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 敬明金

【机构】 四川省西充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近年来,高考英语越来越重视阅读能力的测试,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英语教学中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作为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切实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第一,要为学生选择好的阅读材料。
  阅读是中学生最主要的语言输入途径之一,因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选择更多的阅读材料,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好的阅读材料是有效阅读的前提。从一篇糟糕的文章中,学生读出的可能是一种挫败感,而从一篇好的文章中,学生能读到词汇、读到语法,还能读出成就感。要选择好的阅读材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首先,阅读材料要满足教学的需要。中学英语教学主要是以高考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把握高考方向,切合考试大纲来选题选材。 其次,阅读材料要具有趣味性。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更能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根据学生兴趣来选择阅读材料。特别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更应重视这一点。最后,阅读材料要多样,避免体裁和内容的单一。选材时要将不同文体,不同功能,不同题型的阅读材料要交替使用,让学生获得熟悉不同阅读材料的特点。
  第二,要上好阅读课,灵活运用阅读教学手段。
  1、熟练运用整体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整体教学模式一般分下面几个步骤: 
  ⑴略读或粗读(Skimming or Scanning):粗略地阅读全篇,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大意和轮廓及作者意图。 
  ⑵精读(Intensive Reading):找每一段落的主题句,抓细节,猜词义等细节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对文中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段落结构,分析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准确理解人物性格、事实原因、事物发展规律、作者的观点以及文章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
  ⑶熟读(Proficient Reading):详细理解全文,逐行地阅读,以掌握全部内容甚至分析语言特点等。 
  ⑷小结(Conclusion):力求从所读内容中受到启发,活跃思想,创造性地对待课文所提供的知识和结论。如果学生阅读能力较强,还可以进行课文复述,改写,以及谈对课文的感想。 
  2、根据课文不同体裁变化教学方式。分清阅读材料的体裁,了解不同体裁的结构特征,多方位地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近年来,高考题选材多样化的趋势,意味着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阅读材料的内容,而且要注重阅读材料的体裁。为了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好阅读材料,教师应根据文章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路指导。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线索(clue)和主旨大意(general idea),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觉地使用教师所教的一些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3、强化阅读练习。目前,单靠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给学生的阅读任务提出定时定量的要求,以每日两篇文章为底线。在要求学生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注意阅读的质量。教师每周可挑选出1-2篇美文,对文章的句子结构、用词、习语、词语搭配等进行简单的讲解,以达到扩充学生语言知识的目的,对于特别精彩的文章,还可以要求学生熟读,甚至背诵。
  第三,要加强阅读技巧的练习。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把阅读技巧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不是简单的词汇、句子的堆积,它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整体。一些阅读的技巧能帮助我们快速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常用阅读技巧如下:
  1、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做准备。寻找主题句, 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
  2、跳读: 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细读: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 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总之,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有效地进行教学,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