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细节成就完美集体,爱心唤回师生真情——班主任话细节案例
【作者】 侯昌利
【机构】 黄角坪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来到黄角坪小学,我心里既欣喜又担心,欣喜的是:在新的环境必定有新的挑战,心里充满无限的激情。担心的是:怕一下子不适应新环境,会辜负领导对自己的希望。但作为教师的职业告诉我,一定要勇于接受挑战,对事业的激情超过了畏惧。
接受学校的安排,我主要是担任一年级和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任四年级班主任和数学教研组长。听热心的同事们给我介绍四年级情况才知道:这个班语文、数学成绩极差(学校倒数第一)。语文换了三个教师,数学换了四个教师,加上了我就五个了,学生品德行为也非常差,脏话满天飞,有偷东西的、有收保护费的、上课经常都听见楼上“嘭嘭,嘭嘭”的巨响,在隔壁上课也是不得安宁,期末,教室的门、凳子都会坏的差不多······虽然校长早早的就给我打了“预防针”,可听到这些还是忍不住心里发慌,害怕,这样一个差班我能拿下来吗?
没有退路,我只能硬着头皮上。花了不少时间,在心里暗暗做了一个分“三步走”的计划:报名时注意“察言观色”,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情况。开学后,每天严格执行“新型班规”。强调期末学习成绩、品行评比。
报名那天,我特意找到我的搭档(科任教师)沟通,说明今天的任务不仅仅是报名,重点是通过谈话初步了解学生,看看究竟有多糟糕? 以便为以后的各项工作奠定一个基础性的了解,搭档老师对我很配合。
开始的工作就不顺利,一个叫李某的学生作业未完成,其中数学基本上没做,问其原因却是一句让老师和家长都郁闷之极的话:“做不起,无能为力!”
我笑着问了一句:“什么叫无能为力?”
李某无语。我接着说:“你应该看了今年的残奥会了吧?”他点头。我继续说:“那些坐轮椅的人还能驰骋赛场,你有什么资格说无能为力?你智力有缺陷?还是身体有残疾?最后我要告诉你,无能为力的意思是使不上一点劲、或没有一点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你觉得你对你的学习用心了吗?使劲了吗?先在一边想想,想好了再来报名!”
我和另一个老师“故意”不搭理他,继续报名。其他学生和家长见我们因为一句话都要“计较”半天,表情开始发生变化。本来无所谓的也变得谨慎起来,有的家长马上叫自己的孩子赶快把作业拿出来先检查,本来很慌忙的也不忙了,反而露出了微微的笑容。有的窃窃私语,有个老年人说了一句让我们吃惊的话:“终于有人来收拾这些娃儿了。”好像以前就没人管一样。接下来的工作就比较顺利,没完成作业的学生直接给我说,回去补作业,明天再来报名。
我担心报名后的工作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样严格的“下马威”行吗?心里很不踏实。于是就经常抽出时间来和学生们聊天,把饭端到教室里陪他们吃,偶尔还和他们打会儿乒乓球,共同参加打扫学校环境卫生······但心里一直担心会有“定时炸弹”随时爆发!
直到发生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担心。那天,外面正在下小雨,我在办公室改作业,一女生急急忙忙跑来很着急地说:“老师!老师!陈某把雷某的脑袋打了一个洞。”
我吓坏了,丢下手上的本子就跟着她跑过去,心里想:这颗炸弹还来得真快,出大事情了!脑袋都弄出一个洞。来到教室看到陈某呆站在那里,学生雷某的脑袋确实在流血。虽然伤口不大,我不能掉以轻心,立即带着雷某去医院处理伤口。我多了一个心眼,顺便把陈某也带上,我要让他亲眼看见伤口的处理过程,顺便了解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同时,我也给陈某和雷某的家长打了电话,到了医院陈某的母亲已经来了,而雷某的家长却没到。大家一起目睹雷某的伤口缝针及处理过程,在现场的人眼泪直掉,我的心也在痛······
陈某家长主动付了医药费。大家准备离开时,我才看见陈某哭了,他似乎哭了很久,回校的路上也一直在哭。我本来想要狠狠教育他的一肚子话,居然没能说出一句,我读懂了他的眼泪。
放学了,雨越下越大,雷某的家长还没来接孩子,我开始担心。突然看见陈某也没走,我也就顺便问了一句:“为什么还不回家?”
他的回答让我惊讶:“我要等雷某的妈妈来接他了,我才会走,如果他妈妈不来接他,我就把伞给他!”从雷某受伤后,我就没正眼看过他,总觉得他是坏孩子,看见他哭也没安慰过他一句,我突然觉得心里愧对陈某,到现在他眼里还是泪水。接下来的话让我拥抱了他:“老师,对不起,我真的错了,我对不起雷某,不是我,他就不会痛的直哭,不是我,妈妈辛苦挣的钱就不会送医院,她可以买很多东西,我不这样,你就不会讨厌我······”我没让他说完就把他拥在怀里告诉他:“老师不讨厌你,有你这样懂事的学生,我感到骄傲!”
第二天,我把这个事情作为主题班队会内容开展了一个活动,题目就是《为别人想想》。首先,我让两位同学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再让其他同学来找找这件事中有那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值得借鉴的教训,并说说为什么?我进一步的启发学生:“谁能做到为别人着想?”。
大家纷纷发言,说了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上课纪律为大家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该说就说,不该说坚决不说;学习上互相帮助,平时游玩一定要想到注意安全,不要让别人收到伤害;只要危及到别人人身安全的活动坚决不做等等,我把这个问题作为家庭作业让同学们自己再去深入的想一想,写一写,效果很好。
与学生们相处的时间长了,我真的没觉得他们并不糟糕,科任教师与我感同身受,反而发现他们的可爱越来越多。特别是面对校长每周一升旗会上的表扬,同事们都说四年级是180度转变,这是对我的最高褒奖。我觉得我们班的孩子似乎本来就这么好,只是人们没发现他们的可爱而已!
反思:教学实践证明,细节决定成败,爱心是走过荆棘道路上的润滑剂,这是我发自内心的体会。在学生眼里,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斤斤计较”的老师,眼里容不得错误、容不得沙子。任何可能发展成为大错误的小缺点,都不应该轻视!我会为一句话而“计较”会为一件小事“计较”,哪怕一个并不起眼的行为······我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每天都把我的笑容挂脸上,面对学生,那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要把欢乐带给孩子,让孩子们的生活充满笑声。我也会笑,我不会憋着,与学生同欢乐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喜欢同事们说的一句话:“就算你笑着教育一个学生,他都会很认真的看着你!”
生活是美好的,尤其是生活在孩子们中间,我为自己崇高的职业感到骄傲!
接受学校的安排,我主要是担任一年级和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任四年级班主任和数学教研组长。听热心的同事们给我介绍四年级情况才知道:这个班语文、数学成绩极差(学校倒数第一)。语文换了三个教师,数学换了四个教师,加上了我就五个了,学生品德行为也非常差,脏话满天飞,有偷东西的、有收保护费的、上课经常都听见楼上“嘭嘭,嘭嘭”的巨响,在隔壁上课也是不得安宁,期末,教室的门、凳子都会坏的差不多······虽然校长早早的就给我打了“预防针”,可听到这些还是忍不住心里发慌,害怕,这样一个差班我能拿下来吗?
没有退路,我只能硬着头皮上。花了不少时间,在心里暗暗做了一个分“三步走”的计划:报名时注意“察言观色”,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情况。开学后,每天严格执行“新型班规”。强调期末学习成绩、品行评比。
报名那天,我特意找到我的搭档(科任教师)沟通,说明今天的任务不仅仅是报名,重点是通过谈话初步了解学生,看看究竟有多糟糕? 以便为以后的各项工作奠定一个基础性的了解,搭档老师对我很配合。
开始的工作就不顺利,一个叫李某的学生作业未完成,其中数学基本上没做,问其原因却是一句让老师和家长都郁闷之极的话:“做不起,无能为力!”
我笑着问了一句:“什么叫无能为力?”
李某无语。我接着说:“你应该看了今年的残奥会了吧?”他点头。我继续说:“那些坐轮椅的人还能驰骋赛场,你有什么资格说无能为力?你智力有缺陷?还是身体有残疾?最后我要告诉你,无能为力的意思是使不上一点劲、或没有一点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你觉得你对你的学习用心了吗?使劲了吗?先在一边想想,想好了再来报名!”
我和另一个老师“故意”不搭理他,继续报名。其他学生和家长见我们因为一句话都要“计较”半天,表情开始发生变化。本来无所谓的也变得谨慎起来,有的家长马上叫自己的孩子赶快把作业拿出来先检查,本来很慌忙的也不忙了,反而露出了微微的笑容。有的窃窃私语,有个老年人说了一句让我们吃惊的话:“终于有人来收拾这些娃儿了。”好像以前就没人管一样。接下来的工作就比较顺利,没完成作业的学生直接给我说,回去补作业,明天再来报名。
我担心报名后的工作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样严格的“下马威”行吗?心里很不踏实。于是就经常抽出时间来和学生们聊天,把饭端到教室里陪他们吃,偶尔还和他们打会儿乒乓球,共同参加打扫学校环境卫生······但心里一直担心会有“定时炸弹”随时爆发!
直到发生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担心。那天,外面正在下小雨,我在办公室改作业,一女生急急忙忙跑来很着急地说:“老师!老师!陈某把雷某的脑袋打了一个洞。”
我吓坏了,丢下手上的本子就跟着她跑过去,心里想:这颗炸弹还来得真快,出大事情了!脑袋都弄出一个洞。来到教室看到陈某呆站在那里,学生雷某的脑袋确实在流血。虽然伤口不大,我不能掉以轻心,立即带着雷某去医院处理伤口。我多了一个心眼,顺便把陈某也带上,我要让他亲眼看见伤口的处理过程,顺便了解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同时,我也给陈某和雷某的家长打了电话,到了医院陈某的母亲已经来了,而雷某的家长却没到。大家一起目睹雷某的伤口缝针及处理过程,在现场的人眼泪直掉,我的心也在痛······
陈某家长主动付了医药费。大家准备离开时,我才看见陈某哭了,他似乎哭了很久,回校的路上也一直在哭。我本来想要狠狠教育他的一肚子话,居然没能说出一句,我读懂了他的眼泪。
放学了,雨越下越大,雷某的家长还没来接孩子,我开始担心。突然看见陈某也没走,我也就顺便问了一句:“为什么还不回家?”
他的回答让我惊讶:“我要等雷某的妈妈来接他了,我才会走,如果他妈妈不来接他,我就把伞给他!”从雷某受伤后,我就没正眼看过他,总觉得他是坏孩子,看见他哭也没安慰过他一句,我突然觉得心里愧对陈某,到现在他眼里还是泪水。接下来的话让我拥抱了他:“老师,对不起,我真的错了,我对不起雷某,不是我,他就不会痛的直哭,不是我,妈妈辛苦挣的钱就不会送医院,她可以买很多东西,我不这样,你就不会讨厌我······”我没让他说完就把他拥在怀里告诉他:“老师不讨厌你,有你这样懂事的学生,我感到骄傲!”
第二天,我把这个事情作为主题班队会内容开展了一个活动,题目就是《为别人想想》。首先,我让两位同学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再让其他同学来找找这件事中有那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值得借鉴的教训,并说说为什么?我进一步的启发学生:“谁能做到为别人着想?”。
大家纷纷发言,说了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上课纪律为大家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该说就说,不该说坚决不说;学习上互相帮助,平时游玩一定要想到注意安全,不要让别人收到伤害;只要危及到别人人身安全的活动坚决不做等等,我把这个问题作为家庭作业让同学们自己再去深入的想一想,写一写,效果很好。
与学生们相处的时间长了,我真的没觉得他们并不糟糕,科任教师与我感同身受,反而发现他们的可爱越来越多。特别是面对校长每周一升旗会上的表扬,同事们都说四年级是180度转变,这是对我的最高褒奖。我觉得我们班的孩子似乎本来就这么好,只是人们没发现他们的可爱而已!
反思:教学实践证明,细节决定成败,爱心是走过荆棘道路上的润滑剂,这是我发自内心的体会。在学生眼里,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斤斤计较”的老师,眼里容不得错误、容不得沙子。任何可能发展成为大错误的小缺点,都不应该轻视!我会为一句话而“计较”会为一件小事“计较”,哪怕一个并不起眼的行为······我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每天都把我的笑容挂脸上,面对学生,那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要把欢乐带给孩子,让孩子们的生活充满笑声。我也会笑,我不会憋着,与学生同欢乐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喜欢同事们说的一句话:“就算你笑着教育一个学生,他都会很认真的看着你!”
生活是美好的,尤其是生活在孩子们中间,我为自己崇高的职业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