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用好态度燃亮学生心中希望的灯

【作者】 郑芙花

【机构】 甘肃民乐四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好坏决定着学生学习生活是否有信心,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谨小慎微,端正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从而点亮学生心中希望的灯。
       关键词:教师的态度     影响     肯定    信任   理解   
        从教这么多年,让我觉得我们教师实在富有神通。每一年教那么多的孩子,教这么多年,这些孩子可能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但他们会无条件地听我们老师的话;逢年过节,他们可能会忘记问候自己的亲人朋友,但总不忘给我们老师捎来真诚纯洁的问候;无论什么时候碰到以前教过的学生,他们总能将自己和老师的那段过往讲得传神逼真,好似今生都不会忘记。这让我想起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的一段话:“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其实古诺特博士说的正是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成长的影响非常大。学生对老师的记忆之所以会那么刻骨铭心,我觉得主要是老师当初对待他的态度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教师要用自己主观的好态度来点亮学生心中希望的灯。
        一、教师的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行为结果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底线是要避免对学生支配、冷漠、贬低等负面影响,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民主的精神、探究的思想,建立基于尊重体现发展精神的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才会点亮学生心中希望的灯。学生有了希望,生活才有方向;学生有了信心,生活才有意义。所以,教师的态度决定学生的一切。
        二、教师态度的表现方式及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在不时和学生的合作中进行的,也就是说教师的好多行为态度的对象就是学生,那我们教师怎样让自己的态度成为学生成长路上希望的蜡烛呢?我觉得有四种方式:一是用眼神传达你对他的信任;二是用语言传达你对他的肯定;三是用动作传达你对他的重视;四是用情绪传达你对他的理解。
        1. 用眼神传达你对他的信任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有时,教师即使不说话,用眼神一样能让学生周身感觉到你对他的信任。所以教师讲课时,眼睛应该时刻与全体学生保持交流,使坐在角落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看见我了,老师在跟我点头呢!”“老师相信我,他好像要我放心发言。”课余时间见到学生的一个优秀的表现,用眼神告诉他“你真可爱!”面批学生的一份作业,用眼神告诉他“你做的真好!”或者“相信你下次会做得好。”这样,学生的生活中始终有相信他的老师,他就不会放弃自己。
        2. 用语言传达你对他的肯定
        “语言是心灵的图画”。教师的语言将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所以,教师说话要慎之又慎。如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用鼓励性、期望性的语言:“你一定会做得很好!”“这次你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学生回答正确时,应该用肯定性、赞扬性的语言:“你的发言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谢谢你!”“用词特别讲究,简单又不失生动。”学生回答不对时,应该用谅解性、引导性的语言:“可能语言还没有逻辑好,再想一想就更准确了!”“没关系,暴漏自己的问题也是很好的学习,我喜欢你的勇敢。”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中感受到你对他的肯定。
         3. 用动作传达你对他的重视
        我前面说过老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其中就包括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有一次,我儿子给我讲他的英语老师给学生面批作业的事。他说英语老师在给每个学生面批作业,大多数同学做得比较好,老师边阅边表扬了他们,并能轻轻地将学生的作业本放在学生的桌子上。受到表扬的孩子都很高兴。但到他的同桌面批作业时,不知道是字没写好,还是有错题,老师拿起本子看了一眼,二话没说就把他同桌的本子恨恨地摔在了桌子上走过去了。他同桌当场就泪流满面了。他还说,他的同桌从此特别害怕上英语课,也不喜欢英语老师,也不教英语作业。我儿子多次提到他同桌当时羞愧难当的表情,使我触动很大。老师如此随意的一个动作在孩子心中产生的影响有多么不一样啊,我们真的应该慎言慎行, 谨小慎微,因为我们要制造的是有情感、有思想、有自尊、有爱和恨的产品----人。可能就因为老师放本子的动作创达出来很不好的态度,让这个孩子觉得老师不重视自己,于是会破罐子破摔,从此不再进步。 
        4. 用情绪传达你对她的理解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校园生活的陪伴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师生实际并不平等,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又具有象征或符号意义。那么,学生们当然会“在乎”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也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所以教师要用自己阳光的心态,积极的态度来影响学生。
        学生取得了成功,教师要一览无余地表现出自己的喜悦的情绪。因为你理解此时的他有多么激动。学生受到了打击,教师要毫无顾虑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为他头疼为他忧,因为你理解此时的他有多么沮丧。这样之后你告诉他们“胜不骄,败不馁”时,他们才能破涕而笑,感激地接受。最终你教会了学生健康、乐观的生活方式。
        结束语: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也许会使一部分从教者厌烦,失去耐心,但也正是这一特殊性要求教师要有博爱之心。至少在自己从教期间端正自己主观的对待学生的态度。不要有意偏爱自认为优秀的孩子,不要轻视那些学习成绩滞后的孩子,不要忽略那些平淡无奇的孩子。我们要知道,在生命的百花园里,奇花异草自有它盛开的时令。今天你没有看到它开花,是因为它还没有到开花的时候,也许它独独“将自己许给了冬天的白雪”也不一定呢,只要我们教师用好的态度点亮学生心中希望的灯,待到别花开尽时,他们可能会尽吐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