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日记:写现在进行时
【作者】 彭 锟
【机构】 河南省淮滨县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从二年级上期就开始让学生写日记。我告诉学生,写日记其实挺简单,就是把自己一天中遇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最感兴趣或最有意义的事记下来。可是不善观察的学生却觉得没事可写,日记变成了流水帐。无奈之下,我提醒孩子们:“如果你的确无事可写,也可以写写小物件呀。”这一提醒不要紧,好家伙,削笔器、铅笔、钱包……各式小物件“沓至而来”,竟至于有家长批评自己的孩子说:“我看你把家里的小玩意儿写完了,还写什么!”日记本应记录有趣的生活小事,孩子们却拿小物件充数,写日记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为改变此状,引导学生记录“现在进行时”,写出鲜活的生活日记,我动了一番脑筋。
一、充分发挥优秀日记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孩子身边的榜样,对他们影响会特别大。为此,我经常拿学生的优秀日记做文章,发挥其“榜样”作用。一次,我班的单诗琪写日记详细叙述了她和郑寅钊默契配合,智闪任飞宏的事。这件事就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真实有趣,拿它给孩子们说“事”,肯定有效。我首先把这篇日记有滋有味地读给大家听,孩子们听得很投入,接着我现场采访:“单诗琪,这是真的吗?”她还没来得及回答,参与玩耍的任飞宏张口就说:“真的,真的,还差点把我闪倒了。”“就是的,就是的,我也看到了。”当时旁边的小观众这会儿也忍不住发表意见起来,看到他们新奇、高兴的样子,我趁机引导:“孩子们,这样的日记好不好?”“好!”“看,写好日记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留意,有趣的事会有很多很多…… ”这样的引导让优秀日记产生了“榜样”效应。之后,学生们还真写出了许多快乐玩耍的事,写“现在进行时”的日记渐渐多起来。
二、捕捉学校生活中的有益“信息”及时提示
学生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在课堂上学习、课间玩耍、参加课外活动等,这其间会发生许多的事,这些事都可以成为日记内容,可是学生不会留意,也不知道去留意,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提醒孩子们,教他们获取鲜活的素材。一个星期三的中午,我把循环日记带回家批改,可是吃过午饭,急着上班,匆忙之中,把学生日记本忘在家中了。没办法,我只好安排该当天写的同学把日记写在纸上,然后点拨:“孩子们,老师今天粗心大意,把你们的日记本忘在家中,耽误大家写日记了,你们说,这件事可不可以作为今天日记的内容呢?”只是一句提示的话,可其作用真不小。第二天交上来的日记中,一个同学这样写道:
“今天,该我写日记了,老师说你们把日记写在纸上吧!噢,原来老师粗心大意把同学们的日记本忘在家里了,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小朋友们可不要向老师学习哟。不过,老师偶尔犯一次错误,还是可以原谅的。”
瞧,这是多么生动的日记呀!就是这样一点点的提示,让学生日记水平慢慢提高了。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小”写日记
小学生的日记没有内容可写,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而是他们忽略了生活中诸如吃饭、睡觉、穿衣之类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别小看这些小事,在有心人眼里,那就是“学问。”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写吃饭和睡觉占据了全书的最大篇幅。为了孩子们日记能实实在在地写“现在进行时”我时时提醒我的学生从“小”处写日记,”“小”到一日三餐、“你们今天的早餐、午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小”到穿衣戴帽:“你今天的穿着打扮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你的家人、老师、同学穿戴有什么特别变化吗?”“小”到走路坐车、“今天上学、放学回家路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听到什么”……在我不断引导下,一件件生活小事出现他们笔下:穿衣服、弹琴、吃酒席,读一个故事等等,甚至吃方便面也成了享受生活。我班陈国栋,在一次日记中写道:
今天早上,妈妈给我做了一碗香喷喷的方便面,热气腾腾的方便面端到桌上,我看见里面还有一荷包蛋,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我馋得直流口水,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把方便面吃得干干净净,方便面味道美极了,我真幸福啊!
看,这篇“小”日记是多么的短小精悍。
虽然学生的日记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教师能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引导,立足于日记的“现在进行时”,那么,学生写出的日记一定会特别鲜活有趣,学生的日记水平也一定会渐渐提高。
一、充分发挥优秀日记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孩子身边的榜样,对他们影响会特别大。为此,我经常拿学生的优秀日记做文章,发挥其“榜样”作用。一次,我班的单诗琪写日记详细叙述了她和郑寅钊默契配合,智闪任飞宏的事。这件事就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真实有趣,拿它给孩子们说“事”,肯定有效。我首先把这篇日记有滋有味地读给大家听,孩子们听得很投入,接着我现场采访:“单诗琪,这是真的吗?”她还没来得及回答,参与玩耍的任飞宏张口就说:“真的,真的,还差点把我闪倒了。”“就是的,就是的,我也看到了。”当时旁边的小观众这会儿也忍不住发表意见起来,看到他们新奇、高兴的样子,我趁机引导:“孩子们,这样的日记好不好?”“好!”“看,写好日记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留意,有趣的事会有很多很多…… ”这样的引导让优秀日记产生了“榜样”效应。之后,学生们还真写出了许多快乐玩耍的事,写“现在进行时”的日记渐渐多起来。
二、捕捉学校生活中的有益“信息”及时提示
学生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在课堂上学习、课间玩耍、参加课外活动等,这其间会发生许多的事,这些事都可以成为日记内容,可是学生不会留意,也不知道去留意,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提醒孩子们,教他们获取鲜活的素材。一个星期三的中午,我把循环日记带回家批改,可是吃过午饭,急着上班,匆忙之中,把学生日记本忘在家中了。没办法,我只好安排该当天写的同学把日记写在纸上,然后点拨:“孩子们,老师今天粗心大意,把你们的日记本忘在家中,耽误大家写日记了,你们说,这件事可不可以作为今天日记的内容呢?”只是一句提示的话,可其作用真不小。第二天交上来的日记中,一个同学这样写道:
“今天,该我写日记了,老师说你们把日记写在纸上吧!噢,原来老师粗心大意把同学们的日记本忘在家里了,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小朋友们可不要向老师学习哟。不过,老师偶尔犯一次错误,还是可以原谅的。”
瞧,这是多么生动的日记呀!就是这样一点点的提示,让学生日记水平慢慢提高了。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小”写日记
小学生的日记没有内容可写,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而是他们忽略了生活中诸如吃饭、睡觉、穿衣之类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别小看这些小事,在有心人眼里,那就是“学问。”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写吃饭和睡觉占据了全书的最大篇幅。为了孩子们日记能实实在在地写“现在进行时”我时时提醒我的学生从“小”处写日记,”“小”到一日三餐、“你们今天的早餐、午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小”到穿衣戴帽:“你今天的穿着打扮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你的家人、老师、同学穿戴有什么特别变化吗?”“小”到走路坐车、“今天上学、放学回家路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听到什么”……在我不断引导下,一件件生活小事出现他们笔下:穿衣服、弹琴、吃酒席,读一个故事等等,甚至吃方便面也成了享受生活。我班陈国栋,在一次日记中写道:
今天早上,妈妈给我做了一碗香喷喷的方便面,热气腾腾的方便面端到桌上,我看见里面还有一荷包蛋,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我馋得直流口水,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把方便面吃得干干净净,方便面味道美极了,我真幸福啊!
看,这篇“小”日记是多么的短小精悍。
虽然学生的日记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教师能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引导,立足于日记的“现在进行时”,那么,学生写出的日记一定会特别鲜活有趣,学生的日记水平也一定会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