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激发中学高效发展的研究

【作者】 胡文忠

【机构】 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应试教育”下的中学校园,普遍缺乏生命的活力和张力,影响了高效课堂改革发展。要创建生命勃发的高效课堂,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营造生命发展的大环境和思想文化氛围,关爱师生幸福健康和生命质量,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激励师生高效灵动,激扬创造的能量,激发生命的火焰,让中学的高效课堂充满活力,更加蓬勃发展。
  关键词:激发  高效课堂  发展  研究
  课堂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而高效课堂的构建更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打造高效愉悦课堂一直是我校不懈的追求。我认为,一切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上,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教育因为生命而产生,生命随着教育而成长。“让每一个生命得到尊重”“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绝伦”【1】。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是人,教育的核心和动力是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还是取决于人。因此,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关键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尊重人的权利, 重视人的价值, 维护人的尊严;就是要求一切活动都始终围绕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来展开, 以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求为依归。而高效课堂的真谛,就是开发师生天赋无限潜能,激发材质极限能量,在生命的课堂蓬勃发展。因此,我们的校园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为教师的幸福成功树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让校园成为激发生命蓬勃发展的生态园。
  一、解放教育思想,开发教师资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石。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确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近代教育学家魏源说得好: “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教孩子三年,要为孩子想三十年”【2】。惟尽知已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惟不恃已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作为学校领导,首先就要率领教师占领当代教育理念的先机和高效课堂的前沿。2010年我校在教育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领导带队将一线教师分三批赴江苏杨思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全面掀起了学习杨思的课改高潮;不再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克服了“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把“课堂”变“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2011年我又组织学校领导、备课组长和学科带头人到西工大附中学习集体备课经验,使我校的集体备课的导学案重“学”,讲学稿重“讲”;导学案服务于学生,讲学稿方便于教师;导学案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学稿重在对知识的传授;从而开启了高效备课的新时代。2013年,我又组织了50多名教师前往蒲城县桥山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大幅提高。让理念落地,转化成课堂教学行为才能让理念“鱼游大海”,又把我校的高效课堂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如果我们想成为教育的大家和思想理念的提升者,就必须成为教师幸福成功和学生生命发展的坚定引导者!让教师享受专业发展的幸福 ,让学生绽放生命成长的美丽,是我们校长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给学校带来长远的发展空间,具有教育战略价值;具有延展性的生命关爱,可使学校明确了更有生命力的发展方向。
  二、关注师生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的创造能量,是高效课堂的灵魂。
  (一)校长更要关爱师生幸福健康和生命质量,这是健康生命亢奋发展的硬道理。
  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是以爱为基础的事业,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教师和学生应共同享受成长的健康和幸福。校长对师生身心健康的关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情怀。生命质量直接影响师生今天的健康成长和明天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学生未来生命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为学生的人生幸福服务”“不仅要为未来的人生幸福服务,而且要为当下此刻的人生幸福服务”。            
  学校可以设立身体健康奖、心理健康奖,关注生命发展奖等,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目前教师负担重,压力大,缺乏锻炼,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更有职业病缠身;学生戴眼镜的多,弯腰驼背的多,心理困惑脆弱的多,年纪小身心老的多。为了追求单一的教学质量,师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活幸福指数明显降低。因此,要倡导“幸福健康”发展理念,制定健康达标指标,举办师生音乐舞会,召开师生运动会、教师文学大赛、演讲赛辩论赛、师生营养餐制作大赛等等,尽情释放病弱的阴霾,形成“人人上进快乐,个个幸福健康”晴朗局面。
  (二) 校长要学校积极创设温馨校园,让师生感到教育的幸福。
  在学年初优先考虑长期担任班主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优先考虑花少的时间获取好的教育质量的教师,优先考虑全面把握学科知识的教师,优先考虑在学校、在课堂中把学生教会教好的教师。让师生感到校园其实也是一个温馨的家,可以健康生活,享受快乐和成功,把奉献作为一种幸福一种美好的享受,心甘情愿的投身课堂,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真正感到献身教育的自尊感成就感,情愿为学生的快乐幸福而成功幸福的奋斗!温馨校园建设是学校精神、学校环境和学校形象的集中体现。优秀的校园文化表达了教师、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深深地熔铸在校园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校长要要让每个孩子能够随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健康幸福的生长,把富有内涵的幸福校园,内化成师生的精神力量和坚定地奋斗目标。
  (三)校长要创设校园活动载体,激发学生的创造能量
  学校领导、党团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都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是高效课堂的具体方法和思路。我们相信学生是“师德”,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利用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为了课堂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我们注重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身动、心动、神动参与,增加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今年在全校运动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会议的主持、领导的致辞、播音审稿、大会的总结、大会的颁奖等诸多环节,全都是学生自己动脑书写,自己动口演说,亲临参与完成的,开发了学生的无限创造性。今年教师节文艺汇演都是在放暑假前学校和班级动员学生自主参与,自由合作,自编自导自演完成,结果一台复杂多样的文艺大汇演异彩纷呈、完全由学生创新打造完(下转第55页)(上接第15页)成。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周一升旗仪式、每天清晨的“疯狂英语”、每天的晚点“暮思”,我们都给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舞动青春的展示平台,是他们敢想敢说敢演敢为。我们找到了课堂这个能动的“支点”,便能撬动课堂这个“地球”,这个支点就是让学生尽情的展示自我的价值和智慧。
  三、创设开放活力“学堂”,实现师生高效灵动,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在实施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我们“功在课外”,开发教师资源,搭建学生展示平台,就是想凝聚课堂的正能量,是课堂高效“水到渠成”。在课堂上,我校确立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三个改变:一是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二是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三是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在我校教师成为“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教师还应当是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教师让学习目标成为贯穿每堂课的的主线和灵魂,通过四级目标,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的导学,使学生身动、心动、神动,激励学生肯学、想学、学会、会学和立志学,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达到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和互动的乐园。
  一些中学的高效课堂,在坚持不懈学“洋思”赶“桥山“的高效课堂的基础上,还系统研究“三三六”“杜郎口模式”、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和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模式,基本确立了预习交流,确定目标;分配任务、立体教学;完成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师生互动;串插巩固,全面掌握;达标测评,检查验收的课堂结构课堂形式。我们倡导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呈现出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结构。激励师生共振互动,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课堂氛围浓烈高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   
  因此,一节高效课,它凝聚了教育的正能量,是教师、学生和学堂合力打造而成的,更是师生情感和智慧的结晶。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教室即成长。产品是课堂,模式出效益,流程生能力。我们将以灵活多样的互动形式,以和谐的民主氛围,开放的合作,积极主动的探究,创造教学相长和师生共振的互动效果,多轮驱动凝聚着教育正能量,众人划桨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效力。
  参考文献:
  【1】段艳慈,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29期。
  【2】赵丰平,高效课堂探索[J],《中小学管理》,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