饰物,幼儿对家长参与创设的环境也倍感亲切。家长参与创设环境,不但能在物质上、体力上、方式方法上给幼儿园极大帮助,实现了真正的家园互动,还从精神上感染幼儿,使得幼儿更乐于积极地投身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之中,获得了表现与创造的机会。
以往各班的家长园地栏目,都是贴上几篇幼儿教育稿件,尽管有指导意义,但对家长缺乏针对性指导,不便于家长在百忙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学期,我们对家长园地做了很大的改进,首先栏目名称各不相同,有家园在线、家园桥、家园碰碰车、家园心连心等新颖、时尚、趣味的名称;其次,在各栏目中又分了许多小版块,使以前笼统的内容一一明朗,如健康快车、亲子阅读、温馨提示、亲子游戏、家长论坛等,家园共育栏的改进,不仅为我园的环境创设增添了亮点,同时增进了家园互动,启发、鼓励更多的家长积极参与,提升家教水平。
环境是隐藏的教师,无声的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发展性的环境,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