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新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作者】 覃绍彦

【机构】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妙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不断实施教育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教给学生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激学、以德诱学,促使学生爱学、会学、学会用好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够提高思想认识,将思想升华。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新背景  环境  探究学习  评价方式
         在目前实施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由原有的“园丁”、“蜡烛”等角色,转变成为在贴近学生生活、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做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矫正者。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在发展,课堂就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实践做人处事的平台,使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应用的训练场。结合素质教育的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其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恰当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的效率自然就高。民主平等、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天的课堂,需要改变了原有的僵化模式,以诙谐幽默的思品课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开拓学生思维。教学内容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思品,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要生动,形象,反映时代的要求,贴近生活,具有科学性,要与时俱进。
        二、改变思品课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冷落、贬低发展和探究,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极端处理,死记硬背。这种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新课程标准》要求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教师应注重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本课吸引学生的独特条件,把思想品德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组织思想品德各种竞赛活动。学校教学中,各个学科尤其是数理化竞赛开展活动比较多,全国性的竞赛至少一年一次。而思想品德课程相对较少,这无形之中影响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课外活动的重视。因此,构建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很有必要重视本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
        三、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初中思品课教学,就是怎样做人的教育,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发挥思想品德教师自己的人格示范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思想品德课的威力是靠人格和真理的力量。人格和真理的力量是巨大的,课堂有效性是必需的,然而只有通过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思品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十分重要。正所谓“亲其师重其道”。
        首先,我们初中思品教师要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在人格因素中,思想品质居于第一位。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例如,教师讲社会责任时,自己却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诚实守信,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教师的人格和修养,这样的课堂也是在“演戏”。
        其次,要提高思品教师的专业水平。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思品教师必须善于不断认识,提高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只有这样,教学中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也才能取得思想品德教学的高效果。
         四、建立更趋合理的评价方式
        长期以来,初中学生面临的是高级中学挑选,面对一张考卷而定去向。这种选拔方式逼着初中学生考出高分以适合考取选拔。因此,初中教学不得不出现应该教育。出现了“六重”即重文本,重主导,重灌输,重接受,重共性,重标准答案。由于出了上述的六个偏重,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创新,教师的创新,学生的创新,迟滞了创造型人才的倍出,为此,改变以往过分强调选拔功能的评价体系,以一卷定终身的做法,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品德的发展,良好习惯养成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取消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评价体系,为了适应教育新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和方法。首先,评价的方法多样化,观察描述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同,不但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过程的评价。其次,评价的内容要丰富,既重视学生的认识,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养成。第三,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学生本人评价自己同体互评,家庭及邻居,社区都参加到评价过程中来,实行实名制,谁评价谁负责,力求评价的真实,客观,准确。只要做到了上述这些,就可在此方面减轻对应试教育的依重,应试评价的指挥棒退下阵来,创新要人才社会层出不穷。中学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思品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受到教育,收到实效,学到知识,逐渐树立正确的观点和看待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实效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思品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要我们教师尊重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新课程为基础教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的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课堂教学时尚。因此我认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就要把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使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探索。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只有这样,思品课才能符合时代,社会的要求,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受到学生的欢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