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低年级语文作业的设计

【作者】 刘会贞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朱刘街道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作业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延伸,是学生对课堂知识巩固与提升的有效途径。好的作业设计能够起到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的作用,作为低年级语文的作业设计更是如此。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此,我积极尝试,努力创新,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作业设计,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用语文。
  一、提倡游戏型作业
  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玩的特点,我随机把枯燥生硬的基础知识演变成一个个有趣的游戏。
  如检查《棉花姑娘》这一课的生字词时,我设计出棉花姑娘的头像,在里面写上字词,并告诉同学们,如果你认识这些棉花姑娘,喊出她们的名字,她们就会咧开嘴笑啦!再如为了巩固《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的生字词,我在每只小蝌蚪的身上写上字词,贴在黑板上,讲桌前放只青蛙,让同学们喊出小蝌蚪的名字,并帮他找到妈妈。同学们对这样的“游戏”特别有兴趣,人人踊跃“参赛”,争先恐后,乐此不疲,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知识,完成了作业。
  二、倡导家庭学习乐
  通过“牵手两代”家长会,我了解到家长们都很关心、重视孩子的学习,很想通过自己的辅导让孩子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但却不知从何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一些家庭学习乐方面的作业,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过程中,给予实实在在的教育、帮助和指导,这样不仅了解了孩子的学习进度,还从侧面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增进了他们的亲情。家庭学习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悄悄话
  孩子年龄小,我发现他们大都喜欢悄悄话的神秘感,因此在体会、巩固课文的情感方面,我布置了跟爸爸或妈妈说悄悄话的作业。
  如学习了《小白兔和小灰兔》这课后,我让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或妈妈听,并布置悄悄话:告诉爸爸或妈妈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再如学习了《两只小狮子》之后,我布置悄悄话:告诉爸爸或妈妈你现在刻苦练习什么本领?将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悄悄话作业的设计,既让孩子温习了功课,接受了教育,又建立了和谐的亲情关系。
  2、亲子阅读
  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在家大部分时间是在看电视,一是学生爱看动画片,第二个原因是家长在看,孩子也跟着看。为此我制定了一些亲子阅读作业。
  3、亲子表演
  亲子表演不仅能够提高家长的学习意识,增强亲子关系,密切家校联系,更对学生全面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学习了《荷叶圆圆》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与父母进行分角色表演,把父母写的评价交给老师。这样学生就能巩固课文内容,锻炼自己有声有色地讲故事,而且是越讲越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少数学生不断地续编故事。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4、亲子实践
  在学习完课文后,我布置了一些相应的亲子实践作业,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为说话准备了很好的素材。
  如学习了《小白兔和小灰兔》 一课后,我布置学生跟父母一起种一盆花或一种蔬菜,把栽种的过程和父母对你的评价讲给大家听。亲子实践作业进一步融洽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帮助家长树立了自己的教育威信,同时在共处中进一步走进孩子的心灵。
  三、重视探究性、拓展性作业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在注重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我通过探究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向课外延伸,不仅能升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其想象能力,培养其语文能力。
  如学习了《兰兰过桥》一课后,我布置在班里举行“未来桥梁设计大赛”。自己来当一当小小桥梁专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设计一座神奇的未来桥,把它画下来,并评选出最佳设计师。再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之前,我从河里捞了几只小蝌蚪,用一个小鱼缸盛起来,放在教室里。我告诉同学们,请同学们查阅书籍或询问父母,小蝌蚪吃什么食物,并请同学们帮我好好喂养这几只可爱的小蝌蚪,同时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小蝌蚪的变化。在喂养的过程中,同学们对小蝌蚪可细心了,无形中培养了同学们关心爱护小动物的美好品质,同时又为写好观察日记打下了基础。又如学习了《邓小平爷爷植树》之后,布置学生在植树节期间,与爸妈一起种一棵树,学生在种植和浇树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为了鼓励学生阅读主题学习丛书,我大多设计“我会说”或“我知道”这样的题,来吸引、激励学生主动阅读。如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后,我布置学生阅读主题学习丛书:《初次离开妈妈的黄鹂鸟》。要求如下:“我会说”小黄鹂鸟外出捕虫子,第一天看到了_____ ,第二天看到了_____ ,还看到了_____  。又如学习了《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后,我布置学生阅读主题学习丛书:《豪猪的小摊》,并做好“我知道”这道题,第二天比赛看谁回答得正确。我知道:小青蛙打来了_____ ,取走了_____ ;小猴摘来了_____  ,喝下了 _____ ;小海狸打来了_____ ,取走了_____ ;小松鼠摘来了_____ ,喝_____  。结果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个个充满了自豪感。
  四、加强评语激励  
  评语历来是教师评定学生作业的一种最常见的方法,但只简单地划上“√”或“x”,批上”优秀”“良好”等批语,起不到矫正、反馈的作用,更达不到提醒和激励学生的作用。在检查作业中,我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成功,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把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使他们对自己的作业也更重视、更珍惜,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一年来,我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以上各种形式作业的设计,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充分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挖掘出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使他们享受到作业乐趣的同时,也喜欢上了语文课,爱上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