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运用新课标理念开展语法教学

【作者】 代亚辉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语法教学需要创新策略,特别应运用新课标理念丰富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手段,通过情境化、活动化、游戏化和生活化的任务驱动,使枯燥的语法学习变得快乐愉悦。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新课标理念 语法教学 运用 
  传统英语教学,由于深受“应试”影响,教师特别注重语法教学,每堂课几乎都是先教单词再讲语法、最后套用规则的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模式简单经济,但忽视了学习主体积极性的有效调动,导致被动接受。我们知道,良好语言表达能力是反复实践练习的结果,而不是仅掌握规则就可以达到目的的,现在世面上的“哑巴英语”便是最好证明。为此,新课标指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的意见。当然改革不是否定,但要向“过分”道别,我们仍要强调语法教学,但这种“强调”需要教师创新策略,将语法教学融于运用情境中,活动化和任务驱动中。
  一、创设情境进行语法教学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持续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自主内驱。但很多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枯燥,语法更乏味,造成这种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教师教法单一,学生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不能体验到英语本身的趣味,因而逐渐远了与英语的距离。要改变这种状况,实践告诉我们,创设趣味情境教学语法是条有效策略。
  (一)在模拟情境中学习语法。英语和汉语一样,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语言运用实践。而我们学生学英语,最大问题就是缺乏英语学习氛围和平台,唯有教师创设模拟情境。语法也只有在如此情境运用中才能得掌握和习得。教学中,我们可让学生在反复运用中领会新的语法规则,通过口说笔练的实践锻炼后,归纳和小结有关的语法规则。例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态时,教师一边作动作一边说含有现在进行时态的句子。例如,教师一边关门一边说:“I am closing the door。”打开窗子时一边说:“I am opening the window。”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说:“I am walking。”在黑板上写字说:“I am writing。”再叫一个学生读书,教师说:“He isreading。”叫几个学生唱歌,教师说:“They are singing。”利用动画课件,教师用“What are they doing ?”学生回答出动画中正在作的动作。这样一直练习,学生就会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句型和会话,在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归纳、总结出进行时态的构成及用法,并从成功中获得学习愉悦。
  (二)在游戏竞争中学习语法。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教学中,我们可将语法知识寓于游戏中。这样,不仅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的语法内容时,教师可设计猜测游戏情境,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做动作,另一组用句型“What is he/ she doing ? He/ She is …. ”猜测动作的意思,最后公布两组得分情况。由于学生水平相当,每组学生竞争心切,参与意识特别浓,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热烈。在这样的趣味性活动中,学生既掌握了语法知识,也复习了所学词汇,同时还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三)在角色扮演中学习语法。角色扮演是模拟实际情境交流的良好方式,是搭建语言运用平台的常用方法,更是学生运用英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锻炼。新课标中列出了很多话题项目如朋友、购物、饮食、学校生活、旅游与交通等,这些情境都需要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扮演,就能够让学生根据所创设的情境运用新旧知识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二、运用语篇进行语法教学
  语法是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好语法才能更好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传统语法教学,往往把语法规则单项罗列---功能+结构,这样教学效果很不好,枯燥,很难理解和掌握。新课标要求我们“语法教学不能局限在语法自身的范畴内,必须与逻辑思维联系起来,与篇章语境联系起来,与人的说话意识联系起来。”因此,我们语法教学应与听说读写紧密结合,将语法点放入语篇中,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中的语言现象首先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就能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又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如“7A Unit 6 Reading ”这个语篇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动词过去时,文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要求学生仿照此短文描述刚开展过的活动,然后让学生口头交流。这种让学生动手写作的活动,既能让学生通过语篇来学习语法,又可提高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联系语境进行语法教学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布朗(Douglas Brown )在《Teaching is Principles》一书中指出:“语法教学要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进行。要为一定的交际目标服务,在提高语言流利性的同时,提高语言的准确性。”而传统的语法教学就是单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而不是形成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强调学习语法的目的不只是掌握语言形式,而是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场合及情境中运用语言形式来实现交际目的。如在教学“7A Unit 5 Grammar B ”时,文中出现了“Simon is looking at some football cards。/ Kitty and Sandy are having ice-cream。/ Daniel i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等具有相同语法形式的句子。此时,教师应告诉学生:be+V-ing 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根据上文的问句“What are they doing ?” 但是如果换个问句,如“What are you doing for the summer holiday?” 上面三个句子表示的句式是“某(些)人将要去做某事”。可见,在语境中教学语法能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语言,而不是只注重语言形式。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同一语句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情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思,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总之,语法教学不能再走老路,我们要创新策略,特别应运用新课标理念丰富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手段,通过情景化、活动化、游戏化和生活化的任务驱动,使枯燥的语法学习变得快乐愉悦,让学生既学得语法知识,又增长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四版)教师用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朱晓燕,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