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刍议情感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作者】 尚积成
【机构】 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科素质主要包括知与情两方面:知即认知,情即情感。积极情感作为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长时间调查发现,相当大部分的高中学生都害怕数学,觉得数学枯燥,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对目前数学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感到不满意,期待课堂上师生间有更多的情感交流。因此,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好情感教育,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实施策略
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推动剂。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健康感到愉快的教育。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处在人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有着丰富的内心活动和复杂的情感体验。在新课程深入实施的今天,如何将学生情感思想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培养,实现学生学习情感的良好形成,是广大教师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任务和课题之一,已经成为教师进行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本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学生情感思想的有效培养。
一、转变教师观念,认识情感教育的价值
新教材已明确把学生数学素养,分解为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相对于过去偏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来说,它提示我们在数学科学素养的构成中,知识不是惟一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三分天下”。因此我们现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特别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这需要我们的老师转变观念。很多老师在转变观念上是被动的,主要原因在于没充分认识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的价值。
1.情感教育使课堂教学更富人情味,更容易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有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对数学的看法越来越理性,可以说没有一点的人情味。课堂上,一个新的内容,接下来就是练习,数学的反馈又是这样的迅速,每天都是鲜红的“√、×”,枯燥的答案令人感到疲惫,学生没法去理解分析题目,教师的讲解显得太乏力,太苍白。所以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数学,老师需要经过情感的处理,给纯数学加入一点人情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数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气氛才会更好。
2.情感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多年来我国学生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屡次夺冠,但我国本土至今仍没有人摘取诺贝尔奖的桂冠。据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个资深的奥数教练介绍,他们学校这几年培养了好几个奥数金牌,但他们最终都没有选择把数学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他们有那么好的数学根基,最终却放弃数学,实在令人惋惜。从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训练学生解题技巧方面很成功,但在开展情感教育方面却十分不理想。试想,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跟数学建立了深厚感情,必然会有浓厚的兴趣和持续的动力去挑战学科的困难,自然就会把数学作为终身的专业,也许祖国会因此多了几位杰出数学家。因此,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
二、让情感教育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然而在多年来的数学教学中,智育至上,考试至上,分数至上,大部分学生以失败的心态对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受到挫伤,自信心受到严重摧残,数学成为一部分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一个障碍。学生十之八九怕数学,学习数学自信心严重不足,反映了数学教学中严重的情感缺失。因此,数学课堂中需要加强情感教育,用强烈的情感来激励学生学好数学。例如,学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统计一下自己家庭过年时的开支情况,统计班上同学家购置手机、电脑的数据,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与前几年作比较,分析数据增长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以及学习数学的成功和自信。
三、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加大感情投入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重点在于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学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要善待每一名学生,做他们关怀体贴、博学多才的朋友,做他们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亲其师而信其道”“厌其师而弃其道”,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善待理解每一名学生,这是为师的底线和基本原则,而高素质、时代感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正逐渐成为学生欣赏崇拜的对象,现在,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教师正从“讲”师变为“导师”,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形成,总而言之,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学术功底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平等对话。
总之,情感因素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介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积极情感作为重要的教育动力,使高中数学学习充满趣味,使高中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激情,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一线教师要不断探索用最科学的方法探寻激发和利用学生情感的规律和途径,从而完善教学目标,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嵇宽庆.高中数学教学情感教育策略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01
[2]钱卫云.浅谈情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与研究》,2012.06
[3]贺兵.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2012.02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实施策略
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推动剂。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健康感到愉快的教育。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处在人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有着丰富的内心活动和复杂的情感体验。在新课程深入实施的今天,如何将学生情感思想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培养,实现学生学习情感的良好形成,是广大教师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任务和课题之一,已经成为教师进行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本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学生情感思想的有效培养。
一、转变教师观念,认识情感教育的价值
新教材已明确把学生数学素养,分解为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相对于过去偏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来说,它提示我们在数学科学素养的构成中,知识不是惟一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三分天下”。因此我们现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特别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这需要我们的老师转变观念。很多老师在转变观念上是被动的,主要原因在于没充分认识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的价值。
1.情感教育使课堂教学更富人情味,更容易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有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对数学的看法越来越理性,可以说没有一点的人情味。课堂上,一个新的内容,接下来就是练习,数学的反馈又是这样的迅速,每天都是鲜红的“√、×”,枯燥的答案令人感到疲惫,学生没法去理解分析题目,教师的讲解显得太乏力,太苍白。所以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数学,老师需要经过情感的处理,给纯数学加入一点人情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数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气氛才会更好。
2.情感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多年来我国学生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屡次夺冠,但我国本土至今仍没有人摘取诺贝尔奖的桂冠。据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个资深的奥数教练介绍,他们学校这几年培养了好几个奥数金牌,但他们最终都没有选择把数学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他们有那么好的数学根基,最终却放弃数学,实在令人惋惜。从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训练学生解题技巧方面很成功,但在开展情感教育方面却十分不理想。试想,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跟数学建立了深厚感情,必然会有浓厚的兴趣和持续的动力去挑战学科的困难,自然就会把数学作为终身的专业,也许祖国会因此多了几位杰出数学家。因此,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
二、让情感教育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然而在多年来的数学教学中,智育至上,考试至上,分数至上,大部分学生以失败的心态对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受到挫伤,自信心受到严重摧残,数学成为一部分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一个障碍。学生十之八九怕数学,学习数学自信心严重不足,反映了数学教学中严重的情感缺失。因此,数学课堂中需要加强情感教育,用强烈的情感来激励学生学好数学。例如,学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统计一下自己家庭过年时的开支情况,统计班上同学家购置手机、电脑的数据,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与前几年作比较,分析数据增长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以及学习数学的成功和自信。
三、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加大感情投入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重点在于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学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要善待每一名学生,做他们关怀体贴、博学多才的朋友,做他们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亲其师而信其道”“厌其师而弃其道”,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善待理解每一名学生,这是为师的底线和基本原则,而高素质、时代感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正逐渐成为学生欣赏崇拜的对象,现在,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教师正从“讲”师变为“导师”,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形成,总而言之,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学术功底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平等对话。
总之,情感因素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介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积极情感作为重要的教育动力,使高中数学学习充满趣味,使高中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激情,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一线教师要不断探索用最科学的方法探寻激发和利用学生情感的规律和途径,从而完善教学目标,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嵇宽庆.高中数学教学情感教育策略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01
[2]钱卫云.浅谈情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与研究》,2012.06
[3]贺兵.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