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我见

【作者】 赵秋喜

【机构】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学区东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极为重要的一环。它能更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全面素质水平,提高对学生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地养成和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综合评价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全面发展
  近几年来,我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本着“淡化学生之间不必要的分数竞争,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展了“小学生素质教育评价工作”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极为重要的一环。它能更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全面素质水平,提高对学生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地养成和成绩的提高。下面是我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一点认识和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发挥综合评价的导向作用。
  学生期末素质综合评价指标的设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校的教育活动与家庭教育均起着导向作用。综合素质评价不只是期末时的一个终结性评价,而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把对学生的评价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分成几个阶段,进行不同阶段的评析,定期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回顾与反思,激励学生自省、自律,明确努力方向。如“帮助困难生,写好帮教随记,”指导着学生的行为;“每周清理房间一次,有简要记录”,在指导学生行为的同时,也指导了家长的行为。“县级以上报刊杂志中发表作品”,这些指导着学校的教育行为,学校需多搞活动,多组织学生参与适当的比赛。其次,导向功能还体现在,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增减项目,修改指标。如:随着现代化教育设备的添置,学校可增设“电脑之星”之类项目,以达到促进学校现代化技术的教育应用;通过增设“创造之星”之类项目,导向教师与学生的小创造、小发明的行为意识,等等。   
  二、发挥综合评价的激励作用。
  1.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扬学生的优点
  综合评价从教师一元化转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本人、同伴、家长等都成为整个评价中的多元主体,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班主任评判的状况。特别发挥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自评中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更懂得了自己的“闪光点”,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引以为骄傲,不断强化,使它成为自己稳定的良好品质。同学互评,包括文化课学习、特长爱好、行为习惯及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方面,在同学之间产生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促使自己进步的基点,找到自己的位置,使教师、家长、社会能够全面了解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2.评价内容的全程性,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如果缺少了中间的培植,最好的开端也只能是遗憾的结局。在学业评价方面,新的综合评价体系改变了单一考察学习成绩的方式,而且要评价学生的意志、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我们所用的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内容更具体、更详细。教师在教学中要细心地去发现学生各方面的优点,坚持不懈地为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使学生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超越他人、战胜自我的愉悦,克服一切困难前进。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学生,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看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能愉悦地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
  3、采用激励性评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个学生,去发现学生各自的优势智能领域,并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将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赋予适当评语,要注入师情,透出爱心,充满期望,使学生看到的是希望,得到的是前进的动力。对其不足要耐心引导,采用婉转、含蓄的方式道出学生的缺点,不损伤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使学生为以后的学习找到努力的方向。
  三、学生素质综合评定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1、人力的消耗比评选制度大得多。对于人力问题,我们采用了让学生参与来解决。学生本身就是我们教育的对象,让其参与其中,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切实让不少学生实实在在地锻炼了自己,我们是相信学生能做好的
  2、评定指标的确立,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发展层次。
  3、评价指标证明中的家庭证明部分,需要家长切实配合,切忌弄虚作假,要对学生负责。  
  4、学生与教师对新的评价模式有一个适应过程,执行部门需对有关教师与学生进行专门指导。 
  总之,新的评价理念更侧重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求教师改善评价方式,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每一个学生,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新的评价方法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各显其能,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欢乐,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积极性,将学生从百分制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