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作者】 车富明

【机构】 新疆和硕县第五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体育新课程中说明学生是体育课的主体,所以体育教学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体育兴趣和爱好
  兴趣爱好是一种先天性的情绪。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引起并支配着他的感觉和活动,并能起到感觉和体育运动之间的协调以及运动技能的发展。而快乐作为一种基本情绪,快乐是人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让小学生参加游戏和学习以引起他上体育课的快乐,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那么如何激发兴趣、培养爱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呢?
  1、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1.1 体育教学要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特点
  小学体育教学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小学生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小学生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学生的心理特征,按照学生的需求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1.2 体育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适当安排
  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兴趣化安排,可以给小学生带来情绪上的满足,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喜新厌旧,厌烦过多的重复的单一的练习。因此,课堂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运动疲劳的推迟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因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单一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漂亮的动作示范,课堂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1.3体育教学内容要安排游戏、竞赛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平时体育教学中要很好地运用游戏这个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作用,这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及体育竞赛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内容之一。所以在教学中要适当地采用游戏或竞赛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内容,课的高潮部分采用竞赛内容,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更有利于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1.3.1 安排适当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不同之处甚多,其区别主要在于,室外课较多,学生活动情况明显,对此,教师教学时应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身体特点,对学生的活动做好安排,尤其是针对学生活泼好动、可塑性极强的这些特点教师应准备好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游戏,使学生能在游戏中既学到技能、技巧,锻炼了身体,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培养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
  1.3.2 安排适当的竞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求知欲极强,表现欲很高”,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形式手段,使学生们充分地展示自己的闪光点。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教师就应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展现自己闪光点机会,这就需要举行有意义的比赛,学生在比赛中展现了自己不同的闪光点,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同学,但在某个特定的比赛项目中他是佼佼者,这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教师加以适当引导,相信其兴趣肯定会与日俱增。
当然,对于竞赛的组织、运作,教师必须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基础上进行,以便于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并发挥自己的潜能。
  2、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爱好
  2.1 创设情境,师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缩短心里距离,形成最佳情绪状态。
  情境教学可以拉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之间的距离,促使其以最优的情绪主动投入、参与、获得。创设愉悦的情境环境,可以让教师更好的用期待的目光看待每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身上感受这种期待,这种力量,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每个活动,倾听他们的心声,一起探讨课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们在课堂中和教师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2.2 让学生合理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获得快乐的情绪。
  学习目标定的太高,自己很努力也无法达到,而太底则不用努力也能达到。这都不利于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获得快乐的情绪。因此,合理的选择教学目标很关键,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一个系统的教学目标,让不同能力、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在此目标系统中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学习目标。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获得快乐的情绪。通过这样的循序渐进,学生会逐步达到各个要求。从而在每个阶段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3 教师积极容入教学中去。
  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但教师更应严于律已,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已必须首先严格地做到,如教师不能认真的做好所教动作,积极的参与每项活动。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师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不良的情绪及看法。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是关键之所在。为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地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我们有理由想信我们的学生会健康地成长。但是,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是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所以要根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切勿为兴趣而兴趣,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全艳.影响我校学生体育选项课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02).
  [2]杜春杰.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J]滨洲师专学报,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