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 王晓明
【机构】 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依托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而提高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资源、通用技术、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通用技术本身富有很多的探究因素,这为多媒体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提供了天然的条件。通过多媒体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而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1、利用多媒体资源,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该课程涉及面非常广,课堂上使用的课件,是融入各种多媒体资源的课件,其中承载着多种信息,有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这些多媒体资源,为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呈现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所教授的内容用图、文、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可以给学生更加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激发他们学习知识、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在兴趣的带领下,学生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学习更加主动,学习效果更加令人满意。
在“设计的一般过程”一节,笔者为了让学生主动地、轻松地掌握这个重要知识内容,把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展示了学生大都感兴趣的智能手机技术。给学生们播放“揭秘一个手机的诞生过程”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还没有开始介绍,学生就兴奋了起来,这时笔者问:“喜欢这个吗?”学生异口同声:“喜欢!”然后笔者提出问题:“智能手机是按照什么样的流程设计出来的呢?”由此引出设计的一般过程。学生很茫然,但是能看出来他们有求知的欲望,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也就是教学的目的。笔者简要地介绍智能手机设计的一般过程,结果得到了学生的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效率极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也显得更加轻松。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运用,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情境,可以明显地提升教学的感染力,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加有效率地学习,不仅理解快,而且记忆深刻。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静为动,把抽象内容具体化,便于突破教学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是把课堂演示实验中有危险性的、学生难以操作的实验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演示出来,或把微观领域物质的组成结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研究的方向。多媒体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用视频代替所有课堂演示实验等,这些形式都是不可取的。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如第七章涉及到的“金属加工工艺”,就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视频这种多媒体资源能够弥补教师某些专业知识的不足,可以把更为专业的学者和职业技术人员通过视频媒体的形式请进课堂;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审美愉悦,变“要我学”为“我乐学”;能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过程、方法、细节等活起来,动起来;能减轻教师劳动负担,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效率。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们越来越需要与教材内容,尤其是教学重难点相结合的媒体素材参与到教学中来。
“技术的未来”一节,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怎么描述未来技术世界有多么的丰富多彩,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给社会发展带来多么巨大的力量,技术在不断的演变……仅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显然是单薄的、抽象的。而多媒体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个技术世界,播放技术欣赏片:“各种技术制造的产品存在于我们所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之中,天空中、大海上、田野间、城市里,迈进家门,视线所及,方方面面无不闪现着技术世界的光彩。”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逐点加以阐述,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个技术世界。
在“常见的技术图样”中三视图的教学内容,历来是难点与重点。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采用多媒体动画资源辅助教学,将三投影面体系的形成、三视图形成的过程等通过动画一一呈现给学生,使他们更加清晰明了地看到三视图形成的各个细节,增强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学生绘制三视图的技能,这远比单纯用粉笔在黑板上讲的效果要好得多。笔者曾做了实验:在同一层次6个班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资源教学的有4个班,2个班没有使用,结果表明,采用多媒体资源教学的班,能够理解掌握三视图概念、正确绘制三视图技能的学生占到80%多,而没有采用多媒体资源教学的班则只有1/3的学生能够做到。由此可见,多媒体的使用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结构的稳固性”教学中,笔者采取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如用图片“走钢索的人和在钢索上骑车的人”,通过有趣的设疑试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为本节课的开展设置了铺垫。
在教学中,通过播放视频“重垂线位置影响稳定性”、“结构稳固性演示”、“ 受剪切结构”、“受弯曲结构”、“受扭转”、“鸡蛋受力演示”、“构建纸牌屋”、“超薄折叠式插头”、“长吊桥毁灭瞬间”等这些视频实例、试验演示,极大的增加了学生听课的趣味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未知世界的兴趣,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3、科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在课堂上使用大量多媒体资源所展现的多媒体技术优势是明显的,但应该看到,课堂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多媒体只是实现目的的技术手段。在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中,要遵从教学的客观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本,重点通过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完成教学内容。如果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甚至让多媒体技术成为课堂的主角,势必会出现教师不再琢磨如何上好课,如何安排好教学内容,学生不再思考问题的解决步骤是什么。如此一来,与使用多媒体增强教学效果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
同时,多媒体等技术设备的使用,对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使用好多媒体设备,发挥其关键作用,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掌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师对课本与教材的理解,科学设计教学课件、合理引用多媒体资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课件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安排,以使其尽可能地适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本身有机融合,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方式融合越来越多的信息时代特点,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进入信息时代后的必然趋势。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寻找二者间的平衡,使多媒体真正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利器。
参考文献:
[1]张化斌,《视频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
[2]王晓玲,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建设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资源、通用技术、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通用技术本身富有很多的探究因素,这为多媒体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提供了天然的条件。通过多媒体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而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1、利用多媒体资源,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该课程涉及面非常广,课堂上使用的课件,是融入各种多媒体资源的课件,其中承载着多种信息,有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这些多媒体资源,为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呈现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所教授的内容用图、文、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可以给学生更加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激发他们学习知识、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在兴趣的带领下,学生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学习更加主动,学习效果更加令人满意。
在“设计的一般过程”一节,笔者为了让学生主动地、轻松地掌握这个重要知识内容,把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展示了学生大都感兴趣的智能手机技术。给学生们播放“揭秘一个手机的诞生过程”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还没有开始介绍,学生就兴奋了起来,这时笔者问:“喜欢这个吗?”学生异口同声:“喜欢!”然后笔者提出问题:“智能手机是按照什么样的流程设计出来的呢?”由此引出设计的一般过程。学生很茫然,但是能看出来他们有求知的欲望,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也就是教学的目的。笔者简要地介绍智能手机设计的一般过程,结果得到了学生的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效率极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也显得更加轻松。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运用,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情境,可以明显地提升教学的感染力,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加有效率地学习,不仅理解快,而且记忆深刻。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静为动,把抽象内容具体化,便于突破教学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是把课堂演示实验中有危险性的、学生难以操作的实验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演示出来,或把微观领域物质的组成结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研究的方向。多媒体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用视频代替所有课堂演示实验等,这些形式都是不可取的。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如第七章涉及到的“金属加工工艺”,就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视频这种多媒体资源能够弥补教师某些专业知识的不足,可以把更为专业的学者和职业技术人员通过视频媒体的形式请进课堂;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审美愉悦,变“要我学”为“我乐学”;能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过程、方法、细节等活起来,动起来;能减轻教师劳动负担,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效率。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们越来越需要与教材内容,尤其是教学重难点相结合的媒体素材参与到教学中来。
“技术的未来”一节,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怎么描述未来技术世界有多么的丰富多彩,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给社会发展带来多么巨大的力量,技术在不断的演变……仅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显然是单薄的、抽象的。而多媒体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个技术世界,播放技术欣赏片:“各种技术制造的产品存在于我们所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之中,天空中、大海上、田野间、城市里,迈进家门,视线所及,方方面面无不闪现着技术世界的光彩。”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逐点加以阐述,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个技术世界。
在“常见的技术图样”中三视图的教学内容,历来是难点与重点。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采用多媒体动画资源辅助教学,将三投影面体系的形成、三视图形成的过程等通过动画一一呈现给学生,使他们更加清晰明了地看到三视图形成的各个细节,增强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学生绘制三视图的技能,这远比单纯用粉笔在黑板上讲的效果要好得多。笔者曾做了实验:在同一层次6个班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资源教学的有4个班,2个班没有使用,结果表明,采用多媒体资源教学的班,能够理解掌握三视图概念、正确绘制三视图技能的学生占到80%多,而没有采用多媒体资源教学的班则只有1/3的学生能够做到。由此可见,多媒体的使用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结构的稳固性”教学中,笔者采取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如用图片“走钢索的人和在钢索上骑车的人”,通过有趣的设疑试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为本节课的开展设置了铺垫。
在教学中,通过播放视频“重垂线位置影响稳定性”、“结构稳固性演示”、“ 受剪切结构”、“受弯曲结构”、“受扭转”、“鸡蛋受力演示”、“构建纸牌屋”、“超薄折叠式插头”、“长吊桥毁灭瞬间”等这些视频实例、试验演示,极大的增加了学生听课的趣味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未知世界的兴趣,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3、科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在课堂上使用大量多媒体资源所展现的多媒体技术优势是明显的,但应该看到,课堂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多媒体只是实现目的的技术手段。在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中,要遵从教学的客观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本,重点通过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完成教学内容。如果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甚至让多媒体技术成为课堂的主角,势必会出现教师不再琢磨如何上好课,如何安排好教学内容,学生不再思考问题的解决步骤是什么。如此一来,与使用多媒体增强教学效果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
同时,多媒体等技术设备的使用,对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使用好多媒体设备,发挥其关键作用,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掌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师对课本与教材的理解,科学设计教学课件、合理引用多媒体资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课件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安排,以使其尽可能地适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本身有机融合,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方式融合越来越多的信息时代特点,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进入信息时代后的必然趋势。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寻找二者间的平衡,使多媒体真正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利器。
参考文献:
[1]张化斌,《视频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
[2]王晓玲,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建设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