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作者】 张红泉
【机构】 贵州省福泉市平山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初中数学是人们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性刻画,进而走向抽象,形成科学的理论和系统的方法。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是学生理性认识数学,进入数学世界的入门阶段,它主要包括计算、度量和多边形的学习。它帮助学生更正确地看待事物,以辩证、逻辑的角度认识并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也在于此。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达到这一目标,本文将谈一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方式 学习兴趣
数学和语文、英语一直都被认为是三大主科,初中的数学学科也不例外,然而,在近些年来,这三大主科却被喻为“三座大山”,许多初中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下都很重视数学学习,每天都花了大半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在训练题上,甚至还有不少学生都报有数学培训班或者奥赛班,虽然确实是投入的许多心血,但却没有取得明显成效。这是为什么呢?不仅学生要考虑,教师也应当反复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找到一条高效快捷的学习通道。本文笔者将围绕这些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因地制宜地有效解决数学效率低的问题,完善数学教学方式。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虽然在数学教学上都创新性地改革了教学方式,例如合作—探究式学习,它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流于形式。课堂看似气氛很热闹,但是学生仍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团团转,许多学生插科打诨,课堂学习效率反而下降,这是由于学生还无法立刻适应教师的新的教学方式,没有掌握合作的技巧和能力,基础知识不牢固,又能讨论出什么新东西。
2、数学这门学科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有较好空间架构能力和较快的运算速度,所以一直以来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学学生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做题,学生可以见识到更多的不同的题型,了解不同的答题方向和策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差距不一,很多题目或是过于简单,或是过于太难,有时更是重复机械地做同一种类型的问题,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且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麻木做题,忽略了对每道题进行反思、归纳和研究,即使做再多的训练题,收效却甚微。许多学生还会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趣,并且失去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自信。
二、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措施
1、采取多种方式使学生快速融入合作探究活动
首先教师应当正确地把握新课改的纲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适应教学方式的改革,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不可少的合作探究技能。其次教师要吃透教材,对教材有总体上的把握,并达到能够灵活地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但又不脱离教材,合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最后,教师应当适当抛弃功利心切,强调学生的发展,能够科学系统地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逻辑水平,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感知知识的形成和变化发展的过程,总结其规律。
2、创建良好地师生关系
教师吸引学生的手段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有的教师以语言诙谐幽默而获得学生喜爱,有的教师以丰富的内涵取胜,有的教师以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手段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而据长期以来的观察,许多学生都是先对教师产生喜爱,才进而喜欢那门课程。所以教师应当努力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水平,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倾听他们的烦恼,既做学生的朋友,又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关心和了解学生,主动与学生交往沟通,掌握与学生交流的策略,以便在教学中寻找相同的兴趣,一起参加教学合作活动。只有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有一个轻松学习,交流意见的氛围,将乏味的数学理论变得具有吸引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共享共创。
3、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的方针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学的中心从“教”转向“学”。
首先,初中学生正是充满好奇心的阶段,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水平和对数学的感兴趣之处。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扩大化,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其次,数学教学是一个不可间断,有连贯性的过程,学生不仅是要掌握当堂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联系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的数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掌握其计算公式的原理,达到灵活应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有目标地精简教材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再次,教师应当努力营造数学教学的环境和氛围,多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方式,将一些图形结构,三角形,多边形等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将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可感的立体图形,生动地直观地表示出来,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讲解地更细致准确,使学生印象深刻。最后,学生学习既是乏味枯燥的,又可以是新奇有趣的。这主要是因为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史存在着较大差异的,学生在刚刚接触到初中数学时,就会觉得它很新鲜,对它充满了好奇和探究欲望,如果教师在这时能够多开展一些数学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能巩固学生对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这些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但也能够发挥出不亚于课堂教学的作用,并且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学生都调动起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课外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平台,尝试着取得成功,增强自信心,促使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向前进。这样也能间接地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能够找出问题的成因,就能因地制宜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海瀚;精彩的课堂源于教师的智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02期
2、 王新安;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反思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23期
3、 张金庭;讲学情,重基础——九年级数学稳扎稳打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01期
4、 李海林;浅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的经验[J];新课程(上);2012年0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方式 学习兴趣
数学和语文、英语一直都被认为是三大主科,初中的数学学科也不例外,然而,在近些年来,这三大主科却被喻为“三座大山”,许多初中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下都很重视数学学习,每天都花了大半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在训练题上,甚至还有不少学生都报有数学培训班或者奥赛班,虽然确实是投入的许多心血,但却没有取得明显成效。这是为什么呢?不仅学生要考虑,教师也应当反复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找到一条高效快捷的学习通道。本文笔者将围绕这些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因地制宜地有效解决数学效率低的问题,完善数学教学方式。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虽然在数学教学上都创新性地改革了教学方式,例如合作—探究式学习,它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流于形式。课堂看似气氛很热闹,但是学生仍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团团转,许多学生插科打诨,课堂学习效率反而下降,这是由于学生还无法立刻适应教师的新的教学方式,没有掌握合作的技巧和能力,基础知识不牢固,又能讨论出什么新东西。
2、数学这门学科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有较好空间架构能力和较快的运算速度,所以一直以来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学学生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做题,学生可以见识到更多的不同的题型,了解不同的答题方向和策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差距不一,很多题目或是过于简单,或是过于太难,有时更是重复机械地做同一种类型的问题,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且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麻木做题,忽略了对每道题进行反思、归纳和研究,即使做再多的训练题,收效却甚微。许多学生还会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趣,并且失去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自信。
二、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措施
1、采取多种方式使学生快速融入合作探究活动
首先教师应当正确地把握新课改的纲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适应教学方式的改革,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不可少的合作探究技能。其次教师要吃透教材,对教材有总体上的把握,并达到能够灵活地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但又不脱离教材,合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最后,教师应当适当抛弃功利心切,强调学生的发展,能够科学系统地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逻辑水平,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感知知识的形成和变化发展的过程,总结其规律。
2、创建良好地师生关系
教师吸引学生的手段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有的教师以语言诙谐幽默而获得学生喜爱,有的教师以丰富的内涵取胜,有的教师以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手段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而据长期以来的观察,许多学生都是先对教师产生喜爱,才进而喜欢那门课程。所以教师应当努力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水平,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倾听他们的烦恼,既做学生的朋友,又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关心和了解学生,主动与学生交往沟通,掌握与学生交流的策略,以便在教学中寻找相同的兴趣,一起参加教学合作活动。只有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有一个轻松学习,交流意见的氛围,将乏味的数学理论变得具有吸引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共享共创。
3、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的方针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学的中心从“教”转向“学”。
首先,初中学生正是充满好奇心的阶段,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水平和对数学的感兴趣之处。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扩大化,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其次,数学教学是一个不可间断,有连贯性的过程,学生不仅是要掌握当堂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联系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的数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掌握其计算公式的原理,达到灵活应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有目标地精简教材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再次,教师应当努力营造数学教学的环境和氛围,多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方式,将一些图形结构,三角形,多边形等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将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可感的立体图形,生动地直观地表示出来,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讲解地更细致准确,使学生印象深刻。最后,学生学习既是乏味枯燥的,又可以是新奇有趣的。这主要是因为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史存在着较大差异的,学生在刚刚接触到初中数学时,就会觉得它很新鲜,对它充满了好奇和探究欲望,如果教师在这时能够多开展一些数学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能巩固学生对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这些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但也能够发挥出不亚于课堂教学的作用,并且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学生都调动起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课外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平台,尝试着取得成功,增强自信心,促使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向前进。这样也能间接地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能够找出问题的成因,就能因地制宜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海瀚;精彩的课堂源于教师的智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02期
2、 王新安;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反思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23期
3、 张金庭;讲学情,重基础——九年级数学稳扎稳打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01期
4、 李海林;浅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的经验[J];新课程(上);201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