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利用班级流动图书室 给语文教学提供广阔的阅读平台
【作者】 王 丽
【机构】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顺南街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一、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阅读便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据统计当前各种信息约有85%来源于图书文献,这足以表明阅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文人也曾对阅读的价值给予一定的肯定: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外活动教学时应把课外阅读列为主要内容之一,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知识的补充和延伸。要加强小学生语文课外知识的积累,就必须首先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其次,想方设法利用有限的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二、与书为友,和孩子同读,伴孩子成长
我通过办班级图书角,让孩子们从课外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早期的图书角需要收集图书,统一登记,再找专人负责,借书、还书得做详细记载,这样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老师也感觉仿佛多了许多事。加之学生借了书很久后会忘记还,而且弄丢弄烂现象比较严重。后来我绞尽脑汁想到了既方便又简洁的方法——办班级活动图书室。每到星期一,同学们把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图书带到班上来,利用活动课或者语文课时间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和同学交换的书可以在课余时间看,也可以带回家里看,直到下周星期一再把书还给本人,又一次交换书的时间到了,自己可以新带一本书,也可以重复用上周那本书再次和同学进行交换。周而复始,流动图书室就这样简单有序地进行着。
书的来源主要是孩子们自备。有的是家里现有的,大多是孩子们各自喜爱的书籍;有的是老师要求备用的:我利用春节孩子们手上有压岁钱,要求他们买书看。上个寒假必读《感悟父爱》和《感悟母爱》,然后还要再从以下目录中,至少买两本书在假期阅读,每读一本,孩子们要勾画出好词佳句或在旁边写上体会。推荐书籍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熟读名言300句》、《居里夫人》、《鲁宾迅漂流记》、《台湾儿童诗精选》、《爱的教育》、《三剑客》、《会飞的教室》 、《童年》、《中外探险故事》、《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哈利波特》。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要求孩子们利用假期把四大名著都看过了,读书笔记、勾画圈注也做了。中低段更多的推荐孩子们从童话、神话、成语故事,以及科普读物中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主要情节,读书时要边读边思考,更要注意爱护别人的书籍,做到不撕页、不卷角、不涂抹、不乱折乱卷。我相信:孩子们在阅读中已经潜移默化学到了不少知识啦!
从以前图书角过渡到流动图书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阅读平台,无需老师和学生管理,方便,快捷,不用千里迢迢跑到图书馆去借书或者到书店去购书,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量和阅读兴趣。我也常常把自己的书带到班上来,比如有《中国地理快读》、《汶川大地震 精神永存》、《无畏的希望》、《人类神秘现象全破译》、《神秘百慕大》等等书籍,主动发给上课发言积极的孩子;学习有进步的孩子;上周表现突出的孩子......这些孩子高高地举起手,老师点名让他到讲台上来拿书的自豪感不言而喻,同时也提醒全班同学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才让老师在众多学生中记住了他,偶尔我也和部分孩子交换图书阅读,从而拉近了和学生彼此间的距离。
我目前班上有56人,如果说每个孩子每一学期买一本有价值的书参与到活动中来,就可以在本期看接近20本书,既让孩子们不用花更多的钱就能学到课外更多的知识,也在阅读中收获了愉悦的心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多正面影响。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如果周一老师一时忘记了开展流动图书的借阅,无论班上优秀的还是不大爱学习的孩子都会向老师主动提出:“张老师,我们还没有交换图书”。每当这个时候,我从他们渴望的眼神中看到了流动图书室带来的魅力,也给我进一步办好班级流动图书室带来了莫大的信心。
三、孩子的字里行间书写着班级流动图书室带来的快乐
下面是本班学生赵倩写的一篇《有感班级流动图书室》的文章,从中感受到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快乐与激情。
流动图书,知识的旅行
李 英
我们的’宝贝”是借来的,借阅的时间为一星期。七天的时间不多也不少,既不会看不完书,也不会看不过瘾。而同学们也因此文静了一些,下课啊,都会看到同学们读书的身影,教室静了,同学们陶冶在这书香中,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开展了这个活动,大家都收获了许多。后来,我们的张老师也不肯再当“主持人”、“观众”,也加入了“流动图书室”的行列之中。她带来了自己珍藏的有益的书,与同学们交换。同学们也多了个选择,都十分乐意与张老师换书看。这一来,师生之间也更亲近得像朋友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在“流动图书室”的活动中,领悟到了读书的乐趣,知道了不了解的知识,扩大了读书空间,进步了许多,知识面广了,视野宽了,这是“流动图书室”好处之一——获知。…………
四、积淀办班级流动图书室的经验,继续让孩子们在书海中遨游
小学阶段是人的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们徜徉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阅读一定量的经典名著,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汇集大量的语言和思想资源,这些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读万卷书才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使自己先成为一个热情的读者,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这样才有能力指导学生,为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的拓展保驾护航。
班级活动图书室的开展,培养了孩子们爱书,爱读书的好习惯,他们对班级流动图书室的青睐给予了我把它办得更好的动力,我将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并不断推广,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历程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宁夏灵武教育信息网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指导方法》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阅读便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据统计当前各种信息约有85%来源于图书文献,这足以表明阅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文人也曾对阅读的价值给予一定的肯定: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外活动教学时应把课外阅读列为主要内容之一,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知识的补充和延伸。要加强小学生语文课外知识的积累,就必须首先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其次,想方设法利用有限的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二、与书为友,和孩子同读,伴孩子成长
我通过办班级图书角,让孩子们从课外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早期的图书角需要收集图书,统一登记,再找专人负责,借书、还书得做详细记载,这样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老师也感觉仿佛多了许多事。加之学生借了书很久后会忘记还,而且弄丢弄烂现象比较严重。后来我绞尽脑汁想到了既方便又简洁的方法——办班级活动图书室。每到星期一,同学们把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图书带到班上来,利用活动课或者语文课时间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和同学交换的书可以在课余时间看,也可以带回家里看,直到下周星期一再把书还给本人,又一次交换书的时间到了,自己可以新带一本书,也可以重复用上周那本书再次和同学进行交换。周而复始,流动图书室就这样简单有序地进行着。
书的来源主要是孩子们自备。有的是家里现有的,大多是孩子们各自喜爱的书籍;有的是老师要求备用的:我利用春节孩子们手上有压岁钱,要求他们买书看。上个寒假必读《感悟父爱》和《感悟母爱》,然后还要再从以下目录中,至少买两本书在假期阅读,每读一本,孩子们要勾画出好词佳句或在旁边写上体会。推荐书籍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熟读名言300句》、《居里夫人》、《鲁宾迅漂流记》、《台湾儿童诗精选》、《爱的教育》、《三剑客》、《会飞的教室》 、《童年》、《中外探险故事》、《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哈利波特》。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要求孩子们利用假期把四大名著都看过了,读书笔记、勾画圈注也做了。中低段更多的推荐孩子们从童话、神话、成语故事,以及科普读物中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主要情节,读书时要边读边思考,更要注意爱护别人的书籍,做到不撕页、不卷角、不涂抹、不乱折乱卷。我相信:孩子们在阅读中已经潜移默化学到了不少知识啦!
从以前图书角过渡到流动图书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阅读平台,无需老师和学生管理,方便,快捷,不用千里迢迢跑到图书馆去借书或者到书店去购书,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量和阅读兴趣。我也常常把自己的书带到班上来,比如有《中国地理快读》、《汶川大地震 精神永存》、《无畏的希望》、《人类神秘现象全破译》、《神秘百慕大》等等书籍,主动发给上课发言积极的孩子;学习有进步的孩子;上周表现突出的孩子......这些孩子高高地举起手,老师点名让他到讲台上来拿书的自豪感不言而喻,同时也提醒全班同学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才让老师在众多学生中记住了他,偶尔我也和部分孩子交换图书阅读,从而拉近了和学生彼此间的距离。
我目前班上有56人,如果说每个孩子每一学期买一本有价值的书参与到活动中来,就可以在本期看接近20本书,既让孩子们不用花更多的钱就能学到课外更多的知识,也在阅读中收获了愉悦的心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多正面影响。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如果周一老师一时忘记了开展流动图书的借阅,无论班上优秀的还是不大爱学习的孩子都会向老师主动提出:“张老师,我们还没有交换图书”。每当这个时候,我从他们渴望的眼神中看到了流动图书室带来的魅力,也给我进一步办好班级流动图书室带来了莫大的信心。
三、孩子的字里行间书写着班级流动图书室带来的快乐
下面是本班学生赵倩写的一篇《有感班级流动图书室》的文章,从中感受到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快乐与激情。
流动图书,知识的旅行
李 英
我们的’宝贝”是借来的,借阅的时间为一星期。七天的时间不多也不少,既不会看不完书,也不会看不过瘾。而同学们也因此文静了一些,下课啊,都会看到同学们读书的身影,教室静了,同学们陶冶在这书香中,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开展了这个活动,大家都收获了许多。后来,我们的张老师也不肯再当“主持人”、“观众”,也加入了“流动图书室”的行列之中。她带来了自己珍藏的有益的书,与同学们交换。同学们也多了个选择,都十分乐意与张老师换书看。这一来,师生之间也更亲近得像朋友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在“流动图书室”的活动中,领悟到了读书的乐趣,知道了不了解的知识,扩大了读书空间,进步了许多,知识面广了,视野宽了,这是“流动图书室”好处之一——获知。…………
四、积淀办班级流动图书室的经验,继续让孩子们在书海中遨游
小学阶段是人的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们徜徉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阅读一定量的经典名著,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汇集大量的语言和思想资源,这些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读万卷书才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使自己先成为一个热情的读者,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这样才有能力指导学生,为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的拓展保驾护航。
班级活动图书室的开展,培养了孩子们爱书,爱读书的好习惯,他们对班级流动图书室的青睐给予了我把它办得更好的动力,我将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并不断推广,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历程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宁夏灵武教育信息网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指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