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学习小组“一绳捆”考核与评价
【作者】 胡 粮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关键词: “211”课堂模式 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 帮扶 监督 竞争
“211”课堂模式在我校实行一学期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课堂上充满了激情、互动、质疑对抗,充分体现出了高效课堂理念。“211”课堂模式下学习小组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单位,怎样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小组的高效作用、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及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呢?我认为除了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外,而更多的是需要考核去落实,评价去引领方向。我校采取的学习小组 “一绳捆”考核评价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面我就所做的实践与尝试浅谈我的一些感悟。
一、 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方式
学习小组建立好之后,就把每一个小组认为一个小集体,而班集体将由12个小集体构成。我们改变以往制定班规考核个人的方式,以小组整体的学习、纪律、卫生、活动捆绑作为小组评价的依据 。在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得分改为小组得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竟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促使小组成员有“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通过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增强小组凝聚力,从而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班级优秀的局面。
二、 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基本原则
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细则即是班级公约,它包括卫生、学习、纪律等方面 。评价细则制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细则应具体有操作性。评价要做到具体、有详细的标准,这样方便在执行过程中的操作。最好的方式是将学习小组的表现量化为具体的分数,考核评价结果一目了然。
2、评价细则应将小组和个人考核相结合。评价既要以小组“一绳捆”考核为主,又要考核各成员具体表现,突出个人贡献,做到小组和个人评价相结合,以最大化地发挥考核评价的作用。
3、评价细则实行动态管理。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在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考核评价作用。
4、评价细则奖惩结合。“一绳捆”考核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小组的团队作用,因此,考核细则中应奖多惩少。
5、评价细则应由师生共同决定。小组“一绳捆”考核细则应由师生共同制定,所有学生均有决定权。在共同制定评价细则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由于细则是大家共同制定的,更具有震慑力,也利于细则的执行。
三、 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尝试阶段
初级阶段:
1、试行值日班长制度。根据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提议,班级同学全体同意,我们根据小组“一绳捆”考核细则,试行值日班长负责制,即全班轮流当值日班长,每人一天,从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考核学习小组的表现。值日班长全面负责当天的班级工作,比如负责协助体育委员做好早操工作,督促卫生委员做好值日生的安排工作,协助学科班长组织好自主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对抗等,每天晚点后认真填写值日班长日志,将小组表现量化为具体分数。
2、利用好高效科研成员。将每个学科的高效科研成员划分为六组,实行每节课相应高效科研成员轮流负责制。即每节课相应负责人都将小组的表现和个人表现量化为具体分数。如上课哪位同学说闲话,就要扣除个人分和该同学小组分,哪位同学积极展示,给个人加分的同时也给小组加分。这样每天每个小组都会有具体的表现得分。
3、及时汇总,及时解决问题。每天早晨我会及时查看前一天值日班长的日志,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每周都会汇总小组和个人得分,对小组和个人得分进行排名,从而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性。汇总后的分值在教室张榜公布,对优秀小组提出表扬,对分值最低小组帮助其分析原因。
中级阶段:
1、加入竞争机制,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除了组间竞争,我们根据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每个小组内6名成员结合成3对,称为监督——互助对,即两人之间既要相互帮扶,又要相互监督,尤其是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其中一方睡觉,另一方不管,则认为没有起到监督作用,就要扣除双方一样的考核分。同时两者之间要相互帮助,月考或测验中双方均进步,则给两人都加分。其次我们适当简化每天繁琐的加减分制度,以每天为一个单元加减分。
2、小组考核评价动态管理。考核周汇总后会发现,由于某一个小组组员自律性差而多次给小组“拖后腿”,这样造成组内其他同学不满。这时可启用组长淘汰组员制,以便每个学生都能有危机感。通过小组动态管理,能进一步扩大组长的权利,使他们敢管、能管、会管,同时也能进一步督促一些自律性差的同学严格要求自己。
3、分值汇总均采用累加制。分小组总分和个人总分,对个人总分和小组总分可累加采用过关制、晋级制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更好地发挥“一绳捆“考核评价细则。
四、 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作用发挥
如果说考核是落实考评细则,那么评价就是努力的方向。对学习小组和个人得分如何处理呢,我认为有以下作用。
1、评优树模。根据小组和个人得分,以此来作为评选各类先进的依据,从而强化学生对考核分数的重视。
2、文化引领。根据小组和个人的表现,评选班级、年级各类优秀之星,将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的风采以班级文化墙、年级和学校的展板、橱窗等形式展示出来,发挥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精神奖励。最初我们会根据月汇总得分,给一些优秀小组和个人奖励一些小奖品。一段时间后我们逐渐将物质奖励转变为精神鼓励奖励,如推荐申请奖学金、县市优秀学生等。
五、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作用发挥的一些思考
小组“一绳捆”考核能充分调动每一个组员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个组员的潜力,同时我认为,小组“一绳捆”考核还可以激励小组发挥以下几点作用。
1、 帮扶。
(1)差生间的帮扶。很多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坚持走完一段很长的路的,但是有了同行的伙伴,他就会坚持到底,这就是谁都不会先提出来放弃。于是我将我们班的某一差科名单公布出来,让他们挑选自己的帮扶对象。两人为一组,互相补差。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彼此鼓励对方,评比补差效果,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2)优差生之间的补差。有些差生基础薄弱,但是遇到困难又羞于去请教老师,最后只能放弃。于是我将某一科目较差生分出来,在挑选几个优秀生,让他们各帮扶几名同学。这样差生有了解惑的老师,能大胆积极地请教问题。同时我们也将这几个帮扶小组形成竞争关系,看哪个小组帮扶效果最明显,并进行表彰奖励。
同质的帮扶不仅能让帮扶的两个人彼此鼓励对方,相互激励。也能使水平相当的同学交流起来更方便,容易。异质的帮扶也能使较差生积极主动,达到成绩上的提高,也能使优生巩固知识,得到能力上的提升。而小组“一绳捆”考核对小组成绩的考核正是重点考核小组的整体成绩和整体进步幅度。
2、 监督。
很多学生自制力很差,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学习习惯差,导致学习成绩差。但是,如果有一个人始终能在你失去信心时提醒你,监督你、鼓励你,我想每个人都会形成好习惯,赢得好成绩的。
在我们班的学习小组内,每个人都有监督自己的人,形成1—1监督对子。小组6个人形成3对监督对子,面对面而坐。通过监督对子,大家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进步。在我们班形成监督对子后,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小组“一绳捆“考核正是将小组视为一个小团体,考核它的综合实力。
3、 竞争。
竞争是小组作用发挥的灵丹妙药,是小组发挥高效的最有效手段。组内竞争主要体现在三对帮扶对子间的竞争,组内成员相互帮扶而又相互竞争,形成一种平衡和谐的小组关系。组间竞争是竞争的核心,组间实力均衡,有利于竞争,从而促进小组发展。而小组“一绳捆“考核也正是将小组作为基本单位去考核评价的。
总之,学习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落实制度,引领方向,最大化地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但学习小组“一绳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我们只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我的浅谈也很肤浅,想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去反思总结,才能更好的建设好学习小组。
参考文献: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
丁来明 崔其升: 《高效课堂评价》
“211”课堂模式在我校实行一学期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课堂上充满了激情、互动、质疑对抗,充分体现出了高效课堂理念。“211”课堂模式下学习小组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单位,怎样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小组的高效作用、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及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呢?我认为除了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外,而更多的是需要考核去落实,评价去引领方向。我校采取的学习小组 “一绳捆”考核评价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面我就所做的实践与尝试浅谈我的一些感悟。
一、 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方式
学习小组建立好之后,就把每一个小组认为一个小集体,而班集体将由12个小集体构成。我们改变以往制定班规考核个人的方式,以小组整体的学习、纪律、卫生、活动捆绑作为小组评价的依据 。在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得分改为小组得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竟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促使小组成员有“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通过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增强小组凝聚力,从而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班级优秀的局面。
二、 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基本原则
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细则即是班级公约,它包括卫生、学习、纪律等方面 。评价细则制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细则应具体有操作性。评价要做到具体、有详细的标准,这样方便在执行过程中的操作。最好的方式是将学习小组的表现量化为具体的分数,考核评价结果一目了然。
2、评价细则应将小组和个人考核相结合。评价既要以小组“一绳捆”考核为主,又要考核各成员具体表现,突出个人贡献,做到小组和个人评价相结合,以最大化地发挥考核评价的作用。
3、评价细则实行动态管理。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在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考核评价作用。
4、评价细则奖惩结合。“一绳捆”考核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小组的团队作用,因此,考核细则中应奖多惩少。
5、评价细则应由师生共同决定。小组“一绳捆”考核细则应由师生共同制定,所有学生均有决定权。在共同制定评价细则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由于细则是大家共同制定的,更具有震慑力,也利于细则的执行。
三、 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尝试阶段
初级阶段:
1、试行值日班长制度。根据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提议,班级同学全体同意,我们根据小组“一绳捆”考核细则,试行值日班长负责制,即全班轮流当值日班长,每人一天,从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考核学习小组的表现。值日班长全面负责当天的班级工作,比如负责协助体育委员做好早操工作,督促卫生委员做好值日生的安排工作,协助学科班长组织好自主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对抗等,每天晚点后认真填写值日班长日志,将小组表现量化为具体分数。
2、利用好高效科研成员。将每个学科的高效科研成员划分为六组,实行每节课相应高效科研成员轮流负责制。即每节课相应负责人都将小组的表现和个人表现量化为具体分数。如上课哪位同学说闲话,就要扣除个人分和该同学小组分,哪位同学积极展示,给个人加分的同时也给小组加分。这样每天每个小组都会有具体的表现得分。
3、及时汇总,及时解决问题。每天早晨我会及时查看前一天值日班长的日志,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每周都会汇总小组和个人得分,对小组和个人得分进行排名,从而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性。汇总后的分值在教室张榜公布,对优秀小组提出表扬,对分值最低小组帮助其分析原因。
中级阶段:
1、加入竞争机制,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除了组间竞争,我们根据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每个小组内6名成员结合成3对,称为监督——互助对,即两人之间既要相互帮扶,又要相互监督,尤其是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其中一方睡觉,另一方不管,则认为没有起到监督作用,就要扣除双方一样的考核分。同时两者之间要相互帮助,月考或测验中双方均进步,则给两人都加分。其次我们适当简化每天繁琐的加减分制度,以每天为一个单元加减分。
2、小组考核评价动态管理。考核周汇总后会发现,由于某一个小组组员自律性差而多次给小组“拖后腿”,这样造成组内其他同学不满。这时可启用组长淘汰组员制,以便每个学生都能有危机感。通过小组动态管理,能进一步扩大组长的权利,使他们敢管、能管、会管,同时也能进一步督促一些自律性差的同学严格要求自己。
3、分值汇总均采用累加制。分小组总分和个人总分,对个人总分和小组总分可累加采用过关制、晋级制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更好地发挥“一绳捆“考核评价细则。
四、 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作用发挥
如果说考核是落实考评细则,那么评价就是努力的方向。对学习小组和个人得分如何处理呢,我认为有以下作用。
1、评优树模。根据小组和个人得分,以此来作为评选各类先进的依据,从而强化学生对考核分数的重视。
2、文化引领。根据小组和个人的表现,评选班级、年级各类优秀之星,将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的风采以班级文化墙、年级和学校的展板、橱窗等形式展示出来,发挥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精神奖励。最初我们会根据月汇总得分,给一些优秀小组和个人奖励一些小奖品。一段时间后我们逐渐将物质奖励转变为精神鼓励奖励,如推荐申请奖学金、县市优秀学生等。
五、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作用发挥的一些思考
小组“一绳捆”考核能充分调动每一个组员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个组员的潜力,同时我认为,小组“一绳捆”考核还可以激励小组发挥以下几点作用。
1、 帮扶。
(1)差生间的帮扶。很多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坚持走完一段很长的路的,但是有了同行的伙伴,他就会坚持到底,这就是谁都不会先提出来放弃。于是我将我们班的某一差科名单公布出来,让他们挑选自己的帮扶对象。两人为一组,互相补差。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彼此鼓励对方,评比补差效果,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2)优差生之间的补差。有些差生基础薄弱,但是遇到困难又羞于去请教老师,最后只能放弃。于是我将某一科目较差生分出来,在挑选几个优秀生,让他们各帮扶几名同学。这样差生有了解惑的老师,能大胆积极地请教问题。同时我们也将这几个帮扶小组形成竞争关系,看哪个小组帮扶效果最明显,并进行表彰奖励。
同质的帮扶不仅能让帮扶的两个人彼此鼓励对方,相互激励。也能使水平相当的同学交流起来更方便,容易。异质的帮扶也能使较差生积极主动,达到成绩上的提高,也能使优生巩固知识,得到能力上的提升。而小组“一绳捆”考核对小组成绩的考核正是重点考核小组的整体成绩和整体进步幅度。
2、 监督。
很多学生自制力很差,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学习习惯差,导致学习成绩差。但是,如果有一个人始终能在你失去信心时提醒你,监督你、鼓励你,我想每个人都会形成好习惯,赢得好成绩的。
在我们班的学习小组内,每个人都有监督自己的人,形成1—1监督对子。小组6个人形成3对监督对子,面对面而坐。通过监督对子,大家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进步。在我们班形成监督对子后,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小组“一绳捆“考核正是将小组视为一个小团体,考核它的综合实力。
3、 竞争。
竞争是小组作用发挥的灵丹妙药,是小组发挥高效的最有效手段。组内竞争主要体现在三对帮扶对子间的竞争,组内成员相互帮扶而又相互竞争,形成一种平衡和谐的小组关系。组间竞争是竞争的核心,组间实力均衡,有利于竞争,从而促进小组发展。而小组“一绳捆“考核也正是将小组作为基本单位去考核评价的。
总之,学习小组“一绳捆”考核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落实制度,引领方向,最大化地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但学习小组“一绳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我们只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我的浅谈也很肤浅,想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去反思总结,才能更好的建设好学习小组。
参考文献: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
丁来明 崔其升: 《高效课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