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解析“西游记取经团队”——《职业素养》相关课程教学理论分享
【作者】 朱玉茹
【机构】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以“西游记取经团队”结合西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解析职业与需求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在职场中定位职业角色,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西游记取经团队”五位成员的职业需求和职业选择的教学理论,能够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定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取经团队;马斯洛;职业角色;教学理论;
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课程,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中是必开的。这些课程无论内容安排、整体布局、侧重点有何不同,但是关于“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在团队中如何定位自己的职业角色”,都是必然要面对和必须给学生分析透彻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正确的职业观念的形成,是其他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理念形成的基础。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泛泛而谈,只是讲授概念和理论,容易流于说教,学生不易入脑,更不易入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从“西游记取经团队”中,结合西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解析职业与需求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如何在职场中定位自己的职业角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相关教学理论与广大教师交流分享。
在现代语境中,《西游记》的故事,就是讲述一个由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还有一匹由小白龙变幻而成的“白龙马”组成的“4+1”取经团队,他们分工协作,历经磨难,最终成功取得了真经,即最后获得了事业成功的故事。《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小白龙,在取经的任务中承担了不同的责任,完成了不同的任务。他们表现出的对“取经”这一任务的需求和理解不同,于是也就选择和充当了不同的职场角色。
一、职业的需求决定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角色的选择与定位
在为了实现团队共同的奋斗目标——“求取真经”的过程中,五位不同的团队成员,表现出了在“取经”这一共同的事业中,迥然不同的职业行为和鲜明的职场特征。如,贪吃贪睡、简单快乐的猪八戒;以和为贵,任劳任怨的沙和尚;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小白龙;信仰坚定、使命感强的唐僧;能力超强、忠心耿耿的孙悟空。为什么团队的五位成员,在其工作态度和职场特征上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呢?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可以对此作出科学的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解释人的行为动机时认为,一个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其最根本的动力来自需求。而需求的不同,也导致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态度的差异。不同的职业需求,决定了在职场中的追求不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人的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即职业需求决定职业行为与特征。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需求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根本的动机。在这方面,最权威和最为世界所认可的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他最著名的的心理学理论就是“需求层次理论”。在此理论中,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从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生理需求。一个人是最基础的需求,是生理需求。简单的说,就是人首先要得到食物、水、睡眠、生理等方面需求的满足;第二层次,安全需求。即一个人需要有稳定的职业,可靠的收入,安定的生活,社会福利的保障等等;第三层次,爱与归属的需求。希望获得亲情、友情、爱情,得到温暖和信任;第四层次,尊重需求。希望获得荣誉、地位、他人的尊重等方面的需求;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它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个体通过努力,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潜能,使自身趋于完美,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的需求。
以上五个层次的需求,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关注度最高的需求层次会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因此,对应到职场中,一个人对职业的需求更多的对应在哪个层面上,也就会决定其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角色的选择与定位。
二、五位取经成员的需求与在职场充当的角色
在西天取经的五人团队中,五位成员分别对上述哪个层面的需求关注度最高呢?不同的需求关注,对他们的取经“职业生涯”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猪八戒与生理需求。在取经团队中,猪八戒是最贪吃贪睡的,也就是说,他最关注生理层面需求的满足。所以他在取经团队中表现出来职业行为和工作作风更多的是,走到哪里都首先考虑吃的,只要能能吃饱就很快乐。在工作上,则能偷懒就偷懒,能少一事就少一事。当然,他也有他的优点,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者常乐”,因为最低层次的需求也是最容易满足的,所以,猪八戒式的职场人,虽然追求不高,但往往简单而快乐,有好人缘,是团队的开心果。
沙和尚与安全需求。对于这一层次需求最关注的,是沙僧。沙僧原是玉皇大帝身边的卷帘将,因不小心打破琉璃盏,被贬流沙河。也许正是由于不小心犯下大错的经验教训,促成了沙僧做事“谨小慎微”,“安全第一”的理念,并且,沙僧是最害怕取经失败的。因为,假如取经失败,唐僧可以回长安继续做和尚,孙悟空可以回花果山,猪八戒可以回高老庄,小白龙可以回龙宫,只有沙僧无处可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沙僧最希望取经任务成功,以使自己的未来得到保障。团队安全有序的发展,是自己获得安全感的基础和前提。由于沙僧对安全的强烈需要,形成了他以和为贵,顾全大局的价值观,团队出现矛盾时,他积极协调,为化解矛盾而努力,并为整个团队做好后勤保障,表现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职业行为和工作作风。
小白龙与归属需求。社会交往需求,也叫归属需求,对于这个层面相对需求度高的是小白龙。小白龙出身龙王世家,是龙王的三太子,由于玩过了火,烧毁了殿上玉皇大帝赐的明珠,犯下死罪,一夜之间由地位显赫的龙太子变成了阶下囚,后得观世音点化,化身白龙马,加入了唐僧的取经团队,才得以脱离困境。对于小白龙来说,可以说是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因此,亲情、友情等归属感的需求就显得格外强烈。在一个职业团队中,这样的成员属于浪子回头的类型,会把工作当成一种修炼,虽然默默无闻,但却忠心耿耿,甚至可以在团队陷入绝境时,出谋划策,挺身而出。
唐僧与尊重需求。这个层面的需求包括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完成使命而获得荣誉,取得稳定的社会地位,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等。对这一层面需求度最高的是团队首领——唐僧。唐僧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最需要得到“徒弟”也就是下属的尊重和信任,并通过自己坚定的信念,带领这个团队完成“取经”的工作任务,不负佛祖和皇帝的重托,完成普度众生的使命。因此,在职业团队中,唐僧作为领导者,起着把握方向、坚定信念的核心领导作用。
孙悟空与自我实现需求。第五个层次,也是人的需求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通常能够达到这一境界,做到自我实现的人,都有超乎寻常的能力或者毅力,他们要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价值。对于这一层面需求度最高的,当之无愧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孙悟空是典型的职场精英,个人能力超强,有着能识别妖怪的火眼金睛,七十二般变化的技巧,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的速度,被师傅念紧箍咒念得死去活来依然不离不弃,忠心耿耿的赤子之心。当然,孙悟空式的职场人,也往往存在个性极强,不好管理等缺陷。加入唐僧的取经团队,对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的对孙悟空来说,是获得新生,重新证明自己价值的途径。他要由一个从石缝中蹦出的“草根”,不被仙界认可的妖怪,正式成为仙界的一员,从而完成自我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
三、结语:《西游记》取经团队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定位的启示
前不久,央视做了一个访谈节目,访谈对象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营教育集团——新东方的CEO俞敏洪以及阿里巴巴的CEO马云。访谈中主持人问:“如果要从《西游记》团队中选择合作伙伴的话,你会选择谁呢?”马云选择了沙僧和猪八戒,俞敏洪选择了沙僧和孙悟空。这样的选择告诉我们:首先,沙僧式的任劳任怨,以和为贵,顾全大局的职场人,是受到职业团队普遍欢迎的人选;其次,因为马云在团队中,本身就像孙悟空的角色,所以,他更倾向于选择平和、幽默、有喜感、容易满足没多少欲望的猪八戒,使创业的艰苦过程,能够多些轻松与欢乐。而俞敏洪在团队中更像是信念坚定、为人慈善忠厚的唐僧,所以他更倾向于选择孙悟空式的人物,弥补团队能力上的欠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团队中,或者大而化之,在以后要进入的职场中,大抵可以发现以上五种类型的职业人。在职业中,只求温饱,但是容易满足,乐天幽默的八戒式职业人;把职业当成可以满足自己安全的需要,因此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沙僧式职业人;在团队职场希望找到亲情、友情等归属感,收敛锋芒,默默奉献的小白龙式职场人;希望获得成就、荣誉和尊重的如唐僧般职场领导者;追求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实现的孙悟空式的职场精英。这五种职业人,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有其优点和缺陷,在职场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无论哪一种都是不可或缺的。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解析“西游记取经团队”五位成员的职业需求和职业选择的教学理论,能够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定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2]张凯.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提升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效用[J].科技展望,2014,(22).
作者简介:朱玉茹(1972-),女,汉族,江苏铜山人,硕士,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发展哲学。
关键词:取经团队;马斯洛;职业角色;教学理论;
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课程,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中是必开的。这些课程无论内容安排、整体布局、侧重点有何不同,但是关于“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在团队中如何定位自己的职业角色”,都是必然要面对和必须给学生分析透彻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正确的职业观念的形成,是其他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理念形成的基础。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泛泛而谈,只是讲授概念和理论,容易流于说教,学生不易入脑,更不易入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从“西游记取经团队”中,结合西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解析职业与需求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如何在职场中定位自己的职业角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相关教学理论与广大教师交流分享。
在现代语境中,《西游记》的故事,就是讲述一个由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还有一匹由小白龙变幻而成的“白龙马”组成的“4+1”取经团队,他们分工协作,历经磨难,最终成功取得了真经,即最后获得了事业成功的故事。《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小白龙,在取经的任务中承担了不同的责任,完成了不同的任务。他们表现出的对“取经”这一任务的需求和理解不同,于是也就选择和充当了不同的职场角色。
一、职业的需求决定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角色的选择与定位
在为了实现团队共同的奋斗目标——“求取真经”的过程中,五位不同的团队成员,表现出了在“取经”这一共同的事业中,迥然不同的职业行为和鲜明的职场特征。如,贪吃贪睡、简单快乐的猪八戒;以和为贵,任劳任怨的沙和尚;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小白龙;信仰坚定、使命感强的唐僧;能力超强、忠心耿耿的孙悟空。为什么团队的五位成员,在其工作态度和职场特征上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呢?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可以对此作出科学的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解释人的行为动机时认为,一个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其最根本的动力来自需求。而需求的不同,也导致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态度的差异。不同的职业需求,决定了在职场中的追求不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人的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即职业需求决定职业行为与特征。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需求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根本的动机。在这方面,最权威和最为世界所认可的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他最著名的的心理学理论就是“需求层次理论”。在此理论中,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从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生理需求。一个人是最基础的需求,是生理需求。简单的说,就是人首先要得到食物、水、睡眠、生理等方面需求的满足;第二层次,安全需求。即一个人需要有稳定的职业,可靠的收入,安定的生活,社会福利的保障等等;第三层次,爱与归属的需求。希望获得亲情、友情、爱情,得到温暖和信任;第四层次,尊重需求。希望获得荣誉、地位、他人的尊重等方面的需求;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它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个体通过努力,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潜能,使自身趋于完美,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的需求。
以上五个层次的需求,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关注度最高的需求层次会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因此,对应到职场中,一个人对职业的需求更多的对应在哪个层面上,也就会决定其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角色的选择与定位。
二、五位取经成员的需求与在职场充当的角色
在西天取经的五人团队中,五位成员分别对上述哪个层面的需求关注度最高呢?不同的需求关注,对他们的取经“职业生涯”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猪八戒与生理需求。在取经团队中,猪八戒是最贪吃贪睡的,也就是说,他最关注生理层面需求的满足。所以他在取经团队中表现出来职业行为和工作作风更多的是,走到哪里都首先考虑吃的,只要能能吃饱就很快乐。在工作上,则能偷懒就偷懒,能少一事就少一事。当然,他也有他的优点,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者常乐”,因为最低层次的需求也是最容易满足的,所以,猪八戒式的职场人,虽然追求不高,但往往简单而快乐,有好人缘,是团队的开心果。
沙和尚与安全需求。对于这一层次需求最关注的,是沙僧。沙僧原是玉皇大帝身边的卷帘将,因不小心打破琉璃盏,被贬流沙河。也许正是由于不小心犯下大错的经验教训,促成了沙僧做事“谨小慎微”,“安全第一”的理念,并且,沙僧是最害怕取经失败的。因为,假如取经失败,唐僧可以回长安继续做和尚,孙悟空可以回花果山,猪八戒可以回高老庄,小白龙可以回龙宫,只有沙僧无处可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沙僧最希望取经任务成功,以使自己的未来得到保障。团队安全有序的发展,是自己获得安全感的基础和前提。由于沙僧对安全的强烈需要,形成了他以和为贵,顾全大局的价值观,团队出现矛盾时,他积极协调,为化解矛盾而努力,并为整个团队做好后勤保障,表现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职业行为和工作作风。
小白龙与归属需求。社会交往需求,也叫归属需求,对于这个层面相对需求度高的是小白龙。小白龙出身龙王世家,是龙王的三太子,由于玩过了火,烧毁了殿上玉皇大帝赐的明珠,犯下死罪,一夜之间由地位显赫的龙太子变成了阶下囚,后得观世音点化,化身白龙马,加入了唐僧的取经团队,才得以脱离困境。对于小白龙来说,可以说是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因此,亲情、友情等归属感的需求就显得格外强烈。在一个职业团队中,这样的成员属于浪子回头的类型,会把工作当成一种修炼,虽然默默无闻,但却忠心耿耿,甚至可以在团队陷入绝境时,出谋划策,挺身而出。
唐僧与尊重需求。这个层面的需求包括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完成使命而获得荣誉,取得稳定的社会地位,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等。对这一层面需求度最高的是团队首领——唐僧。唐僧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最需要得到“徒弟”也就是下属的尊重和信任,并通过自己坚定的信念,带领这个团队完成“取经”的工作任务,不负佛祖和皇帝的重托,完成普度众生的使命。因此,在职业团队中,唐僧作为领导者,起着把握方向、坚定信念的核心领导作用。
孙悟空与自我实现需求。第五个层次,也是人的需求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通常能够达到这一境界,做到自我实现的人,都有超乎寻常的能力或者毅力,他们要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价值。对于这一层面需求度最高的,当之无愧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孙悟空是典型的职场精英,个人能力超强,有着能识别妖怪的火眼金睛,七十二般变化的技巧,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的速度,被师傅念紧箍咒念得死去活来依然不离不弃,忠心耿耿的赤子之心。当然,孙悟空式的职场人,也往往存在个性极强,不好管理等缺陷。加入唐僧的取经团队,对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的对孙悟空来说,是获得新生,重新证明自己价值的途径。他要由一个从石缝中蹦出的“草根”,不被仙界认可的妖怪,正式成为仙界的一员,从而完成自我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
三、结语:《西游记》取经团队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定位的启示
前不久,央视做了一个访谈节目,访谈对象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营教育集团——新东方的CEO俞敏洪以及阿里巴巴的CEO马云。访谈中主持人问:“如果要从《西游记》团队中选择合作伙伴的话,你会选择谁呢?”马云选择了沙僧和猪八戒,俞敏洪选择了沙僧和孙悟空。这样的选择告诉我们:首先,沙僧式的任劳任怨,以和为贵,顾全大局的职场人,是受到职业团队普遍欢迎的人选;其次,因为马云在团队中,本身就像孙悟空的角色,所以,他更倾向于选择平和、幽默、有喜感、容易满足没多少欲望的猪八戒,使创业的艰苦过程,能够多些轻松与欢乐。而俞敏洪在团队中更像是信念坚定、为人慈善忠厚的唐僧,所以他更倾向于选择孙悟空式的人物,弥补团队能力上的欠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团队中,或者大而化之,在以后要进入的职场中,大抵可以发现以上五种类型的职业人。在职业中,只求温饱,但是容易满足,乐天幽默的八戒式职业人;把职业当成可以满足自己安全的需要,因此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沙僧式职业人;在团队职场希望找到亲情、友情等归属感,收敛锋芒,默默奉献的小白龙式职场人;希望获得成就、荣誉和尊重的如唐僧般职场领导者;追求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实现的孙悟空式的职场精英。这五种职业人,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有其优点和缺陷,在职场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无论哪一种都是不可或缺的。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解析“西游记取经团队”五位成员的职业需求和职业选择的教学理论,能够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定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2]张凯.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提升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效用[J].科技展望,2014,(22).
作者简介:朱玉茹(1972-),女,汉族,江苏铜山人,硕士,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发展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