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强化基础 突出方法 体验探究 关注社会——由物理高考题想到的
【作者】 黄巧玲
【机构】 新疆阿克苏市第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关键词:高考试题 物理课程 三维目标
普通高考是对高中学生高中三年学业的一次总结,以这次成绩为依据,国家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分配进与其自身能力和素质匹配的学府,并被最终培训为能够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虽然高考存在许多问题,但是高考依然是一种相对公正、公正、准确的人才选拔形式,是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所以研究高考也是中学教师的必修课,而研究高考物理题则是本人的专业学科。
一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强调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应用
通过对高考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题重视基础,紧扣教材。注重对学生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而是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试题通过从身边的生活事例中提出问题,在现实情境中加以表述,要求用相关知识解答,诠释生活现象。
例1.(2012浙江卷17)功率为10w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的亮度与功率为60W的白炽灯相当。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6年前普通白炽灯应被淘汰。假设每户家庭有2只60W的白炽灯,均用10W的LED灯替代。估算出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 )
A.8×108KW·h B. 8×1010KW·h C. 8×1011KW·h D. 8×1013KW·h
试题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将所要考查的知识融于具体的活动情境中。通过对“白炽灯和LED灯的比较”,用准确的科学语言将它们的作用和特点叙述出来,这也是培养科学素质的需要。
问题取材于学生实验和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问题,也是学生不够注意或混淆不清的问题。这类问题不是考查知识和技能的机械记忆和套用,而是考查运用知识和技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实际意义。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身边处处有物理,充分体验物理有趣、有用。可以说试题对教学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近几年试卷命题,始终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努力将能力立意的思想落实到试题中,突出新的情境下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读图、识图,利用图表数据处理问题,从图像中提取信息,正确分析新情景下的问题。真正做到以能力立意指导高考复习。
例2.(2013浙江卷16)与通常观察
到的月全食不同,小虎同学在2012年
12月10日晚观看月全食时,看到整个
月亮是暗红的。小虎画了月全食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地球上有人用红色激光照射月球
B.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
C.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
D.太阳光中的红光在月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
上述问题选材于学生熟悉的常见现象,我校与杭州高级中学联合建立的远程控制天文台,师生观察过好几次“红月亮”天文现象。试题情景新颖,需要学生结合所用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考查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 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突出对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感悟
理综物理试题强调要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强化学生对过程、概念、规律及方法的理解与内化。学生只有深刻领会科学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才能切实领会科学概念的内涵,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探究题的设计,注重体现了对科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探究能力以及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重视实验,突出过程方法是物理实验命题的重点。试卷强调对各项实验技能的考查,力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常规实验器材,重视用开放性设计实验和科学探究,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着重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灵活、贴切的全面考查。
例3.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利用如图(a)所示电路,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待测电源,电阻箱R(最大阻值
999.9 Ω),电阻R0(阻值为3.0 Ω),
电阻R1(阻值为3.0 Ω),电流表A
(量程为200 mA,内阻为RA=6.0 Ω),开关S.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
②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值箱相应的阻值R;
③以■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作 ■-R图线(用直线拟合);
④求出直线的斜率k和在纵轴上的截距b.
回答下列问题:(图b.图c略)
(1)分别用E和r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与R的关系式为________.
(2)实验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电阻R=3.0 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读出数据,完成下表.答: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在图(c)的坐标纸上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作图,根据图线求得斜率k=________A-1Ω-1,截距b=________A-1.
(4)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本题以学生熟悉的“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为命题切入点,来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着重物理实验过程和操作环节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一是考查学生根据探究需要,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结合题给条件推导出电流I和电阻R的函数关系;二是考察学生对电表的读数能力;三是能够清晰的把握实验关键操作步骤,要求根据“图表中的实验数据,”对操作中出现的实验数据加以分析和判断。四是根据图像关系分析与论证环节的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
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高考历来将实验技能的考查作为重点,通常高考实验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基本实验的知识、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检测,力图避免学生“背实验”和在黑板上做实验的倾向,强调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三 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加强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物理》课程标准中,倡导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伦理问题的认识,渗透安全意识、生命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注重引导“情感、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联系起来,进一步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注意渗透科学态度,切实发挥试题的人文特征和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近年来命题者以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关注“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科学态度。
在理综物理试卷中,试题的取材内容特别重视联系科技成果,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涉及有关科技、生产、自然的重大事件、典型事例、环境问题等有关现象,如磁悬浮列车、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交通规则、新型高分子材料、高新技术的发明与设计、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环境问题等,这类试题要求学生能灵活利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运用科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在《物理》课程中加强科学、技术和社会(即STS)相联系,使学生增进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以及用正确的价值观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不难发现,命题者十分关注热点问题,近几年高考试题在透视社会热点等方面做了大胆尝试。
例4.(2013全国新课标I)、2 012年6月18 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官一号目标发生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本题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为背景命题。
从神舟飞船成功发射以后,几乎每年的高考试卷中都有以“神舟飞船”为情景的题目。类似这样结合时事材料编制题目的例子很多,2011年重庆卷16题以日本福岛“核泄露”为背景命题、2013重庆卷19题以 “辽宁”号航空母舰的成功研制为背景命题、2013四川卷23题以交通法规为背景命题。一些国人关心的事件,都可以作为背景材料命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
近几年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如三峡水利工程;2008北京奥运会;系列神舟宇宙飞船发射;嫦娥一号、二号成功发射;全球核安全和核保护问题等等。命题者以这些热点为背景,给出的问题描述真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这类问题立意境界高,既考查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又让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对于公民道德教育也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
无论教材如何改革,学科的知识结构是基本不变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几年的高考理综都十分重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命题者从《课程标准》出发,依据课本,紧扣考纲,匠心独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的社会问题,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统一。
纵观历年高考各省的理综物理试题,可以看出国家制定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就是命题的依据所在,在高中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课程标准的达成,高考时取得理想成绩也就顺理成章。
参考文献:
《2011、2012、2013、2014年理综考试说明》
《2009~2014年各地高考理综试卷》
《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考是对高中学生高中三年学业的一次总结,以这次成绩为依据,国家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分配进与其自身能力和素质匹配的学府,并被最终培训为能够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虽然高考存在许多问题,但是高考依然是一种相对公正、公正、准确的人才选拔形式,是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所以研究高考也是中学教师的必修课,而研究高考物理题则是本人的专业学科。
一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强调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应用
通过对高考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题重视基础,紧扣教材。注重对学生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而是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试题通过从身边的生活事例中提出问题,在现实情境中加以表述,要求用相关知识解答,诠释生活现象。
例1.(2012浙江卷17)功率为10w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的亮度与功率为60W的白炽灯相当。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6年前普通白炽灯应被淘汰。假设每户家庭有2只60W的白炽灯,均用10W的LED灯替代。估算出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 )
A.8×108KW·h B. 8×1010KW·h C. 8×1011KW·h D. 8×1013KW·h
试题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将所要考查的知识融于具体的活动情境中。通过对“白炽灯和LED灯的比较”,用准确的科学语言将它们的作用和特点叙述出来,这也是培养科学素质的需要。
问题取材于学生实验和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问题,也是学生不够注意或混淆不清的问题。这类问题不是考查知识和技能的机械记忆和套用,而是考查运用知识和技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实际意义。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身边处处有物理,充分体验物理有趣、有用。可以说试题对教学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近几年试卷命题,始终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努力将能力立意的思想落实到试题中,突出新的情境下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读图、识图,利用图表数据处理问题,从图像中提取信息,正确分析新情景下的问题。真正做到以能力立意指导高考复习。
例2.(2013浙江卷16)与通常观察
到的月全食不同,小虎同学在2012年
12月10日晚观看月全食时,看到整个
月亮是暗红的。小虎画了月全食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地球上有人用红色激光照射月球
B.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
C.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
D.太阳光中的红光在月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
上述问题选材于学生熟悉的常见现象,我校与杭州高级中学联合建立的远程控制天文台,师生观察过好几次“红月亮”天文现象。试题情景新颖,需要学生结合所用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考查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 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突出对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感悟
理综物理试题强调要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强化学生对过程、概念、规律及方法的理解与内化。学生只有深刻领会科学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才能切实领会科学概念的内涵,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探究题的设计,注重体现了对科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探究能力以及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重视实验,突出过程方法是物理实验命题的重点。试卷强调对各项实验技能的考查,力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常规实验器材,重视用开放性设计实验和科学探究,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着重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灵活、贴切的全面考查。
例3.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利用如图(a)所示电路,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待测电源,电阻箱R(最大阻值
999.9 Ω),电阻R0(阻值为3.0 Ω),
电阻R1(阻值为3.0 Ω),电流表A
(量程为200 mA,内阻为RA=6.0 Ω),开关S.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
②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值箱相应的阻值R;
③以■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作 ■-R图线(用直线拟合);
④求出直线的斜率k和在纵轴上的截距b.
回答下列问题:(图b.图c略)
(1)分别用E和r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与R的关系式为________.
(2)实验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电阻R=3.0 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读出数据,完成下表.答: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在图(c)的坐标纸上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作图,根据图线求得斜率k=________A-1Ω-1,截距b=________A-1.
(4)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本题以学生熟悉的“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为命题切入点,来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着重物理实验过程和操作环节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一是考查学生根据探究需要,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结合题给条件推导出电流I和电阻R的函数关系;二是考察学生对电表的读数能力;三是能够清晰的把握实验关键操作步骤,要求根据“图表中的实验数据,”对操作中出现的实验数据加以分析和判断。四是根据图像关系分析与论证环节的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
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高考历来将实验技能的考查作为重点,通常高考实验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基本实验的知识、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检测,力图避免学生“背实验”和在黑板上做实验的倾向,强调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三 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加强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物理》课程标准中,倡导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伦理问题的认识,渗透安全意识、生命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注重引导“情感、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联系起来,进一步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注意渗透科学态度,切实发挥试题的人文特征和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近年来命题者以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关注“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科学态度。
在理综物理试卷中,试题的取材内容特别重视联系科技成果,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涉及有关科技、生产、自然的重大事件、典型事例、环境问题等有关现象,如磁悬浮列车、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交通规则、新型高分子材料、高新技术的发明与设计、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环境问题等,这类试题要求学生能灵活利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运用科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在《物理》课程中加强科学、技术和社会(即STS)相联系,使学生增进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以及用正确的价值观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不难发现,命题者十分关注热点问题,近几年高考试题在透视社会热点等方面做了大胆尝试。
例4.(2013全国新课标I)、2 012年6月18 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官一号目标发生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本题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为背景命题。
从神舟飞船成功发射以后,几乎每年的高考试卷中都有以“神舟飞船”为情景的题目。类似这样结合时事材料编制题目的例子很多,2011年重庆卷16题以日本福岛“核泄露”为背景命题、2013重庆卷19题以 “辽宁”号航空母舰的成功研制为背景命题、2013四川卷23题以交通法规为背景命题。一些国人关心的事件,都可以作为背景材料命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
近几年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如三峡水利工程;2008北京奥运会;系列神舟宇宙飞船发射;嫦娥一号、二号成功发射;全球核安全和核保护问题等等。命题者以这些热点为背景,给出的问题描述真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这类问题立意境界高,既考查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又让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对于公民道德教育也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
无论教材如何改革,学科的知识结构是基本不变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几年的高考理综都十分重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命题者从《课程标准》出发,依据课本,紧扣考纲,匠心独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的社会问题,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统一。
纵观历年高考各省的理综物理试题,可以看出国家制定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就是命题的依据所在,在高中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课程标准的达成,高考时取得理想成绩也就顺理成章。
参考文献:
《2011、2012、2013、2014年理综考试说明》
《2009~2014年各地高考理综试卷》
《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