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语文集体备课的几点感悟之我见

【作者】 马福良

【机构】 青海省化隆县二塘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课程理念强调:“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通过同教材的教师坐在一起,认真听课,用心学习,积极讨论,反复谋课,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关键词:凝聚集体智慧 教学容量 高效 促进作用
  1.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就会出现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同教材的教师坐在一起,认真听课,用心学习,积极讨论,反复谋课,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2.有针对性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加强集体备课后,学生的阅读容量大大增加。新课程理念强调:“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因为加强集体备课,大家交流了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的方法、途径、素材,这样无疑就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面。如老师可多方经过上网查找,资料搜集分析后,各自拿出关于文本作品的不同理解、感悟作为课外拓展内容。备课组的老师各抒己见周全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以及教学的时间限制,最后为同学们精确删减并作为课外拓展内容。把与课文中心最吻合,也能使学生读写能力有所提高的作品和文本较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构建了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的有效教学的梯度。
   3.对构建高效课堂有促进作用
   新课程实施这几年,作为教师也已了解和掌握了新课程的许多理论。现在,教师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可以弥补个人备课的不到位,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4. 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集体备课要求同教材的教师人人参与,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备。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资源共享。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让老教师更加谦虚谨慎、严谨务实教学。
  5.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案、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把握更加透彻,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对学法指导更有效。因此,集体备课的教学案、导学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语文教师群体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