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去年的树》教学案例
【作者】 程爱华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八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一、教学内容
《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用生动感人的文字和声调煽动着学生的情绪,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而要想读好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我就逐步引导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的,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课堂教学的高潮我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情动辞发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最后我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语文课堂应是听说读相结合的。学生交流后,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两个教学目标比较切实地完成了。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课文中的词句,并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种种情感。但课后,我仔细想了想,认为今后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反思如下:
1.重视整体把握和时间的安排
对要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先进行估计,想想这一个步骤可能会用去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会有意识的,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2.重视学生平时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不是一次课堂就能够提升起来的,这些既要包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包括平时的积累,所以,以后我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读书情况.
3. 注重评价语的丰富和激励作用。作为新教师,我的课堂评价语还是相对匮乏的,要尽量预设好学生的回答与提问,并想好评价语。长此以往,评价语定会丰富而有激励作用。
二、教学过程
师: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课文中很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生自读)
师:这么多地方都出现了“好朋友”,让我们再来读书,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真正体会到它们是好朋友。请默读,把让你感动的地方画出来,再放声反复读几遍。
(生自读)
生:(读第3至5自然段)。
师:听他的朗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树希望小鸟回来给它唱歌,小鸟也愿意回来给树唱歌。
师: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读一读它们的对话,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两名学生分角色读)
师:我听出来了,它说“一定回来”,它愿意回来,在向好朋友保证。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听出刚才他读的时候还有什么感觉在里面吗?
生:它们都特别不想让对方走。
师:是啊,它们难舍难分,你也找个好朋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好吗?
(生自由找小伙伴对读)
师:全班男女生合作读这部分,把刚才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好吗?
(男女生合作读)
师:它是在向大树保证,能不能更坚定一些?
(生再读)
师:它们那么难舍难分,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语句吗?
生:(读第1自然段)。
师:“天天给树唱歌”,说明它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你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生:有。
师:有这样的好朋友,你感觉幸福吗?
生:我感觉很幸福!
师: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我们都能感受到,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向我们传递。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正因为它们天天在一起,所以分手时那么难舍难分。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鸟儿找了很多地方。
师:为了找到好朋友,小鸟可是历尽千辛地找,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说?
生:千辛万苦地找。
生:不顾一切地找。
生:千里迢迢地找。
师:对,心急如焚地找。因为它们是好朋友。鸟儿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有许多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生自读鸟儿问树根、大门、小女孩的三句话)
师:从这些话里,我们最能感受到小鸟的心情了,自己再读一读,体会体会小鸟的心情。
(指生读鸟儿问树根的话)
师:多着急啊,多急切啊!
(指生读鸟儿问大门的话)
师:“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语速都加快了,说明心里着急。
(指生读鸟儿问小女孩的话)
师:为了寻找好朋友,鸟儿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急切,我们连起来读,体会小鸟心情的变化,好吗?
(生齐读)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眉头都皱起来了,语速也加快了,我体会到了你们心中的焦急。在对话里还有
其他几个角色,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分工练读。
(生练读小鸟找大树的过程)
(指四生分角色读)
师:刚才这组同学的朗读,你觉得谁读得比较好?或是哪个角色你能读得比他更好?
生:有一个角色我能比他读得更好。(读树根的回答)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我觉得树根也是树的一部分,它们也是好朋友,所以语气也应该是有些伤心的。
生:(读大门的回答)。
师:听他这样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像这棵大树跟它没关系似的,它瞧不起小鸟的问题,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把大树拿来做东西。
生:它对这种事见得多了,一点儿都不同情树。
师:是啊,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那份焦急、担心、急切,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深厚的友情。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部分!
三、课外小练笔
……
师:学习了这篇童话,大家对这只鸟儿一定有了很深刻的认识,那么对着这只鸟儿,你起对这只鸟儿说些什么呢?
出示:我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我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师:同学们可以从鸟儿的品质进行赞美,也可以说一些安慰鸟儿的话,同样也可以表示对鸟儿的祝福。同学们可以课后互相说说,再写下来。
附学生练笔:
鸟儿,你那么地守信用,大树一定会很感动的。我也要象你一样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罗颖)
鸟儿,你别难过了,大树它没有被人类白砍,它为人类做出贡献了。我们活着不就是想为别人、为社会做贡献吗?(黄煌辉)
鸟儿,你对树的那种真挚的情谊感动了我,我们要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到老了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林欣)
课后的练笔,学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句子的表达也更为通顺,情感也更为丰富。
《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用生动感人的文字和声调煽动着学生的情绪,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而要想读好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我就逐步引导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的,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课堂教学的高潮我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情动辞发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最后我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语文课堂应是听说读相结合的。学生交流后,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两个教学目标比较切实地完成了。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课文中的词句,并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种种情感。但课后,我仔细想了想,认为今后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反思如下:
1.重视整体把握和时间的安排
对要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先进行估计,想想这一个步骤可能会用去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会有意识的,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2.重视学生平时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不是一次课堂就能够提升起来的,这些既要包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包括平时的积累,所以,以后我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读书情况.
3. 注重评价语的丰富和激励作用。作为新教师,我的课堂评价语还是相对匮乏的,要尽量预设好学生的回答与提问,并想好评价语。长此以往,评价语定会丰富而有激励作用。
二、教学过程
师: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课文中很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生自读)
师:这么多地方都出现了“好朋友”,让我们再来读书,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真正体会到它们是好朋友。请默读,把让你感动的地方画出来,再放声反复读几遍。
(生自读)
生:(读第3至5自然段)。
师:听他的朗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树希望小鸟回来给它唱歌,小鸟也愿意回来给树唱歌。
师: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读一读它们的对话,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两名学生分角色读)
师:我听出来了,它说“一定回来”,它愿意回来,在向好朋友保证。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听出刚才他读的时候还有什么感觉在里面吗?
生:它们都特别不想让对方走。
师:是啊,它们难舍难分,你也找个好朋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好吗?
(生自由找小伙伴对读)
师:全班男女生合作读这部分,把刚才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好吗?
(男女生合作读)
师:它是在向大树保证,能不能更坚定一些?
(生再读)
师:它们那么难舍难分,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语句吗?
生:(读第1自然段)。
师:“天天给树唱歌”,说明它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你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生:有。
师:有这样的好朋友,你感觉幸福吗?
生:我感觉很幸福!
师: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我们都能感受到,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向我们传递。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正因为它们天天在一起,所以分手时那么难舍难分。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鸟儿找了很多地方。
师:为了找到好朋友,小鸟可是历尽千辛地找,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说?
生:千辛万苦地找。
生:不顾一切地找。
生:千里迢迢地找。
师:对,心急如焚地找。因为它们是好朋友。鸟儿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有许多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生自读鸟儿问树根、大门、小女孩的三句话)
师:从这些话里,我们最能感受到小鸟的心情了,自己再读一读,体会体会小鸟的心情。
(指生读鸟儿问树根的话)
师:多着急啊,多急切啊!
(指生读鸟儿问大门的话)
师:“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语速都加快了,说明心里着急。
(指生读鸟儿问小女孩的话)
师:为了寻找好朋友,鸟儿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急切,我们连起来读,体会小鸟心情的变化,好吗?
(生齐读)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眉头都皱起来了,语速也加快了,我体会到了你们心中的焦急。在对话里还有
其他几个角色,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分工练读。
(生练读小鸟找大树的过程)
(指四生分角色读)
师:刚才这组同学的朗读,你觉得谁读得比较好?或是哪个角色你能读得比他更好?
生:有一个角色我能比他读得更好。(读树根的回答)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我觉得树根也是树的一部分,它们也是好朋友,所以语气也应该是有些伤心的。
生:(读大门的回答)。
师:听他这样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像这棵大树跟它没关系似的,它瞧不起小鸟的问题,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把大树拿来做东西。
生:它对这种事见得多了,一点儿都不同情树。
师:是啊,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那份焦急、担心、急切,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深厚的友情。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部分!
三、课外小练笔
……
师:学习了这篇童话,大家对这只鸟儿一定有了很深刻的认识,那么对着这只鸟儿,你起对这只鸟儿说些什么呢?
出示:我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我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师:同学们可以从鸟儿的品质进行赞美,也可以说一些安慰鸟儿的话,同样也可以表示对鸟儿的祝福。同学们可以课后互相说说,再写下来。
附学生练笔:
鸟儿,你那么地守信用,大树一定会很感动的。我也要象你一样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罗颖)
鸟儿,你别难过了,大树它没有被人类白砍,它为人类做出贡献了。我们活着不就是想为别人、为社会做贡献吗?(黄煌辉)
鸟儿,你对树的那种真挚的情谊感动了我,我们要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到老了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林欣)
课后的练笔,学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句子的表达也更为通顺,情感也更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