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生汉字书写现状及其策略
【作者】 阿依古丽·阿合买提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汉字,直觉的是美,深远的是我爱祖国!”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踏下心来,好好地写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提出,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美观”。但由于学校在写字教学上重视的程度不够或习惯养成的持续性不够使写字教学的状况和效果有些不尽如人意,走进写字课堂,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脑袋歪着、本子斜着、手捏着笔尖、眼贴着桌面,姿势极不正确;翻开学生作业本,字有的大有的小、参差不齐;有的胡涂乱抹、错字连篇,书写极不规范。而且,一直以来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种种原因,使小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笔画不规范:
学生刚入学时老师比较强调衡平竖直,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和老师都会忽略这方面,比如把短横短竖写成点,把侧点写成撇等等。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应个别进行指导,告诉学生因那几个笔画写得不规范,造成字看上去不端正,美观然后让学生重写一遍,这样,才达到指导的作用。
用力不恰当:
写字时用力是否得当有助于学生写好字。有的学生用力过猛,不但使本子上的字又大又脏,而且使手腕僵硬,没有写多少字,就觉得手酸,不想写了;有的学生用力过轻,因此字写的又小又淡,笔画显得无力,甚至歪扭。
大小不合适:
学生写惯了写田字格上的大字,在双线本或没有格子的纸上,也把字写得很大.有的甚至超出了格子的上下线。因此,从小就要告诉学生字的大小要适度,不要把子在格子中写的顶天立地。对于有下面一根线的时候,也要注意字的大小要合适,要均匀。
排列不整齐:
有的学生一行字写的高高低低,因此整个作业本看上去不整齐。教师要告诉学生写字时给字排上整齐的队伍,字的大小要差不多,要像一排整齐的士兵一样。
间距不匀称:
写字时字与字之间的间距是否匀称,在写字指导中也是很重要的。有的学生,字间距很大,给人感觉很不舒服,反之有的字间距很小,字和字之间挤得太紧,也不能写好字,因此教师要随时指出,让学生加以改正。
执笔方法不科学,坐姿不正确,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等等问题已深深的影响着学生汉字正确规范的书写,我们针对此问题,应该怎么做呢?
1.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的策略。教师要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教师要认认真真练出一手好字,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示范功能,做学生的“活字帖”。
2.正确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
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右手拇指在笔杆的左侧比食指稍靠后些,食指在前偏右,这两指紧紧夹住笔杆。中指在食指下面,用第一个关节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拇指在中指之后自然地弯向掌心。
3.营造良好的班级写字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学。
国外有研究表明,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人依次是父母、同伴、老师。教师可把班里写字好姿势又规范的学生作为榜样,让他们去当小老师,动员全班的力量对同学的执笔姿势进行监督。教师要经常进行“看谁写的好,看谁姿势正确,看谁进步快”的写字比赛,使学生人人争当上游。
4、严格要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在完成《写字》教材时字写得又规范又美观,但是到了其他作业中又出现了字迹潦草、错别字增多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各科教师都要加强书写要求,并设立班级书写规范小标兵,鼓励学生写好字。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批改作业时更用心些,圈出作业中的错别字,让学生及时纠正。长期的这样严格要求,孩子们自然就能写出规范的汉字了。
小学生在初写字或写难写的字时,常常是看一笔写一笔,把一个字拆得七零八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学生写字前认真观察范字,整体记住字形,对写字有好处。我们引导学生研究字的笔顺、间架结构及主笔位置,不仅看准每一笔的位置、形状和特点,更要看清笔画间是如何组合的,从而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把字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除了观察范字,还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范写。
老师要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笔,先让孩子们观察例字的基本笔画,然后老师再示范,让他们从中体会起笔、行笔、收笔。书写指导要充分发挥生字抄写本的作用。
我们在写字教学中采用的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往往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学生临写生字后,及时进行自评,找出写得最接近范字的那个字。学生自我评价后,教师进一步进行检查和督导。如果认为学生自评恰当,就在这个字边上打个鼓励的标志。实践证明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学生的写字积极性更高。
5.培养写字兴趣:
兴趣高,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就高,写字的效果就好。激发兴趣的方法有许多。
可以介绍书法名家刻苦专心练字的奇闻趣事,当学生字写得不好时,说些有人写歪字闹的笑话,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认识到写好字的必要性。
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影视录像或带学生参观书法展览让学生欣赏书法名家或同龄儿童的书法作品,感受书法的美,以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决心。
学生喜欢鼓励和表扬,对书写好的学生进行及时地表扬,同时定期举行写字展览活动,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
现在与过去相比有进步给予表扬;同学竞争,让学生与同层次有差距的同学进行比较,使他们有信心面对不足,奋力赶超。
6.营造写字教育良好氛围。
在教室或走廊贴挂书法家的画像;张贴书法名家或本校师生的优秀作品;主办写字、书法作品宣传栏;开展师生练字和赛字活动;举办各科作业展评等营造写字教育良好氛围。
写字教学是一件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只有齐心协力,常抓不懈才能使学生形成能力,写出一手好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提出,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美观”。但由于学校在写字教学上重视的程度不够或习惯养成的持续性不够使写字教学的状况和效果有些不尽如人意,走进写字课堂,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脑袋歪着、本子斜着、手捏着笔尖、眼贴着桌面,姿势极不正确;翻开学生作业本,字有的大有的小、参差不齐;有的胡涂乱抹、错字连篇,书写极不规范。而且,一直以来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种种原因,使小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笔画不规范:
学生刚入学时老师比较强调衡平竖直,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和老师都会忽略这方面,比如把短横短竖写成点,把侧点写成撇等等。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应个别进行指导,告诉学生因那几个笔画写得不规范,造成字看上去不端正,美观然后让学生重写一遍,这样,才达到指导的作用。
用力不恰当:
写字时用力是否得当有助于学生写好字。有的学生用力过猛,不但使本子上的字又大又脏,而且使手腕僵硬,没有写多少字,就觉得手酸,不想写了;有的学生用力过轻,因此字写的又小又淡,笔画显得无力,甚至歪扭。
大小不合适:
学生写惯了写田字格上的大字,在双线本或没有格子的纸上,也把字写得很大.有的甚至超出了格子的上下线。因此,从小就要告诉学生字的大小要适度,不要把子在格子中写的顶天立地。对于有下面一根线的时候,也要注意字的大小要合适,要均匀。
排列不整齐:
有的学生一行字写的高高低低,因此整个作业本看上去不整齐。教师要告诉学生写字时给字排上整齐的队伍,字的大小要差不多,要像一排整齐的士兵一样。
间距不匀称:
写字时字与字之间的间距是否匀称,在写字指导中也是很重要的。有的学生,字间距很大,给人感觉很不舒服,反之有的字间距很小,字和字之间挤得太紧,也不能写好字,因此教师要随时指出,让学生加以改正。
执笔方法不科学,坐姿不正确,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等等问题已深深的影响着学生汉字正确规范的书写,我们针对此问题,应该怎么做呢?
1.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的策略。教师要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教师要认认真真练出一手好字,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示范功能,做学生的“活字帖”。
2.正确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
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右手拇指在笔杆的左侧比食指稍靠后些,食指在前偏右,这两指紧紧夹住笔杆。中指在食指下面,用第一个关节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拇指在中指之后自然地弯向掌心。
3.营造良好的班级写字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学。
国外有研究表明,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人依次是父母、同伴、老师。教师可把班里写字好姿势又规范的学生作为榜样,让他们去当小老师,动员全班的力量对同学的执笔姿势进行监督。教师要经常进行“看谁写的好,看谁姿势正确,看谁进步快”的写字比赛,使学生人人争当上游。
4、严格要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在完成《写字》教材时字写得又规范又美观,但是到了其他作业中又出现了字迹潦草、错别字增多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各科教师都要加强书写要求,并设立班级书写规范小标兵,鼓励学生写好字。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批改作业时更用心些,圈出作业中的错别字,让学生及时纠正。长期的这样严格要求,孩子们自然就能写出规范的汉字了。
小学生在初写字或写难写的字时,常常是看一笔写一笔,把一个字拆得七零八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学生写字前认真观察范字,整体记住字形,对写字有好处。我们引导学生研究字的笔顺、间架结构及主笔位置,不仅看准每一笔的位置、形状和特点,更要看清笔画间是如何组合的,从而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把字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除了观察范字,还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范写。
老师要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笔,先让孩子们观察例字的基本笔画,然后老师再示范,让他们从中体会起笔、行笔、收笔。书写指导要充分发挥生字抄写本的作用。
我们在写字教学中采用的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往往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学生临写生字后,及时进行自评,找出写得最接近范字的那个字。学生自我评价后,教师进一步进行检查和督导。如果认为学生自评恰当,就在这个字边上打个鼓励的标志。实践证明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学生的写字积极性更高。
5.培养写字兴趣:
兴趣高,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就高,写字的效果就好。激发兴趣的方法有许多。
可以介绍书法名家刻苦专心练字的奇闻趣事,当学生字写得不好时,说些有人写歪字闹的笑话,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认识到写好字的必要性。
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影视录像或带学生参观书法展览让学生欣赏书法名家或同龄儿童的书法作品,感受书法的美,以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决心。
学生喜欢鼓励和表扬,对书写好的学生进行及时地表扬,同时定期举行写字展览活动,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
现在与过去相比有进步给予表扬;同学竞争,让学生与同层次有差距的同学进行比较,使他们有信心面对不足,奋力赶超。
6.营造写字教育良好氛围。
在教室或走廊贴挂书法家的画像;张贴书法名家或本校师生的优秀作品;主办写字、书法作品宣传栏;开展师生练字和赛字活动;举办各科作业展评等营造写字教育良好氛围。
写字教学是一件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只有齐心协力,常抓不懈才能使学生形成能力,写出一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