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冷思考
【作者】 宋小娟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胜利初级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是近年来新课改的关键词,也是教师为之奋斗的职业追求。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尊重学科特征,才能在探寻策略的道路上找到适合自身与学情的教学方法来。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有效性 提高 策略
随着“应试”教育的转变,我国素质教育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听说读写等素养训练。这既是英语作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的要求,也是近年来“哑巴英语”给人们带来的沉重启示。在大力创建高效课堂的今天,凸现英语交际运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很多教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究,取得了一定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表现为学生“纸上运作”的解题能力有所提高,但交际运用能力仍很低下,常常无话可说或不知道该怎么运用。即使能说一点也只停留在简单的句型操作阶段上,远远达不到语言的工具性要求。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地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很好运用呢?笔者带着这一课题,进行了多年的教学实践。
一、教师更新观念是前提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现行课堂教学仍在某种程度上大篇幅地采用灌输教学方法,教师占据课堂,依然存在片面追求高分数、升学率的倾向,严重干扰着人才培养,阻碍素质教育推进,主要表现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题海战术的苦学苦练,轻课堂教学的方法优化;重教材、唯课本,轻生成、不创新。这些观念,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课堂创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绊脚石,既阻碍了教师发展,又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因此,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教师必须打破惯性做法,弃常规平淡夫奇的教学手段。而这些的运用与实现,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我。这是我们新课改的首要工作,也是前提工作。
二、注重兴趣培养是手段
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学英语也是如此。只有保持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才能主动运用英语,发展交际运用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激趣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寓趣于知识教学中,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
(一)注重图文结合。单纯的英语教学十分枯燥。简笔画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可以把抽象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结合起来,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比如“现在进行时”就可以借助于一幅幅生动的简笔画,把进行时态的肯定句、否定句形式利用不同人称进行操练。如:What's she doing? She is sitting what's he doing? He is cleaning the window, it is sleeping? Yes, it is. Are they swimming now? Yes, they are swimming. Are you looking at the pictures? Yes, we are. 在此变式练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把分词的种种形式掌握了,而且也轻松而准确地使用不同人称代词,这样音、形、意巧妙结合,收到良好效果。
(二)运用现代多媒体。先进的教育媒体和手段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多媒体具有声、光、色、动的优势,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愉快的效应,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还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
三、创新教学方法是关键
传统教学效率之所以低下,主要原因是教师方法简单,“以灌代培”,一人占据了全班学生的锻炼时间,没有发挥学生这个主体的积极作用。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还必须更新手段,灵活方法,让学习过程更有趣味。实践中我们知道,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方法不同,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同。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则学得轻松有趣,学得灵活,学得好;方法不得当,学生则学得吃力,学得枯燥,甚至厌学,最终导致弃学。所以,创新方法迫在眉捷。当然,要创出适合教学内容和学情的方法,这与教师自身素质有关。为此,我们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以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教育手段,实现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全面实现英语教育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人们常说:“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具有以下知识结构。⑴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它是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⑵跨文化意识和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只有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禁忌习俗和体态语言等有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指导学生与使用英语国家的人们沟通,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误解,做到语言得体、理解正确。如见面时根据场合的不同分别使用不同的问候语:Hi! Hello! 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 Nice to see you! Nice meeting you! 等,避免见面使用Have you had your lunch? Are you married? What do you want? where are you going等中国习俗的问话。
四、精讲多练促运用是重点
我们知道,英语学习和游泳一样,必须在“游泳中学游泳”。这是英语的实践性决定的,我们只有遵从。实践中,我们要搭台子,让学生多练多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讲”是通过老师的讲述,让学生将知识点和语言材料进行掌握,进行知识的积累;“练”是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老师在教学英语时,应该将“讲”和“练”相结合,精讲多练。语言现象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变化性非常强,词汇的转变可以构成大量的语句,英语的词汇和语句非常繁多,不可能让学生全部掌握。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对重点的讲述,尽可能的减少多余的话,只讲不练或只讲少练,只能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是不会具有知识运用能力的,在一段时间过后,学生就会淡化知识的记忆,到最后什么都不记得。反复的练习能将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并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在教学英语时,我们应该将“讲”与“练”相结合。这样不仅仅积累了学生的知识量,还让学生将掌握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让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进行最大限度的吸收和消化,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一个台阶上不去就给下一步增添了困难。因此,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到巧妙导课,以趣启思,因势利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潘操,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
[2]张仁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7。
[3]夏海红,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J].才智,2013.9。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有效性 提高 策略
随着“应试”教育的转变,我国素质教育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听说读写等素养训练。这既是英语作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的要求,也是近年来“哑巴英语”给人们带来的沉重启示。在大力创建高效课堂的今天,凸现英语交际运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很多教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究,取得了一定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表现为学生“纸上运作”的解题能力有所提高,但交际运用能力仍很低下,常常无话可说或不知道该怎么运用。即使能说一点也只停留在简单的句型操作阶段上,远远达不到语言的工具性要求。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地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很好运用呢?笔者带着这一课题,进行了多年的教学实践。
一、教师更新观念是前提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现行课堂教学仍在某种程度上大篇幅地采用灌输教学方法,教师占据课堂,依然存在片面追求高分数、升学率的倾向,严重干扰着人才培养,阻碍素质教育推进,主要表现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题海战术的苦学苦练,轻课堂教学的方法优化;重教材、唯课本,轻生成、不创新。这些观念,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课堂创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绊脚石,既阻碍了教师发展,又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因此,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教师必须打破惯性做法,弃常规平淡夫奇的教学手段。而这些的运用与实现,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我。这是我们新课改的首要工作,也是前提工作。
二、注重兴趣培养是手段
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学英语也是如此。只有保持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才能主动运用英语,发展交际运用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激趣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寓趣于知识教学中,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
(一)注重图文结合。单纯的英语教学十分枯燥。简笔画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可以把抽象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结合起来,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比如“现在进行时”就可以借助于一幅幅生动的简笔画,把进行时态的肯定句、否定句形式利用不同人称进行操练。如:What's she doing? She is sitting what's he doing? He is cleaning the window, it is sleeping? Yes, it is. Are they swimming now? Yes, they are swimming. Are you looking at the pictures? Yes, we are. 在此变式练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把分词的种种形式掌握了,而且也轻松而准确地使用不同人称代词,这样音、形、意巧妙结合,收到良好效果。
(二)运用现代多媒体。先进的教育媒体和手段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多媒体具有声、光、色、动的优势,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愉快的效应,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还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
三、创新教学方法是关键
传统教学效率之所以低下,主要原因是教师方法简单,“以灌代培”,一人占据了全班学生的锻炼时间,没有发挥学生这个主体的积极作用。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还必须更新手段,灵活方法,让学习过程更有趣味。实践中我们知道,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方法不同,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同。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则学得轻松有趣,学得灵活,学得好;方法不得当,学生则学得吃力,学得枯燥,甚至厌学,最终导致弃学。所以,创新方法迫在眉捷。当然,要创出适合教学内容和学情的方法,这与教师自身素质有关。为此,我们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以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教育手段,实现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全面实现英语教育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人们常说:“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具有以下知识结构。⑴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它是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⑵跨文化意识和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只有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禁忌习俗和体态语言等有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指导学生与使用英语国家的人们沟通,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误解,做到语言得体、理解正确。如见面时根据场合的不同分别使用不同的问候语:Hi! Hello! 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 Nice to see you! Nice meeting you! 等,避免见面使用Have you had your lunch? Are you married? What do you want? where are you going等中国习俗的问话。
四、精讲多练促运用是重点
我们知道,英语学习和游泳一样,必须在“游泳中学游泳”。这是英语的实践性决定的,我们只有遵从。实践中,我们要搭台子,让学生多练多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讲”是通过老师的讲述,让学生将知识点和语言材料进行掌握,进行知识的积累;“练”是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老师在教学英语时,应该将“讲”和“练”相结合,精讲多练。语言现象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变化性非常强,词汇的转变可以构成大量的语句,英语的词汇和语句非常繁多,不可能让学生全部掌握。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对重点的讲述,尽可能的减少多余的话,只讲不练或只讲少练,只能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是不会具有知识运用能力的,在一段时间过后,学生就会淡化知识的记忆,到最后什么都不记得。反复的练习能将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并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在教学英语时,我们应该将“讲”与“练”相结合。这样不仅仅积累了学生的知识量,还让学生将掌握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让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进行最大限度的吸收和消化,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一个台阶上不去就给下一步增添了困难。因此,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到巧妙导课,以趣启思,因势利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潘操,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
[2]张仁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7。
[3]夏海红,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J].才智,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