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发挥集体备课优势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作者】 李 静 蒋 萍 李俊红 雷冬玉 魏媛媛 吴桂霞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集体备课以教师间信息交流与合作为基础,最终凝结为集体智慧,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探究能力及整体素质的提升,也是帮助高校青年教师快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集体备课;教学方法;青年教师;
  集体备课是以教研室为单位,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的系列活动,以集体智慧共同解决教学实践中诸多问题为目的的备课形式,在高校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也备受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欢迎。对于帮助青年教师快速进入教师角色,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升教学技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虽具有较高的学历,专业知识扎实,但多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1]。因此,青年教师中会出现将备课简单视为写教案,或是熟悉教材补充材料的现象,并常使青年教师的教学陷入孤立无助、独自判断的境地,令青年教师感到教师职业是“孤独的”。对此,缺乏经验、教学自主能力欠佳的青年教师迫切需要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技能方面的系统学习。集体备课则因汇聚集体力量,分享教师作为独立个体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够切实全面提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为青年教师发展与成才提供良好的平台。
  集体备课对青年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促进培育教师情感素质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重视培训教师专业技能,更要强调培育教师的情感素质。正所谓,教师首先应是情感饱满和对教育充满激情的人。教师对学生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自身具备健康积极的情感素质才能实现教书育人,才能帮助学生情感健康发展。这一点在德艺双馨的教学名师身上更是体现得尤为显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流露的情感状态,如对工作的无限投入与热爱、对学生的呵护与鼓励等,都对青年教师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集体备课中,教师间通过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能够体现教师的成长过程,其本身就是培养教师情感素质的生动例证。从中,我们一方面能够增强个人的职业认同感,进而增进职业内在动力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至工作中;另一方面,我们能够认识学生情感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情感发展特征,学习如何辨识学生的情感反应、如何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以及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等,为提升教师情感素质奠定基础。因此,集体备课是提升青年教师情感素质的重要土壤。
  二、促进培养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1]。青年教师虽然对教学工作积极热情,并具有较高的学历及扎实专业知识,但因任教时间短而普遍缺乏教学经验,把握课堂教学欠充分,以及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处理欠佳,而容易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并影响自身职业发展。集体备课为青年教师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它以集体合作为基础,通过吃透教材,充分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程序,切实分析学生认知能力与学习情况等系列活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青年教师在认真完成集体备课过程中,通过分享集体智慧,有助于其教学方法的快速改进和自身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发展公式为“成长=经验+反思”。处于专业成长和发展中的青年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既是帮助他人发展又是促进自我发展的主体,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转化者[2]。集体备课中,青年教师学习的对象是每一位教师,学习的内容是既具体又丰富的教学案例,十分有利于新教师迅速掌握教学规律、学习教学经验、建构自己的专业角色。
  教师集体备课充分体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有效地发挥了群体的优势互补的作用,并能够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青年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能够认识对学生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充分分析学生在培养理解能力时遇到的问题,这一点直接决定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基于学情,实现区别基本概念,简化和澄清复杂论题,作出正确描述或者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优化教学设计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常存在学生缺乏概念的深入理解,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等现象,而很难将知识与病例相联系,更无法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此我们应当关注学生受到的教育是否对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方式产生了积极、持久且具有实质性的影响。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讲解,如叙述性内容要条理清楚;分析性内容要逻辑严密;验证性内容要旁证博引;抽象性内容多调动图表,使之具体化,难点是学生不易掌握、理解的内容,可采用类比、对比等方法,借已知来理解未知以解开难点[4]。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应当避免将集体备课中大家的各种教学方法简单地与自身结合,否则就如同仅采用荷兰画家伦勃朗的笔法就想复制他的天赋。因此在集体备课中,我们要以“主人”的身份积极准备并准确发言,在交流探讨中努力发现自己的天赋,主动出击完善自我,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作用巨大,影响深远,但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教学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备课的熏陶,笔者认为,集体备课的方式还可以进一步的改善,如参与教师可扩大范围,即邀请相关专业的教师,甚至其他高校同行教师共同参与集体备课。例如中药学专业开设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可以由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及药理学等专业教师一起参加集体备课,分析该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储备情况,讨论重难点及教法、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集体备课中,将课程网站平台收集获得的各班级学生发帖进行分析讨论,并特别关注学生知识理解情况,作出总结,全面了解学生各阶段思维发展状况,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环节,进而使青年教师深切体会到如何从学生出发指导教学,切实实现备学情,以学定教,以学促教。
  参考文献:
  [1] 陶宁, 姜光明, 兰卫. 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途径[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4(12): 1442-1443.
  [2] 张东, 李森.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困境与应然向度[J]. 教师教育研究, 2011, 23(5): 37-42.
  [3] 付华, 文继舫. 病理学教师集体备课的内涵和意义[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5):58-59.
  [4] 刘漪. 和青年教师谈如何做好生理学课堂讲授[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0, 23(2): 183-184.
  基金项目: 新疆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项目(YG2013020)
  作者简介:李静,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医科大学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生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吴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