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让美术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作者】 李俊杰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华尖中心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在我们学校学生最喜欢上的课就是美术课,要问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喜欢美术课,那是因为我们做到了,在美术课堂上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自由和快乐充满整个课堂,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品味艺术,使学生真正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使美术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一、快乐你我他
美术课程给予教师足够的自由空间,我在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富有创意地设计课程,譬如在上第六册15课《千人千面》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一上课我就模仿张靖宇,在嘴角上粘贴上一半黑色的豆子当作痔子,学着他平时常撅嘴巴、皱眉头的的样子,让学生猜一猜我模仿的谁,学生被我的表演逗乐了,一下子兴奋起来,这时所谓的师道尊严已不再有任何意义,只有在自由、轻松、快乐的情绪下才可以使人产生兴趣和丰富的联想,由于我演得太夸张、太滑稽,学生简直乐坏了,猜准后的兴奋,又使他们跃跃欲试,我猜准他们善模仿的游戏心理特点,马上设计了一个表演尝酸甜苦辣味道的游戏,请学生上来看我手中写有某种表情的字条后用表情和动作表演出来,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味道,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的参与热情之高,表演投入之深,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他们迫切想学下去的愿望,同时也在无意中培养了他们的表演能力、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有了一个好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局。
二、自由任驰骋
1、视听通感的开阔性
美术课程的空阔性来自形象思维的自由性和发散性,他们给予了美术课堂很大的自由度。因此十个美术教师上同样一堂美术课可以上出十种完全不同的样式来,这与语、数、外一类的主课相比有很大区别。《画性格》一课的第二个环节是听一听、悟一悟,我让学生听《命运》、《致爱丽斯》、《旱天雷》和《思故乡》四首曲子,让身心与音乐产生交感,再由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感悟他与某种性格的关系,接着又出示一些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点线色块描绘的反映某种性格特征的抽象画,让学生感悟点线的节奏、笔触的形状、力度与音乐的节奏强度的关联,还有色彩的冷暖、明度、色相与音乐的韵律基调的关系。学生很容易地感悟出明亮鲜艳的色彩、轻松活泼的点线与音乐节奏可以反映活泼乐观的性格,粉粉的暖色及流畅的线条与舒缓流畅的音乐可以反映温顺善良的性格,粗犷厚重的笔触及对比强烈的色彩与强节奏的音乐可以反映粗野凶狠的性格,爆炸式的笔触及暖色可反映火爆的性格,凝滞的笔触及冷色与慢节奏的音乐可反映冷静沉着的性格。至于上第10册5、6课《渐变的形》与《重复的形》两课时,我除了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外,更让他们从音乐中去寻找,大自然中到处存在渐变与重复的形与节奏:地表的丰富地形及许多动植物的形状与生长过程就是一本读不完的教科书,风儿吹过的声音,山涧流水的哗哗声,泉水的叮咚声,各类动物的叫声无不充满了渐变的节奏与重复的美,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海阔天空,像长了翅膀的精灵穿越时空,放飞心灵,忘了自己,也忘了老师。
2、生活的联想
在上第7册第6课《会变的花》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花,并说说他们的颜色与形状,并尝试用默写的方法描绘下来,接着我出示各类花的图片,让学生选择其中喜欢的花,盯着它看,想象它可以变成什么东西,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无底洞,好多学生对一串红比较青睐,他们一只只高举的小手及迫不及待的表情证实了我的惊喜:一串红像鞭炮,一串红像挂在墙头的红辣椒,一串红像肉串,一串红像风铃……接着我又出示荷花,让学生想象它与生活的联系:荷花可以作成荷花伞,合上是“花蕾”,打开“荷花”就开了,莲蓬做伞柄,卷荷叶做伞头;荷花可以作成碗、盆、荷花灯、荷花船、电话机、喷水壶,莲蓬做听筒或喷嘴……我又出示向日葵:于是向日葵眼镜、向日葵网球拍、向日葵锅碗、向日葵瓢盆、向日葵钟……应有尽有。
三、师生同乐
在上第11册第18课《画汗衫》一课时,我将自己设计的汗衫图案贴在汗衫上,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汗衫图案像什么?(我原先设计的是一个横放的大手掌)没想到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有的说图案像山那边的夕阳,有的说图案像水乡的桥,并有少女伫立桥头,还有说图案是燃烧的蜡烛……(课后,我回到办公室又把我设计的图案仔细端详了一番,发现果然有如学生所说的形象,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接下来我又设计了一个颇为得意的作业展示区,让学生猜是“什么汗衫专卖”,可学生的猜测甚至比我设计的店名更时尚,更有个性一些。因为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设计有个性的汗衫图案,所以我在课题的设计上又颇费了一番脑筋:将“十八”设计成一个人的脸型:“十”字设计成头发“八”字设计成两只眼睛,然后在人脸下贴上粘有“画汗衫”三个字的白色汗衫,让学生猜我设计的课题的含义,结果学生猜出的是“木”字或十字架或别的什么东西,就是猜不出是“十八”,这让我很难堪,迫于时间关系,只好自己将答案说了出来,学生恍然大悟后的牵强让自己都觉得这个设计是失败的。于是,我灵活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让学生来帮我出注意设计,课的尴尬一下子转换成新的思维创造力。
第二个环节是欣赏书上的作品,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顾客,假装选购汗衫,会选哪一件,并说出理由。学生喜欢的理由都是泛泛而谈,什么新奇、别致、有趣、夸张、回头率高什么的,但都没从设计的专业角度来谈,我提醒他们可以从造型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方面来谈;学生的观察便由表及里:造型的大小、疏密对比,创意的奇特夸张;色彩的冷暖、深浅、灰艳对比等谈得津津有味。学生从欣赏交流中明白了本课的重难点:汗衫设计的要素。欣赏完书上的汗衫,再看真的汗衫:我出示三种不同类型的汗衫图案,学生马上可以看出:以文字为主、以图案为主、图文并茂式三种设计形式;再出示别的班设计的汗衫,让他们从同龄人的设计中找寻共鸣。看了这么多新奇有趣的设计,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发起来,这时候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去发掘灵感是最恰当不过的。
总之,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既要考虑美术学科自身的规律、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可能性,这是实施新时代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探索性,注重美术教学与学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一、快乐你我他
美术课程给予教师足够的自由空间,我在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富有创意地设计课程,譬如在上第六册15课《千人千面》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一上课我就模仿张靖宇,在嘴角上粘贴上一半黑色的豆子当作痔子,学着他平时常撅嘴巴、皱眉头的的样子,让学生猜一猜我模仿的谁,学生被我的表演逗乐了,一下子兴奋起来,这时所谓的师道尊严已不再有任何意义,只有在自由、轻松、快乐的情绪下才可以使人产生兴趣和丰富的联想,由于我演得太夸张、太滑稽,学生简直乐坏了,猜准后的兴奋,又使他们跃跃欲试,我猜准他们善模仿的游戏心理特点,马上设计了一个表演尝酸甜苦辣味道的游戏,请学生上来看我手中写有某种表情的字条后用表情和动作表演出来,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味道,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的参与热情之高,表演投入之深,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他们迫切想学下去的愿望,同时也在无意中培养了他们的表演能力、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有了一个好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局。
二、自由任驰骋
1、视听通感的开阔性
美术课程的空阔性来自形象思维的自由性和发散性,他们给予了美术课堂很大的自由度。因此十个美术教师上同样一堂美术课可以上出十种完全不同的样式来,这与语、数、外一类的主课相比有很大区别。《画性格》一课的第二个环节是听一听、悟一悟,我让学生听《命运》、《致爱丽斯》、《旱天雷》和《思故乡》四首曲子,让身心与音乐产生交感,再由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感悟他与某种性格的关系,接着又出示一些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点线色块描绘的反映某种性格特征的抽象画,让学生感悟点线的节奏、笔触的形状、力度与音乐的节奏强度的关联,还有色彩的冷暖、明度、色相与音乐的韵律基调的关系。学生很容易地感悟出明亮鲜艳的色彩、轻松活泼的点线与音乐节奏可以反映活泼乐观的性格,粉粉的暖色及流畅的线条与舒缓流畅的音乐可以反映温顺善良的性格,粗犷厚重的笔触及对比强烈的色彩与强节奏的音乐可以反映粗野凶狠的性格,爆炸式的笔触及暖色可反映火爆的性格,凝滞的笔触及冷色与慢节奏的音乐可反映冷静沉着的性格。至于上第10册5、6课《渐变的形》与《重复的形》两课时,我除了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外,更让他们从音乐中去寻找,大自然中到处存在渐变与重复的形与节奏:地表的丰富地形及许多动植物的形状与生长过程就是一本读不完的教科书,风儿吹过的声音,山涧流水的哗哗声,泉水的叮咚声,各类动物的叫声无不充满了渐变的节奏与重复的美,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海阔天空,像长了翅膀的精灵穿越时空,放飞心灵,忘了自己,也忘了老师。
2、生活的联想
在上第7册第6课《会变的花》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花,并说说他们的颜色与形状,并尝试用默写的方法描绘下来,接着我出示各类花的图片,让学生选择其中喜欢的花,盯着它看,想象它可以变成什么东西,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无底洞,好多学生对一串红比较青睐,他们一只只高举的小手及迫不及待的表情证实了我的惊喜:一串红像鞭炮,一串红像挂在墙头的红辣椒,一串红像肉串,一串红像风铃……接着我又出示荷花,让学生想象它与生活的联系:荷花可以作成荷花伞,合上是“花蕾”,打开“荷花”就开了,莲蓬做伞柄,卷荷叶做伞头;荷花可以作成碗、盆、荷花灯、荷花船、电话机、喷水壶,莲蓬做听筒或喷嘴……我又出示向日葵:于是向日葵眼镜、向日葵网球拍、向日葵锅碗、向日葵瓢盆、向日葵钟……应有尽有。
三、师生同乐
在上第11册第18课《画汗衫》一课时,我将自己设计的汗衫图案贴在汗衫上,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汗衫图案像什么?(我原先设计的是一个横放的大手掌)没想到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有的说图案像山那边的夕阳,有的说图案像水乡的桥,并有少女伫立桥头,还有说图案是燃烧的蜡烛……(课后,我回到办公室又把我设计的图案仔细端详了一番,发现果然有如学生所说的形象,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接下来我又设计了一个颇为得意的作业展示区,让学生猜是“什么汗衫专卖”,可学生的猜测甚至比我设计的店名更时尚,更有个性一些。因为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设计有个性的汗衫图案,所以我在课题的设计上又颇费了一番脑筋:将“十八”设计成一个人的脸型:“十”字设计成头发“八”字设计成两只眼睛,然后在人脸下贴上粘有“画汗衫”三个字的白色汗衫,让学生猜我设计的课题的含义,结果学生猜出的是“木”字或十字架或别的什么东西,就是猜不出是“十八”,这让我很难堪,迫于时间关系,只好自己将答案说了出来,学生恍然大悟后的牵强让自己都觉得这个设计是失败的。于是,我灵活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让学生来帮我出注意设计,课的尴尬一下子转换成新的思维创造力。
第二个环节是欣赏书上的作品,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顾客,假装选购汗衫,会选哪一件,并说出理由。学生喜欢的理由都是泛泛而谈,什么新奇、别致、有趣、夸张、回头率高什么的,但都没从设计的专业角度来谈,我提醒他们可以从造型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方面来谈;学生的观察便由表及里:造型的大小、疏密对比,创意的奇特夸张;色彩的冷暖、深浅、灰艳对比等谈得津津有味。学生从欣赏交流中明白了本课的重难点:汗衫设计的要素。欣赏完书上的汗衫,再看真的汗衫:我出示三种不同类型的汗衫图案,学生马上可以看出:以文字为主、以图案为主、图文并茂式三种设计形式;再出示别的班设计的汗衫,让他们从同龄人的设计中找寻共鸣。看了这么多新奇有趣的设计,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发起来,这时候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去发掘灵感是最恰当不过的。
总之,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既要考虑美术学科自身的规律、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可能性,这是实施新时代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探索性,注重美术教学与学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