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刍议如何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 战永辉 田秀荣

【机构】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学生的心灵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种下一粒健康的种子,就会长出一棵参天大树。每个小学生的心灵世界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和理想追求。在众多教师中,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就是班主任,因而,他们能发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方面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等,而这些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班主任在做好人类文化的传递者的同时,还应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那么,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优化班级环境,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除受制于先天因素外,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能起到引发、导向和定向的作用,因此,优化班级的种种环境,能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优化班级人际环境
  在学校生活中,人际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关系。有资料表明,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与教师、同学相处的时间是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没有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没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爱护、宽容和理解,班主任工作便难见成效,更不用说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因此,我在工作中针对某些学生不合群的问题,开展合作性活动,多组织集体活动。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使学生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2.优化班级心理环境
  学校培养人,不仅要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对处在性格初步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在班级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尤为重要。我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焦虑、情绪不稳、心理不平衡、偏执敌对等心理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教学生如何进行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我先后在班级中开展了如下几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让每个学生和自信做朋友
  每天上课时,我都会对学生说:“你们真的很棒!老师特别喜欢给你们上课!”渐渐地,课堂上举手的人多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通过鼓励,也渐渐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微笑
  每天早上来到学校,我会在教室里迎接学生们的到来。学生们会主动地问声“老师好!”,我也会对学生微笑。学生在我的影响下,也学会了主动对教师、同学微笑。慢慢地,学生们变得更活泼开朗、乐观向上了。
  3.优化班级文化环境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处不在的,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我经常对学生们说:“你们除了在家里,其他时候大多在班级里学习,班级教室就是你们的第二个家,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我们这个教室。”在我们班学生进入现在这个班级教室之初,我就带领着学生布置教室。在学生们和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教室成了一个温馨的、充满诗意的家。学生们在这个家里学习,感受到的是快乐和幸福。
  二、调动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育活动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必须为情感的碰撞、交汇提供足够的能量,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景中。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班主任等于打开了学生的心门,激发了学生心中健康向上的意志,从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学校发动了“献爱心捐款”活动。在这次“献爱心”活动中,我班平时的一些“小捣蛋”都慷慨地伸出了援助之手。抓住这个时机,我谈了爱的含义,谈到了什么叫高尚,使学生们从奉献中感受到精神的愉悦。通过“以情动人、以情导行”,学生处在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中,促进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成功激励,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学生的心敏感而脆弱,尤其是学困生,他们经历了太多的失败,表现出自卑、胆怯、焦虑等心理问题,他们需要鼓励和支持。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利用一切机会,让他们及时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增进心理健康。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细心观察,一旦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大力表扬,对学生进行成功激励,让其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化解自己的心理症结。例如:当成绩不是很优异的同学手抄报出得很好时,我会在班上展示他的作品,并让学生们都向他学习;喜爱跑步的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中获得了好的名次,我就把他评为“体育之星”,他特别自豪;一次语文课上,学生学习用“不仅……而且……”写句子时,班上平时发言很少的小雨举起了小手,我连忙请她起来回答,她说的句子是“老师不仅长得很好看,而且知识很丰富。”听了这句话,我既惊喜又感动,我对全班学生说:“首先我要感谢小雨同学对我的赞美;其次,我觉得她这句话说得很好,能正确地运用‘不仅……而且……’这组词说句子,并且能大胆地表达出来,大家要向她学习。”当时,我观察到小雨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从这以后,小雨上课发言明显积极多了。就是在这样一件件的小事、一个个的活动中,我给每位学生创造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尽量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开辟渠道,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变化之中,对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多种冲突不善于处理,心理和行为容易失控。因此,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辟教育渠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保健能力非常重要。
  1.开展好心理辅导,多与学生谈心,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咨询活动。
  2.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
  3.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4.加强家校联系,全面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回味班主任工作,我心中感慨万分。今天这个社会和时代,学生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传递者,还需要能走进他们心灵、呵护他们快乐成长的“教师心理专家”,为他们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学生时代感受到成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