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学生“抢白”时,我们该咋办?

【作者】 韩旭灵

【机构】 山东省宁阳第二十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抢白”的意思是当面说责备、训斥、讽剌与挖苦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由于个性较强,认知能力缺乏和生活经验不足等原因常常和老师“抢白”。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课堂上,一个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张强说你萌萌哒。”“萌萌哒?”我转向张强,“你讲课自娱自乐难道不是萌萌哒?”,张强的“抢白”使我略显被动。课后,我找到了他:“你的提醒,老师很感动。虽然你的话有点‘刺’,老师也非常乐意接受,毕竟你帮助老师改进工作是真心的!”张强一脸的紧张消失了,我接着说:“可是,你要能给老师一个更好的暗示,老师会更欢迎的”,张强羞愧地说:“对不起,老师。”“傻孩子,你这么敢于‘冒泡’,我们的课堂才更精彩!”说完,张强和我都会心地笑了。
  课堂上,再优秀的教师也不一定顾忌到每一个学生的感受,面对学生的“抢白”,教师如果“当仁不让”,后果将不堪收拾。为了化解“尴尬”,我面对个性突出的张强,先用“毕竟”强调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和“更好”暗示他反映问题的方式有些欠妥,用“冒泡”肯定了他的思维活跃。这样,面对“抢白”,我们要“量体裁衣”,找准交流的切口,让“刺”孩子在老师赞许的语言里学会思辨,学会成长。
  “餐厅苍蝇满天飞,学生锁双眉……”的帖子引起了社会的强烈轰动,原来是落选学生会主席的周波在信息课上的“壮举”。班主任当众训斥:“你干的好事,道歉!”“道歉?是捕风捉影吗?”班主任被“抢白”的满脸通红。见此,我把周波叫到跟前,说:“周波,能站在竞选的舞台,足以说明你的自信和能力;发帖,更表明你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责任心。但是家长不明真相引起恐慌,一定有悖于你的初衷吧?”“刚才班主任也是恨铁不成钢啊!想一想,他为了你的竞选不也是鞍前马后的忙吗?”周波的脸色微微发红,我接着说:“班主任情急之下,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你,方法是有些欠妥,可你针尖对麦芒,猛张飞的范儿还是蛮足的!”慢慢地,周波眼里落下自悔的泪水。
  周波情绪低落时发帖显然夸大了事实,班主任的当众批评激起“抢白”也在情理之中。这时,我首先采用肯定的语言,认可了他的个人能力和对食品卫生的关心。然后,点出班主任“鞍前马后”是对他的爱。最后,借用张飞劝谕他做事情要冷静。这就告诉我们:面对孩子的“抢白”,不要急于争辩,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量体裁衣”,选择最温暖的语言,精心煲制“心灵鸡汤”,使学生在自省中将问题化为无形。
  在宣布班委竞选结果时,刘冲大声说:“老师,选举前,刘青给同学们买跳绳了!”“是吗?”我质问道。“是,但和竞选没关系”当选副班长的刘青辩解道。“嗯?”“就是没有关系!”刘青向我瞪起“牛眼”。面对“抢白”,我心里暗暗有了主意。下午,我约刘青聊天。“首先向你的当选表示祝贺!”“谢谢老师!”“你打算如何做好班长工作?”“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嗯,你的定位非常准确,以后和同学们打交道更多了,说一说,同学之间交流最可贵的是什么?”“是,是诚实!”“老师,可是……”,“可是什么?你中午的反应还是蛮机智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也这么‘爽歪歪’!”
  当我追问时,刘青怕“颜面扫地”,本能地“强词夺理”,彰显了他成长的稚嫩。这时候,我先认可他竞选的胜利,让他消除顾虑,然后用讨论的语气和他探究班级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故意不把问题“点破”。最后,还表达了对他“爽歪歪”的希冀,交流中既呵护了孩子的自尊,又让他认识到了错误。这就告诉我们:面对“抢白”,“一语中的”固然利落,“春风化雨”更值得期待。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量体裁衣”,选择最适合学生的交流方式和最愿意接纳的语言循循善诱,让他在老师最贴心的交流和饱含深情的启迪里产生改正错误的强大内驱力。
  课间操,李雪气冲冲地来到办公室,“老师,政教处凭什么扣我们的分?”“扣分?一定会有依据的!”“依据?本来是他们丢下的垃圾,不就是完璧归赵吗?凭啥扣分?”,面对李雪的“抢白”,我笑了笑,说:“他丢下垃圾不捡起,对吗?”“不对!”“为什么?”“把卫生区弄脏了。”“完璧归赵前,他们的卫生区如何?”“干净!”“归赵后呢/?”“不,不,老师”李雪的小脸红了。为了化解李雪的难堪,我继续说:“这位同学乱丢垃圾不对,转身就跑更不对!你完璧归赵是也是为了发泄不满,毕竟你是用错误惩罚了错误。看来,蔺相如的招数你还没学透啊!”李雪腼腆地笑了。
  面对李雪的“抢白”,我没有横加指责,而是回到问题的“原点”,从卫生区的“脏和净”入手,在对话中慢慢地“抽丝剥茧”,使她认识到行为的失当。这就要求我们遇到学生“懵懂”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采用同向思维,把握语言的温度,在平等的对话中接受最阳光的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是含苞欲放的花朵,由于花期不同,不可能同时靓丽地绽放。所以,面对他们的“抢白”,我们要学会等待,学会“量体裁衣,”用最恰当的方式和最温暖的语言,给每一个孩子最贴心的指导和关爱,静静地等待每一朵花靓丽地绽放。
  作者简介:韩旭灵 副校长  已发表文章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