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家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式
【作者】 孙明荣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家访工作是学校教育向社区教育延伸的有效途径。通过家访,不但有利于协调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能针对个性各异的学生采取特殊的教育。通过家访,可以介绍正确的育才观,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力所能及地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
关键词:目的;计划;策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只有走进学生的家庭,才能走近孩子的心灵,爱每一个学生,不要轻言放弃,即使她身上长满了缺点,可只要有爱的雨露,就有那花满枝头的春天。家访是班主任沟通家长并深入了解学生的重要方式,也是班主任倾听家长对自己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最有效的方式。优秀的班主任更把家访看做是引导培养学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家访,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慎重家访,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
一、要目的明确,不要面面俱到。
家访目的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通过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教育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在人的动力系统中,需要是最根本的最基础的动力源泉,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应该说,所有学生都希望老师和家长夸赞自己,更喜欢老师在家长面前表扬自己。因此,家访工作中,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绝不能向家长告状,也不能让学生难堪。
1.把班级学生分为优秀生、特长生和落后生三个层次。在家访之前要先熟悉每一名学生,了解他们在校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人际交往、体育活动、兴趣爱好等等。对优秀生要找出其不足,勉励提高;对特长生要分析其优点,鼓励进步;对落后生要发掘其闪光点,给予信心。
2.要注意控制时间。不能走过场,简单地说几句话就匆匆结束,也不要婆婆妈妈,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最好控制在一节课的时间。
3.要坦诚实在,公私分明。学生家长从事着各种各业的工作,家访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私分明,不能附带私事,否则显得家访动机不良,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反之,如果家访中不提私事,并能婉拒家长的盛情,则更显出上门家访的诚意,更好地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二、要计划周详,不要临时决定。
家访和“讲课”一样,要想家访成功,班主任要备好“家访课”,做出周详的计划。家访要收到怎样的效果?家访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家访的语言要准备哪些?与家长怎样交流才能让他(她)听了高兴?怎样做就能达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1.须提前预约。家访前,必须与家长约定好时间。如果盲目家访,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也会影响家访的情绪。
2.时间的选择。家访的最佳时间是双休日、节假日。这样能保证家长和学生都在场,创设和谐的家访氛围。
3.内容和方法。家访的内容多种多样,比如,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及在家的思想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征求家长对自己和学校的建议等。家访的方法要因人而宜,要树立平等意识,注重互动,考虑谈话方式,把握讲话分寸,努力寻找共同的话题。
4.分层次进行。家访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分出轻重缓急。双休日最好家访落后生,寒假暑假最好家访优秀生和特长生,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居住的区域。
5.要创新形式。班主任除了登门家访外,还可以通过电话家访、QQ家访、作业家访等,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三、要讲求策略,不要流于形式。
通过家访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丰富多采内心世界,有利于教育教学。因此,为了提高家访工作的实效,不让家访流于形式,在家访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讲求策略。
1.家访前,先创设特别的情境,让学生“申请家访”,再要求学生说明家访的理由,接着让学生为班主任的家访准备材料(包括时间、地点、话语等)。
2.家访时,班主任的谈话语言特别重要。首先,谈话语言要柔和委婉,有激励性,这样才会和家长产生语言共鸣;其次,谈话不能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想说啥就说啥,要按照自己准备好的谈话内容,务必突出重点,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不随意更改话题,更不谈无关话题。
3.家访后,要做好家访记录,包括家访时间、地点、目的、内容、心得等。同时要建立班主任家访档案,包括家访计划、家访登记表、家访记录、家访照片、家访总结等。
总之,家访是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的家访,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孙明荣,男,山东胶南人,高级讲师,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目的;计划;策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只有走进学生的家庭,才能走近孩子的心灵,爱每一个学生,不要轻言放弃,即使她身上长满了缺点,可只要有爱的雨露,就有那花满枝头的春天。家访是班主任沟通家长并深入了解学生的重要方式,也是班主任倾听家长对自己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最有效的方式。优秀的班主任更把家访看做是引导培养学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家访,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慎重家访,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
一、要目的明确,不要面面俱到。
家访目的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通过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教育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在人的动力系统中,需要是最根本的最基础的动力源泉,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应该说,所有学生都希望老师和家长夸赞自己,更喜欢老师在家长面前表扬自己。因此,家访工作中,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绝不能向家长告状,也不能让学生难堪。
1.把班级学生分为优秀生、特长生和落后生三个层次。在家访之前要先熟悉每一名学生,了解他们在校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人际交往、体育活动、兴趣爱好等等。对优秀生要找出其不足,勉励提高;对特长生要分析其优点,鼓励进步;对落后生要发掘其闪光点,给予信心。
2.要注意控制时间。不能走过场,简单地说几句话就匆匆结束,也不要婆婆妈妈,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最好控制在一节课的时间。
3.要坦诚实在,公私分明。学生家长从事着各种各业的工作,家访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私分明,不能附带私事,否则显得家访动机不良,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反之,如果家访中不提私事,并能婉拒家长的盛情,则更显出上门家访的诚意,更好地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二、要计划周详,不要临时决定。
家访和“讲课”一样,要想家访成功,班主任要备好“家访课”,做出周详的计划。家访要收到怎样的效果?家访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家访的语言要准备哪些?与家长怎样交流才能让他(她)听了高兴?怎样做就能达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1.须提前预约。家访前,必须与家长约定好时间。如果盲目家访,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也会影响家访的情绪。
2.时间的选择。家访的最佳时间是双休日、节假日。这样能保证家长和学生都在场,创设和谐的家访氛围。
3.内容和方法。家访的内容多种多样,比如,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及在家的思想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征求家长对自己和学校的建议等。家访的方法要因人而宜,要树立平等意识,注重互动,考虑谈话方式,把握讲话分寸,努力寻找共同的话题。
4.分层次进行。家访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分出轻重缓急。双休日最好家访落后生,寒假暑假最好家访优秀生和特长生,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居住的区域。
5.要创新形式。班主任除了登门家访外,还可以通过电话家访、QQ家访、作业家访等,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三、要讲求策略,不要流于形式。
通过家访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丰富多采内心世界,有利于教育教学。因此,为了提高家访工作的实效,不让家访流于形式,在家访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讲求策略。
1.家访前,先创设特别的情境,让学生“申请家访”,再要求学生说明家访的理由,接着让学生为班主任的家访准备材料(包括时间、地点、话语等)。
2.家访时,班主任的谈话语言特别重要。首先,谈话语言要柔和委婉,有激励性,这样才会和家长产生语言共鸣;其次,谈话不能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想说啥就说啥,要按照自己准备好的谈话内容,务必突出重点,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不随意更改话题,更不谈无关话题。
3.家访后,要做好家访记录,包括家访时间、地点、目的、内容、心得等。同时要建立班主任家访档案,包括家访计划、家访登记表、家访记录、家访照片、家访总结等。
总之,家访是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的家访,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孙明荣,男,山东胶南人,高级讲师,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