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积极心理学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以汽车区第十中学为案例
【作者】 董淑艳
【机构】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修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下面,本人就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结合一些案例,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用破窗理论 营造成长氛围 促进教师协同成长
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影响人。“破窗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潜力无限大,能力也可以是无可估量的无限大。
首先,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师团队中占优势并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就是舆论,它以议论等形式肯定或否定教师队伍中个别成员的言行乃至集体的动向。对于学校舆论,校长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因为错误的舆论活着不良的负能量的舆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良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它可以消极整个队伍的精神世界,甚至可能影响一些本想进步的年轻人。所以,为了避免各种压力导致老师们的情绪或者思想有时会出现附和盲从,每学期都会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不同类型的研修活动,比如:《师德大讲堂》《讲述身边的党员故事》《十大感动人物》“论坛交流”等师德师能培训,让老师们能够及时反思自己,纠正不良风气或者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氛围浓厚,师德高尚,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师们互相约束和支持,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其次,通过树立榜样和建立竞争机制,协同发展
每个人都有上进的心理和欲望,通过树立具有导向性的榜样,并动员宣传榜样的优秀经验,使大家明晰了学习的目标和成长的途径,在榜样的辐射带动下,大家内心的渴望得到实践的机会,那种向上的激情和欲望被唤醒,就会在互相的约束和支持中,打破相对平衡的状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互相学习、竞争和赶超的局面,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态势。
二、用赏识理论 搭建有效平台 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青年教师,对岗位热情有余,但缺少经验和发展规划,因此利用积极心理学赏识教育策略,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激发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与自觉性,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的教育形式,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具体来说。
案例1:有一位数学老师上班有几年,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成长,我听过她的几节课,感觉这位老师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于是我和教研员协商给她一次做课的机会,让教研员去表扬她、鼓励她,让她自己感受到自身有优秀的品质和能力,让自己感受到别人对她的羡慕和赞扬,内心里自发的形成“我能行”的心理暗示。于是我、教研员联手搭建了又一节公开课,后来又一次联手让这位老师自信满满的上了一节区级研讨课,接下来不用我去搭建平台,而是自己抢机会展风采,还在各类大赛屡获佳绩。
2007年任职以来,赏识理论助我培养了不少青年教师,像在大赛中失利而失去信心的老师、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快速成长的老师等等。
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向善向美,因此一批年轻人快速成长了起来。
三、用期望理论 构建发展规划 助推教师梯队发展
在很多次的各级各类的大会上,我都宣传和宣读我校优秀教师所占比例在全区榜首,让老师们深感身处优秀的团队之中,诱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产生值得骄傲的心理暗示和更加积极向上的情绪,获得被期望发展的渴望。在这样的大的积极背景下,为每一个教研组和每一位老师设计发展规划,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优势在原有基础上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促使每一位老师从不同维度得到发展,使整个学校的教师团队梯队成长,优化学校教师队伍。
案例2:有一位语文老师,由于自身条件决定,从学科角度发展不很容易。在多次的谈话中,我也深感惋惜,但是仍然很自信的鼓励并期望她很好的发展。学校的的需要近几年承担了班主任工作,我发现她对班主任工作有独到的见解,也有很广泛的阅读和学习,因此也积累了很多优秀班主任的实践经验,更是很有方法和策略,于是就让她从“班主任工作”中做出成绩,发展自己。几年来,取得了显著地成绩,如今已经被评为长春市优秀班主任。每个人都有特长,充分挖掘特长、给她一次机会,她可能就会还你一个惊喜。
总之,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积极心理的意义不可估量,我会在今后的工作更加深入的学习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推进整个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
下面,本人就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结合一些案例,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用破窗理论 营造成长氛围 促进教师协同成长
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影响人。“破窗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潜力无限大,能力也可以是无可估量的无限大。
首先,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师团队中占优势并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就是舆论,它以议论等形式肯定或否定教师队伍中个别成员的言行乃至集体的动向。对于学校舆论,校长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因为错误的舆论活着不良的负能量的舆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良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它可以消极整个队伍的精神世界,甚至可能影响一些本想进步的年轻人。所以,为了避免各种压力导致老师们的情绪或者思想有时会出现附和盲从,每学期都会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不同类型的研修活动,比如:《师德大讲堂》《讲述身边的党员故事》《十大感动人物》“论坛交流”等师德师能培训,让老师们能够及时反思自己,纠正不良风气或者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氛围浓厚,师德高尚,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师们互相约束和支持,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其次,通过树立榜样和建立竞争机制,协同发展
每个人都有上进的心理和欲望,通过树立具有导向性的榜样,并动员宣传榜样的优秀经验,使大家明晰了学习的目标和成长的途径,在榜样的辐射带动下,大家内心的渴望得到实践的机会,那种向上的激情和欲望被唤醒,就会在互相的约束和支持中,打破相对平衡的状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互相学习、竞争和赶超的局面,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态势。
二、用赏识理论 搭建有效平台 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青年教师,对岗位热情有余,但缺少经验和发展规划,因此利用积极心理学赏识教育策略,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激发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与自觉性,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的教育形式,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具体来说。
案例1:有一位数学老师上班有几年,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成长,我听过她的几节课,感觉这位老师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于是我和教研员协商给她一次做课的机会,让教研员去表扬她、鼓励她,让她自己感受到自身有优秀的品质和能力,让自己感受到别人对她的羡慕和赞扬,内心里自发的形成“我能行”的心理暗示。于是我、教研员联手搭建了又一节公开课,后来又一次联手让这位老师自信满满的上了一节区级研讨课,接下来不用我去搭建平台,而是自己抢机会展风采,还在各类大赛屡获佳绩。
2007年任职以来,赏识理论助我培养了不少青年教师,像在大赛中失利而失去信心的老师、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快速成长的老师等等。
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向善向美,因此一批年轻人快速成长了起来。
三、用期望理论 构建发展规划 助推教师梯队发展
在很多次的各级各类的大会上,我都宣传和宣读我校优秀教师所占比例在全区榜首,让老师们深感身处优秀的团队之中,诱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产生值得骄傲的心理暗示和更加积极向上的情绪,获得被期望发展的渴望。在这样的大的积极背景下,为每一个教研组和每一位老师设计发展规划,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优势在原有基础上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促使每一位老师从不同维度得到发展,使整个学校的教师团队梯队成长,优化学校教师队伍。
案例2:有一位语文老师,由于自身条件决定,从学科角度发展不很容易。在多次的谈话中,我也深感惋惜,但是仍然很自信的鼓励并期望她很好的发展。学校的的需要近几年承担了班主任工作,我发现她对班主任工作有独到的见解,也有很广泛的阅读和学习,因此也积累了很多优秀班主任的实践经验,更是很有方法和策略,于是就让她从“班主任工作”中做出成绩,发展自己。几年来,取得了显著地成绩,如今已经被评为长春市优秀班主任。每个人都有特长,充分挖掘特长、给她一次机会,她可能就会还你一个惊喜。
总之,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积极心理的意义不可估量,我会在今后的工作更加深入的学习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推进整个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